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4934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包括把手、排风罩、吸气风扇、第一导管、第一连接头,连接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通气孔、第二导管、第二连接头,该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对患者耳鼻喉内部较大异物进行夹取清理,还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对患者耳鼻喉内部较小异物进行吸取清理,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效果。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forceps in Department of 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Department of ENT forceps,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 a hood, a suction fan, a first conduit, a first connector, a connecting plate, plywood, plywood, the first second first air vents, second vessels, second joints, the Department of ENT multifunctional tweezers, ingenious structure, powerful function, through the use of the device can not only for patients with ear nose throat inside the large foreign body clip cleaning, also can through a simple operation on the patients with ear nose throat inside small foreign body aspiration cleaning, thus grea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镊子,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
技术介绍
现临床耳鼻喉患者在进行耳鼻喉内部异物取出清理时,普遍方式为医护人员使用传统的镊子对患者耳鼻喉内异物进行夹取,但传统的镊子只能对较大的异物进行夹取,无法有效的对较小异物进行取出清理,从而降低了患者治疗的效果,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来解决目前传统耳鼻喉镊子,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对患者耳鼻喉内较小异物进行清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包括把手、排风罩、吸气风扇、第一导管、第一连接头,连接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通气孔、第二导管、第二连接头,所述的排风罩位于把手右侧底部,所述的排风罩与把手螺纹相连,所述的吸气风扇位于排风罩底部,所述的吸气风扇与排风罩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导管位于排风罩左侧,所述的第一导管与排风罩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头位于第一导管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头与第一导管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把手左侧,所述的连接板与把手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夹板位于连接板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夹板与连接板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夹板位于连接板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夹板与连接板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通气孔位于第二夹板左侧,所述的第一通气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二导管位于第二夹板底部,所述的第二导管与第二夹板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导管与连接板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头位于第二导管右侧,所述的第二连接头于第二导管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头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把手顶部右侧还设有开关,所述的开关与把手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把手内部还设有纽扣电池,所述的纽扣电池与把手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吸气风扇底部还设有保护网,所述的保护网与吸气风扇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夹板左侧和第二夹板左侧还均设有保护头,所述的保护头分别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导管左侧上下两端还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的第二通气孔为圆形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将把手与连接板旋转固定,再将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旋转固定,然后医护人员便可根据需要,若需要对患者耳鼻喉内部较大异物进行清理时,便可直接用手捏住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再将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深入患者耳鼻喉需要清理部位,再夹住异物,然后便可将异物取出,同时若需要对患者耳鼻喉内部较小异物进行清理时,便可先打开开关,使吸气风扇开启,再用手捏住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再将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深入患者耳鼻喉需要清理部位,此时,通过吸气风扇产生吸力的作用,使患者耳鼻喉内部较小异物从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进入到第二导管,再从第二导管进入第一导管,再通过排风罩从保护网处排出,最终实现了对患者耳鼻喉内部异物的清理,该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对患者耳鼻喉内部较大异物进行夹取清理,还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对患者耳鼻喉内部较小异物进行吸取清理,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效果,同时,保护头材质为橡胶,具备良好的弹性效果及柔软性,使其与患者软接触,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保护网是为了避免医护人员或患者肢体触碰到吸气风扇,对人员起到保护作用,纽扣电池是为了给吸气风扇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也可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主视图;图2是把手部位剖视图;图3是第二通气孔部位剖视图。把手1、排风罩2、吸气风扇3、第一导管4、第一连接头5,连接板6、第一夹板7、第二夹板8、第一通气孔9、第二导管10、第二连接头11、开关101、纽扣电池102、保护网301、第二通气孔1001、保护头7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包括把手1、排风罩2、吸气风扇3、第一导管4、第一连接头5,连接板6、第一夹板7、第二夹板8、第一通气孔9、第二导管10、第二连接头11,所述的排风罩2位于把手1右侧底部,所述的排风罩2与把手1螺纹相连,所述的吸气风扇3位于排风罩2底部,所述的吸气风扇3与排风罩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导管4位于排风罩2左侧,所述的第一导管4与排风罩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头5位于第一导管4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头5与第一导管4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板6位于把手1左侧,所述的连接板6与把手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夹板7位于连接板6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夹板7与连接板6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夹板8位于连接板6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8与连接板6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通气孔9位于第二夹板8左侧,所述的第一通气孔9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二导管10位于第二夹板8底部,所述的第二导管10与第二夹板8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导管10与连接板6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头11位于第二导管10右侧,所述的第二连接头11于第二导管10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连接头11与第一连接头5螺纹相连,所述的把手1顶部右侧还设有开关101,所述的开关101与把手1螺纹相连,所述的把手1内部还设有纽扣电池102,所述的纽扣电池102与把手1螺纹相连,所述的吸气风扇3底部还设有保护网301,所述的保护网301与吸气风扇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夹板7左侧和第二夹板8左侧还均设有保护头701,所述的保护头701分别与第一夹板7和第二夹板8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导管10左侧上下两端还设有第二通气孔1001,所述的第二通气孔1001为圆形通孔。该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将把手1与连接板6旋转固定,再将第一连接头5与第二连接头11旋转固定,然后医护人员便可根据需要,若需要对患者耳鼻喉内部较大异物进行清理时,便可直接用手捏住第一夹板7与第二夹板8,再将第一夹板7与第二夹板8深入患者耳鼻喉需要清理部位,再夹住异物,然后便可将异物取出,同时若需要对患者耳鼻喉内部较小异物进行清理时,便可先打开开关101,使吸气风扇3开启,再用手捏住第一夹板7与第二夹板8,再将第一夹板7与第二夹板8深入患者耳鼻喉需要清理部位,此时,通过吸气风扇3产生吸力的作用,使患者耳鼻喉内部较小异物从第一通气孔9、第二通气孔1001进入到第二导管10,再从第二导管10进入第一导管4,再通过排风罩2从保护网301处排出,最终实现了对患者耳鼻喉内部异物的清理,同时,保护头701材质为橡胶,具备良好的弹性效果及柔软性,使其与患者软接触,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保护网301是为了避免医护人员或患者肢体触碰到吸气风扇3,对人员起到保护作用,纽扣电池102是为了给吸气风扇3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也可正常工作。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排风罩、吸气风扇、第一导管、第一连接头,连接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通气孔、第二导管、第二连接头,所述的排风罩位于把手右侧底部,所述的排风罩与把手螺纹相连,所述的吸气风扇位于排风罩底部,所述的吸气风扇与排风罩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导管位于排风罩左侧,所述的第一导管与排风罩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头位于第一导管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头与第一导管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把手左侧,所述的连接板与把手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夹板位于连接板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夹板与连接板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夹板位于连接板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夹板与连接板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通气孔位于第二夹板左侧,所述的第一通气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二导管位于第二夹板底部,所述的第二导管与第二夹板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导管与连接板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头位于第二导管右侧,所述的第二连接头于第二导管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头螺纹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多功能镊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排风罩、吸气风扇、第一导管、第一连接头,连接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通气孔、第二导管、第二连接头,所述的排风罩位于把手右侧底部,所述的排风罩与把手螺纹相连,所述的吸气风扇位于排风罩底部,所述的吸气风扇与排风罩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导管位于排风罩左侧,所述的第一导管与排风罩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头位于第一导管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头与第一导管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把手左侧,所述的连接板与把手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夹板位于连接板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夹板与连接板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夹板位于连接板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夹板与连接板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通气孔位于第二夹板左侧,所述的第一通气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二导管位于第二夹板底部,所述的第二导管与第二夹板胶水相连,且所述的第二导管与连接板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井伟婷杨爱叶寇晓会孔德敏杨叶叶赵健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