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quefied gas shale liquid nitrogen superconducting DC cable composite energy pipeline design method, this method satisfied the compound energy transmission pipeline within the maximum allowable pressure drop, the maximum allowable temperature and maximum allowable vacuum change rate of the three operational restrictions, to avoid security risks caused by vacuum, vacuum insulation structure design is not reasonable maintenance time is too short or too large heat pipe leakage.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diameter of the superconducting DC cable set in the liquid nitrogen transmission pipe is large, it helps to reduce the magnetic field generated by the operation current of the cable,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power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the superconducting DC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储存与运输
和电力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大容量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传输管道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出于缓解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保压力的动机,除压缩页岩气和液化页岩气的远距离运输方式以外,页岩气还被直接用作发电应用。在页岩气开采当地直接建设大容量页岩气发电站,再通过传统的高压输电线路输送至远距离电力用户。由于页岩气开采地区往往与集中用电的大中城市区域相距较远,传统的高压输电方式将不可避免地带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问题。中国专利CN2015106342153公开了一种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传输系统,其一方面将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设置在液氮传输管道内,利用具有更低运行温度的液氮(65-75K)使液化页岩气(110-120K)始终维持在正常运行温区,消除了液化页岩气的温升及气化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将超导直流电缆设置在液氮传输管道内,利用具有更低运行温度的液氮制冷超导直流电缆,使其具有更高的电能传输容量。但是,该专利并没有综合考虑最大允许压降、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的构造;其中,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同轴设置在超导直流电缆的内部,所述超导直流电缆同轴设置在液氮传输管道的内部;而且,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包括内管、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真空夹层以及所述真空夹层内的绝热材料;所述液氮传输管道包括内管、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真空夹层以及所述真空夹层内的绝热材料;所述超导直流电缆包括金属铜骨架和绕制在金属铜骨架上的超导导线;其中,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通过若干个金属支撑架与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相连,而且所述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的构造;其中,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同轴设置在超导直流电缆的内部,所述超导直流电缆同轴设置在液氮传输管道的内部;而且,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包括内管、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真空夹层以及所述真空夹层内的绝热材料;所述液氮传输管道包括内管、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真空夹层以及所述真空夹层内的绝热材料;所述超导直流电缆包括金属铜骨架和绕制在金属铜骨架上的超导导线;其中,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通过若干个金属支撑架与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相连,而且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通过若干个非金属支撑架与所述超导直流电缆的金属铜骨架相连;且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和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与外管均由不锈钢制成;2)确定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的预设性能参数和允许工作条件;包括:单位传输时间内液化页岩气的流量质量为液化页岩气的初始压强为P1,单位传输长度内液化页岩气的最大允许压降为液化页岩气的初始温度为T1,单位传输长度内液化页岩气的最大允许温差为单位运行时间内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最大允许真空度变化率为液氮的初始压强为P2,单位传输长度内液氮的最大允许压降为液氮的初始温度为T2,单位传输长度内液氮的最大允许温差为单位运行时间内液氮传输管道的最大允许真空度变化率为复合能源管道外的大气压强为P3,复合能源管道外的大气温度为T3,液氮传输管道泄漏到外界大气中的漏热功率为q1,超导直流电缆的损耗功率为q2;3)确定大容量液化页岩气-液氮-超导直流电缆复合能源管道的设计参数;包括: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内径D0、外径D1和厚度S1,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2、外径D3和厚度S2,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真空夹层的厚度δ1,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绝热材料的厚度δ2,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内径D4、外径D5和厚度S3,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外管的内径D6、外径D7和厚度S4,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真空夹层的厚度δ3,所述液氮传输管道的绝热材料的厚度δ4,单位传输时间内液氮的流量质量所述液氮传输管道泄漏到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中的漏热功率q3;根据D0与函数关系,确定D0的数值:其中,ρ1为液化页岩气的密度;f1为液化页岩气的摩擦系数;根据q3与D0的函数关系,确定q3的数值:其中,C1为液化页岩气的比热容;根据S1与P1、D0的函数关系,确定S1的数值:其中,σ为不锈钢材料的许应应力;为不锈钢材料的焊缝系数;所述液化页岩气传输管道的内管的外径D1等于D0+2S1;根据δ1与T1、T2、q3、D1的函数关系,确定δ1的数值:<...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