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导光组件及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386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部导光组件及台灯,涉及照明工具的技术领域。一种颈部导光组件连接于台灯的下底座与灯头组件之间,包括导光柱和内反光件;所述导光柱及所述内反光件的顶端均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底端均与所述下底座连接,且所述内反光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柱的内部;所述下底座内设置有灯珠,所述灯珠与所述导光柱的底端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柱的壁厚从下到上逐渐减小;所述导光柱的横截面从下到上逐渐增大。一种台灯包括颈部导光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部导光组件及台灯,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台灯光线照射范围受限或者光线刺眼使眼睛受损的问题。

Neck light guide component and desk lamp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eck light guide component and a desk lamp, which relate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lighting tool.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lamp holder assembly of a neck light guide assembly is connected to the lamp, including light and reflective pieces; the guide column and the inner top reflecto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lamp holder assembly is connected, and the lower bottom are connected to the base, and the inner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reflector the light guide beam; the lower base is arranged in the lamp, the lamp and the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relative setting; the said light guide wall thickness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bottom to top;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pole increases gradually from bottom to top. A desk lamp includes a neck light guide assembly. The purpose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neck light guide component and desk lamp to alleviate the limitation of the light range of the desk lamp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r the problem that the eye is damaged by the 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部导光组件及台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工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颈部导光组件及台灯。
技术介绍
台灯是一种照明工具,用来把灯光集中在一小块区域内,集中光线,已在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的台灯大都是通过灯头部分进行照明,当人们学习、工作过程中,如果周围环境较暗,需要将光线强度提高,此时光照强度增加和光照范围增大,然而,较强的光线刺入人眼,容易导致眼睛受损,长时间会产生不适;如果周围环境较亮,需要将光线强度降低,此时光照强度不足且光照射范围小,不利于提高周围环境的光亮程度。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光照范围光且不会使人感到刺眼的台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部导光组件及台灯,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台灯发出光线不均匀使眼睛受损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颈部导光组件连接于台灯的下底座与灯头组件之间,包括导光柱和内反光件;所述导光柱及所述内反光件的顶端均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底端均与所述下底座连接,且所述内反光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柱的内部;所述下底座内设置有灯珠,所述灯珠与所述导光柱的底端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柱的壁厚从下到上逐渐减小;所述导光柱的横截面从下到上逐渐增大。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光柱的底端面处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表面设置磨砂层,或者,所述凹槽结构的表面未设置有磨砂层;所述导光柱与所述灯珠相对的进光面上设置有磨砂层;所述导光柱底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磨砂层。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反光件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底端与所述下底座连接;所述连接杆采用中空结构。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底座内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杆底端的通孔结构;所述通孔结构与所述连接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用于安装所述灯珠的单元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导光柱的底部与所述单元板连接。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光柱的底端边缘处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当所述导光柱与所述下底座连接时,所述凸起结构抵接在所述单元板顶端,使得所述导光柱底端面与所述单元板之间形成能够容置所述灯珠的间隙。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光柱底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灯珠的第一触摸开关。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光柱采用透明的喇叭状结构,包括透明光学级PC或PMMA。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底座内设置有电源板,所述灯珠及所述灯头组件均与所述电源板电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台灯包括所述的颈部导光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颈部导光组件及台灯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颈部导光组件包括导光柱和内反光件,该颈部导光组件设置在台灯的下底座与灯头组件之间,并能够将下底座和灯头组件连接在一起,对灯头组件起到支撑作用;其中,导光柱和内反光件的顶端均与灯头组件连接,底端均与下底座连接,且内反光件设置在导光柱内部;在下底座内设置有灯珠,而灯珠与导光柱的底端相对设置,并且导光柱的壁厚从下到上逐渐减小,其横截面从下到上逐渐增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颈部导光组件的主要工作情况具体为:开启灯珠后,灯珠发出的光线会从导光柱的底端进入,光线在导光柱的入光面附近满足全反射条件而向前传播,在光线传播过程中,由于导光柱的壁厚和曲率发生变化,光线在传播过程中每次反射时都会有一小部分光线不满足全发射条件,大部分光线仍满足全反射条件而继续在导光柱内部传播;通过导光柱厚度及曲率的变化而逐步破坏全反射条件实现逐级出光,使其出光表面亮度均匀。通过颈部导光组件配合灯头组件一起进行照明,提高了台灯周围的光线强度,使照射范围不受限制,并且导光柱中发出的光线更加柔和,使人看上去舒适,起到护眼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颈部导光组件能够与灯头组件相互配合使用,从而能够提高光线亮度,以及光线照射范围,且导光柱中发出的光更加均匀、柔和,使光线更加柔和,不刺眼,不会对人眼产生损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台灯包括上述颈部导光组件,由此,该台灯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台灯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颈部导光组件的台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颈部导光组件的台灯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2中所示的带有颈部导光组件的台灯中的导光柱的第一示意图;图6为图1、2中所示的带有颈部导光组件的台灯中的导光柱的第二示意图;图7为导光柱内光线传播原理的示意图。图标:100-颈部导光组件;110-导光柱;111-凹槽结构;112-磨砂层;113-凸起结构;120-内反光件;130-连接杆;140-第一触摸开关;200-灯头组件;210-固定板;220-灯头;230-导光板;240-第二触摸开关;300-下底座;310-灯珠;320-支撑结构;321-通孔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结构如图1-图7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颈部导光组件的台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颈部导光组件的台灯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2中所示的带有颈部导光组件的台灯中的导光柱的第一示意图;图6为图1、2中所示的带有颈部导光组件的台灯中的导光柱的第二示意图;图7为导光柱内光线传播原理的示意图。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颈部导光组件100连接于台灯的下底座300与灯头组件200之间,包括导光柱110和内反光件120;导光柱110及内反光件120的顶端均与灯头组件200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颈部导光组件及台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部导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导光组件连接于台灯的下底座与灯头组件之间,包括导光柱和内反光件;所述导光柱及所述内反光件的顶端均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底端均与所述下底座连接,且所述内反光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柱的内部;所述下底座内设置有灯珠,所述灯珠与所述导光柱的底端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柱的壁厚从下到上逐渐减小;所述导光柱的横截面从下到上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导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导光组件连接于台灯的下底座与灯头组件之间,包括导光柱和内反光件;所述导光柱及所述内反光件的顶端均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底端均与所述下底座连接,且所述内反光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柱的内部;所述下底座内设置有灯珠,所述灯珠与所述导光柱的底端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柱的壁厚从下到上逐渐减小;所述导光柱的横截面从下到上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导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的底端面处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表面设置磨砂层,或者,所述凹槽结构的表面未设置有磨砂层;所述导光柱与所述灯珠相对的进光面上设置有磨砂层;所述导光柱底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磨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导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反光件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所述灯头组件连接,底端与所述下底座连接;所述连接杆采用中空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部导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内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