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蕨的无菌孢子萌发和试管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2491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鹿角蕨的繁殖栽培方法,具体来说涉及采用无菌孢子萌发和试管育苗繁殖栽培鹿角蕨的方法。采集健壮生长的鹿角蕨属(Platycerium)中各种鹿角蕨叶背的成熟孢子,经过孢子无菌萌发、配子体生长培养、授精形成合子、孢子体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出瓶移栽等步骤繁殖栽培鹿角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成功地进行鹿角蕨的快速繁殖,培养基成分独特、简单,繁殖方法新颖,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的特点,是利用植物试管技术进行珍稀植物种苗的规模化生产的高新生物技术,试管种苗移栽成活率达80%~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鹿角蕨的繁殖栽培方法,具体来说涉及采用无菌孢子萌发和试管育苗繁殖栽 培鹿角蕨的方法。技术背景鹿角蕨又名麋角蕨、蝙蝠蕨、鹿角羊齿等,水龙骨科鹿角蕨属(,h^ce/^/历)植物,是 观赏蕨中姿态最为奇特的一类,属于附生性观赏蕨。鹿角蕨的叶有二型,营养叶较小,呈圆 形、椭圆形或扇形,密贴于附生物之上,孢子叶形状十分别致,形似梅花鹿角,叶面密被毛 绒,新生时为嫩绿色,成熟时转为浅褐色,十分逗人喜爱。鹿角蕨在欧美的公园、植物园、 商店、居室、窗台等地方的装饰和布置十分流行,是室内观叶植物中珍贵稀有的精品,特别 是室内立体绿化的好材料。若将鹿角蕨贴生于古老枯木或装饰于吊盆,可点缀书房、卧室、 客室和窗台,若作悬吊式或镶挂式布置,雅致而充满异国风情,更添自然景趣。鹿角蕨属植 物全世界约有18种,原产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的热带、亚热带雨林中,大多具有极 高的观赏价值。我国仅重裂鹿角蕨(尸7at/cen'鹏附7h'c/^7)—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但目前,我国在大力引进国外各贵花卉的同时,己幵始对其它鹿角蕨品种的引进,并进行了 开发利用,己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鹿角蕨的繁殖可采用分株和孢子播种繁殖,但分株繁殖速度慢,繁殖系数低。目前,国 内、外未见对其进行大规模组织培养生产和专利申请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简单而快速的鹿角蕨繁殖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无菌孢子萌发和试管成苗能成功地进行鹿角蕨的快速繁殖,培养基成分独特、 简单,繁殖方法新颖、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的特点,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鹿角蕨繁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孢子无菌萌发采集健壮生长的鹿角蕨(尸7a^ceh鹏)叶背的成熟孢子用70% 75%酒精浸泡10 30 s,取出置于0. 1% 0. 2%升汞溶液或1% 2%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 15 min,无菌水洗后,接种到孢子萌发培养基上;在(25±1) 'C先暗培养2 3周,然后8 12 h/天、1500 2000 lx光照下,培养形成原叶体,所述的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活性炭0.5 1 g, 椰子乳50 150 mL,赤霉素0. 1 0. 5 mg,琼脂5 7 g,其余为MS;(2) 配子体生长培养将步骤(1)的原叶体转入配子体生长培养基,在(25±1) °C, 8 12 h/天、1500 2000 lx光照下培养,形成丛生叶状的配子体,所述的培养基每升中含 有水解酪蛋白0. 1 0.3 g, 6-苄基嘌呤0.2 1.0mg,萘乙酸0. 1 0. 5mg,琼脂5 7 g, 其余为MS;(3) 授精形成合子将步骤(2)的丛生的叶状的配子体先接种到液体配子体生长培养 基上,在(25±1) 。C, 8 12h/天、1500 2000 lx光照,50 100 r/min振荡培养2 3天, 再将液体培养过的叶状体接种到固体配子体生长培养基,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培养 长出2倍体的孢子体植株,所述的液体配子体生长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活性炭0.5 1 g,椰子 乳50 150mL,赤霉素0.1 0.5mg,其余为MS,所述的固体配子体生长培养基每升中含有 水解酪蛋白O. 1 0.3 g, 6-苄基嘌呤0.2 1.0mg,萘乙酸0. 1 0. 5 mg,琼脂5 7 g,其 余为MS;(4) 孢子体增殖培养将步骤(3)中的孢子体小植株接种到绿球体诱导增殖培养基上, 在(25±1) 。C, 8 12 h/天、1500 2000 lx光照培养,在植株基部诱导形成绿球体,这些 绿球体在与上述相同的培养基上增殖,并形成小植株,所述的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椰子乳100 150mL,蛋白胨l 2g, 6-苄基嘌呤0.2 1.0mg,琼脂5 7 g,其余为MS;(5) 生根培养将步骤(4)得到的小植株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在(25±1) °C, 8 12 h/天、1500 2000 lx光照培养,形成带根的健壮植株,所述的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活 性炭0. 3 0. 5 mg,吲哚丁酸0. 1 0. 5 mg,琼脂5 7 g,其余为1/2 MS,所述的1/2 MS是 将MS中的大量元素减半,其它成分不变组成的培养基;(6) 出瓶移栽生根苗于70% 80%遮荫的自然光下炼苗5 7天,将其由培养瓶中取出, 洗净根部的培养基,栽培于水苔中,25 28°C, 80% 90%遮荫,湿度60% 90%,保持通风, 植株恢复生长。步骤(1)中的鹿角蕨可以是该属中的各种鹿角蕨,例如重裂鹿角蕨(/^"7Ce/^, ^Jic/ i_z. )、 二叉鹿角蕨(尸7a^Kce"'咖A_z'/i/rcat,)、大鹿角蕨(/^atyceri"/ 7 gra"ofe)、 长叶鹿角蕨6^7at/ceri"历wa7i/"ch7入美洲鹿角蕨(Z^cari〃历3"(//"〃777)、昆士兰鹿角 蕨(尸7at/ceri鹏/w'7h'力等,所述的无菌水洗5 6次,在25土rC先暗培养2 3周,然后 8 12 h/天,1500 2000 lx光照下,再培养4 5周,形成原叶体;步骤(2)中培养4 5 周,形成大量丛生叶状的配子体;步骤(3)中先接种到液体配子体生长培养基上,培养2 3天,以促进精子移动到颈卵器形成合子,再将液体培养过的叶状体接种到固体配子体生长 培养基上,继续培养3 4周,长出2倍体的孢子体植株;步骤(4)中培养6-8周,可以在 植株基部诱导形成大量绿球体;步骤(5)中培养4 6周,形成带根的健壮植株;步骤(6) 培养1周后可见植株恢复生长,成活率80% 90%, 30-40天后可上盆栽培。上述培养基中的MS为国际通用的培养基,所述的1/2MS是将MS中的大量元素减半,其 它成分不变而形成的培养基,其成分和配制方法参看文献(谭文澄、戴策刚主编.观赏植物组 织培养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本专利技术采用无菌孢子萌发和试管成苗能成功地进行鹿角蕨的快速繁殖,培养基成分独特、 简单,繁殖方法新颖、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的特点,是利用植物试管技术进行珍稀植物种苗的规模化生产的高新生物技术,试管种苗移栽成活率达80% 9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1:采集温室栽培的重裂鹿角蕨(Wa^rer^历ra〃ic力2'i Hook)健壮植株孢子叶背上的成 熟孢子,用70%酒精浸泡10 s,取出置于0.2%升汞溶液中消毒10 min ,无菌水洗5次后, 接种到孢子萌发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活性炭0.5g,椰子乳50mL,赤霉素0. lmg,琼脂7 g, 其余为MS),在25X:先暗培养2周,然后每天12小时1500 lx光照下培养5周,形成原叶体。 将原叶体转入配子体生长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水解酪蛋白0.1 g, 6-苄基嘌呤0.2 mg,萘 乙酸O. 1 mg,琼脂7 g,其余为MS), 25°C,每天12小时1500 lx光照下培养5周,形成大 量丛生叶状的配子体。将丛生的叶状体接种到液体配子体生长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活性炭0. 5 g,椰子乳50mL,赤霉素0. lmg,其余为MS), 25°C,每天12小时1500 lx光照,50r/min 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鹿角蕨繁殖栽培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孢子无菌萌发:采集健壮生长的鹿角蕨(Platycerium)叶背的成熟孢子用70%~75%酒精浸泡10~30s,取出置于0.1%~0.2%升汞溶液或1%~2%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15min,无菌水洗后,接种到孢子萌发培养基上;在(25±1)℃先暗培养2~3周,然后8~12h/天、1500~2000lx光照下,培养形成原叶体,所述的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活性炭0.5~1g,椰子乳50~150mL,赤霉素0.1~0.5mg,琼脂5~7g,其余为MS;(2)配子体生长培养:将步骤(1)的原叶体转入配子体生长培养基,在(25±1)℃,8~12h/天、1500~2000lx光照下培养,形成丛生叶状的配子体,所述的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水解酪蛋白0.1~0.3g,6-苄基嘌呤0.2~1.0mg,萘乙酸0.1~0.5mg,琼脂5~7g,其余为MS;(3)授精形成合子:将步骤(2)的丛生的叶状的配子体先接种到液体配子体生长培养基上,在(25±1)℃,8~12h/天、1500~2000lx光照,50~100r/min振荡培养2~3天,再将液体培养过的叶状体接种到固体配子体生长培养基,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培养长出2倍体的孢子体植株,所述的液体配子体生长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活性炭0.5~1g,椰子乳50~150mL,赤霉素0.1~0.5mg,其余为MS,所述的固体配子体生长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水解酪蛋白0.1~0.3g,6-苄基嘌呤0.2~1.0mg,萘乙酸0.1~0.5mg,琼脂5~7g,其余为MS;(4)孢子体增殖培养:将步骤(3)中的孢子体小植株接种到绿球体诱导增殖培养基上,在(25±1)℃,8~12h/天、1500~2000lx光照培养,在植株基部诱导形成绿球体,这些绿球体在与上述相同的培养基上增殖,并形成小植株,所述的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椰子乳100~150mL,蛋白胨1~2g,6-苄基嘌呤0.2~1.0mg,琼脂5~7g,其余为MS;(5)生根培养:将步骤(4)得到的小植株接种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上,在(25±1)℃,8~12h/天、1500~2000lx光照培养,形成带根的健壮植株,所述的培养基每升中含有活性炭0.3~0.5mg,吲哚丁酸0.1~0.5mg,琼脂5~7g,其余为1/2MS,所述的1/2MS是将MS中的大量元素减半,其它成分不变组成的培养基;(6)出瓶移栽:生根苗于70%~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之林段俊吴坤林郑枫曾宋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