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141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安装于第一控制器上,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中的安装于第二控制器上,导流槽位于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接口处;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获取风速风量;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检测是否下雨及雨量;第一控制器将风速风量和预设的风速风量阈值进行比较,和/或,将雨量和预设的雨量阈值进行比较;第二控制器将风速风量和预设的风速风量阈值进行比较,和/或,将雨量和预设的雨量阈值进行比较,当风速风量大于预设的风速风量阈值时,和/或,雨量大于预设的雨量阈值时,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合拢,以防止太阳能板被外力损坏,延长了太阳能板的寿命。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潮汐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为解决人类社会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解决思路和办法。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世界上最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相比传统发电方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数量大、清洁、获取方便、时间长久的优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各个国家均投入巨额资金竞相研究开发,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大力开拓市场应用。光伏发电产业从90年代后,其产业的平均年增长率35.5%,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利用太阳能发电有多种方式,其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来进行光伏发电的应用最广泛。当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紧密结合连成一块时,在两者的交界面处就形成P-N结。当光电池被太阳光照射时,在P-N结两侧处形成了正、负电荷的积累,产生了光生电压,形成了内建电厂,这就是“光伏效应”,此时,若在内建电厂的两侧面引出电极并接上适当负载,就会形成电流,负载上就会得到功率。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无处不在。这种技术的最基本元件是太阳能电池。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薄膜电池等。其中,单晶和多晶电池用量最大,非晶电池用于一些小系统和计算器辅助电源等。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方阵、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组等组成。太阳能电池方阵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板)串、并联组成,太阳能板吸收光能,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使得方阵电压达到系统输入电压的要求,再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将由光能转换而来的电能贮存起来,通过逆变器的作用,将蓄电池组贮存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配电柜并随时向负载供电。其中,太阳能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根据天气变化对太阳能板进行防护,进而导致太阳能板的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的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罩、导流槽和太阳能板;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控制器上,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中的安装于所述第二控制器上,所述第一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第一防护罩上,所述第二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第二防护罩上,所述第一防护罩安装于所述太阳能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防护罩安装于所述太阳能板的第二端,所述导流槽设置在第一防护罩或第二防护罩上,且在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在合拢时,所述导流槽位于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接口处,以导流通过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间隙流入的液体;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用于获取风速风量;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下雨及雨量;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将风速风量和预设的风速风量阈值进行比较,和/或,在下雨时,将雨量和预设的雨量阈值进行比较;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将风速风量和预设的风速风量阈值进行比较,和/或,在下雨时,将雨量和预设的雨量阈值进行比较,当风速风量大于预设的风速风量阈值时,和/或,雨量大于预设的雨量阈值时,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合拢,以保护所述太阳能板。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护罩为四分之一球形结构,所述第二防护罩为四分之一球形结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太阳能板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罩和所述太阳能板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铰链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流槽为未闭合的矩形槽,所述导流槽位于第一防护罩或第二防护罩上,当所述导流槽位于第一防护罩时,在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合拢时,所述导流槽的未闭合部分超出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合拢部分;当所述导流槽位于第二防护罩时,在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合拢时,所述导流槽的未闭合部分超出所述第一防护罩的合拢部分。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护罩的内表面上安装有第一凹面镜,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内表面上安装有第二凹面镜,以增加太阳能板的采光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具体为风速传感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速传感器的型号为EE65、EE66、EE75、HD103T、W415和GFW系列风速传感器中的任一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具体为雨滴传感器或雨量传感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为雨滴传感器时,所述雨滴传感器的型号为SSMY-002或DXC1中任一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为雨量传感器时,所述雨量传感器的型号为LM61-JDZ05-1、SRH1-1、SL2-1、SM1-1、JZ-YL或KY系列中任一种。通过应用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根据风力和/或雨量,在太阳能板的上方关闭或开启保护罩,以防止太阳能板被外力损坏,延长了太阳能板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说明之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即并不意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附图中的比例不代表实际的比例,只是用来更好的理解方案。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1、第二传感器2、第一控制器3、第三传感器4、第四传感器5、第二控制器6、第一防护罩7、第二防护罩8、导流槽9、太阳能板10、第一铰链11和第二铰链12。第一传感器1和第二传感器2安装于所述第一控制器3上,第三传感器4和第四传感器5中的安装于第二控制器6上,第一控制器3安装于第一防护罩7上,第二控制器6安装于第二防护罩8上,第一防护罩7安装于所述太阳能板10的第一端,第二防护罩8安装于太阳能板10的第二端,导流槽9设置在第一防护罩7或第二防护罩8上,且在第一防护罩7和第二防护罩8在合拢时,导流槽9位于第一防护罩7和第二防护罩8的接口处,以导流通过所述第一防护罩7和第二防护罩8的间隙流入的液体,比如雨水。其中,该第一防护罩7和第二防护罩8为第一层防护,导流槽9为第二层防护,通过双层防护,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罩、导流槽和太阳能板;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控制器上,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中的安装于所述第二控制器上,所述第一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第一防护罩上,所述第二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第二防护罩上,所述第一防护罩安装于所述太阳能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防护罩安装于所述太阳能板的第二端,所述导流槽设置在第一防护罩或第二防护罩上,且在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合拢时,所述导流槽位于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接口处,以导流通过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间隙流入的液体;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用于获取风速风量;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下雨及雨量;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将风速风量和预设的风速风量阈值进行比较,和/或,在下雨时,将雨量和预设的雨量阈值进行比较;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将风速风量和预设的风速风量阈值进行比较,和/或,在下雨时,将雨量和预设的雨量阈值进行比较,当风速风量大于预设的风速风量阈值时,和/或,雨量大于预设的雨量阈值时,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合拢,以保护所述太阳能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罩、导流槽和太阳能板;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控制器上,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中的安装于所述第二控制器上,所述第一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第一防护罩上,所述第二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第二防护罩上,所述第一防护罩安装于所述太阳能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防护罩安装于所述太阳能板的第二端,所述导流槽设置在第一防护罩或第二防护罩上,且在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合拢时,所述导流槽位于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接口处,以导流通过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的间隙流入的液体;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用于获取风速风量;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下雨及雨量;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将风速风量和预设的风速风量阈值进行比较,和/或,在下雨时,将雨量和预设的雨量阈值进行比较;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将风速风量和预设的风速风量阈值进行比较,和/或,在下雨时,将雨量和预设的雨量阈值进行比较,当风速风量大于预设的风速风量阈值时,和/或,雨量大于预设的雨量阈值时,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合拢,以保护所述太阳能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为四分之一球形结构,所述第二防护罩为四分之一球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太阳能板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铰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丁杰施昌利田传涛孙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利亚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