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1379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衡臂,包括固定座、套管、平衡杆、摩擦块、拉杆、安装座和转接座。套管的第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套管内固定设置限位环;安装座设置在套管的第二端。平衡杆设置在套管内,平衡杆包括杆件和弹簧。摩擦块设置在杆件的第二端,并抵接在套管的内壁面与杆件的外表面之间。拉杆的第一端与杆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拉杆的第二端穿出套管并与固定座转动连接。上述平衡臂在平衡杆的杆件的一端设置摩擦块,摩擦块可作为杆件与套管相对转动时受力的支撑点,由于杆件的端部屈服强度较大,在不增加杆件的尺寸及/或改变杆件的材料的前提下,可使杆件的抗弯折性能提升,因而利于整个机构的尺寸小型化以及成本的优化。

Balance ar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lance arm,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seat, a sleeve, a balance bar, a friction block, a pull rod, an mounting seat and a connecting seat. The first end of the cas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seat, and the limit ring is fixed in the casing, and the mounting seat is set at the second end of the casing. The balance bar is set in the casing, and the balance bar includes the rod and the spring. The friction block is set at the second end of the rod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leeve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rod. The first end of the pull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d of the rod,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pull rod is worn out of the sleev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seat. At one end of a balance bar bar of the balance arm is arranged friction block, friction block can be used as a supporting rod and the casing relative rotation force, because the end of the bar yield strength is larger, without increasing the bar size and / or change the bar material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anti bending performance of rod lifting,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whole body size and cost optim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臂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平衡臂。
技术介绍
平衡臂被广泛用于悬挂手术灯等医疗设备,使手术灯能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并在任意位置保持平衡。为了提高平衡臂的载荷,防止平衡臂变形,目前的做法是使用大尺寸器件或使用屈服强度更高的材料,这样导致平衡臂的尺寸变大,或者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平衡臂,其可以在控制成本和产品尺寸的前提下提升平衡臂的载荷能力。一种平衡臂,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间隔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套管,所述套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套管内固定设置限位环;平衡杆,设置在所述套管内,所述平衡杆包括杆件和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杆件的第一端上,所述杆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限位环,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限位环上;摩擦块,设置在所述杆件的第二端,并抵接在所述套管的内壁面与所述杆件的外表面之间;拉杆,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杆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拉杆的第二端穿出所述套管并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及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套管的第二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传动连接调节座,所述第二转轴穿设在调节座上,通过转动固定杆用于带动调节座平移,进而能够改变第二转轴相对第一转轴的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间隔设置的底板和顶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供第一转轴穿设的轴孔,以及供第二转轴穿设的长孔,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底板上设置用于限制套管在第一方向上的转动的底限位斜面;所述顶板上设置用于限制套管在第二方向上的转动的顶限位斜面;所述顶板上开设供拉杆穿设的缺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的至少一端上设有调节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块周向上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杆件的半周周长,且覆盖在所述杆件的上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杆件的第二端设置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与杆件的第二端匹配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间隔延伸出两凸耳,凸耳上设置通孔,所述拉杆的第一端置于两凸耳之间,且拉杆的第一端上也设置相应的通孔,一转轴穿过凸耳的通孔及拉杆的第一端上的通孔,所述摩擦块设置在连接块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套设在杆件上并位于限位环和弹簧的第二端之间的阻尼环,所述阻尼环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呈楔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限位环和弹簧的第二端之间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在阻尼环的楔形外表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套管的第二端上设置限位卡槽,所述安装座套设在套管的第二端上且一限位卡销卡置在限位卡槽与安装座之间以限制用于与安装座连接的悬挂载荷沿套管的轴向运动;所述套管的第二端上设置限位凸台,所述安装座套接在套管的第二端上且所述限位凸台限制用于与安装座连接的悬挂载荷绕套管的周向运动;所述转接座包括与固定座连接的转接头,以及与转接头连接的转接轴,所述转接轴上开设限位槽。上述平衡臂在平衡杆的杆件靠近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摩擦块,摩擦块可作为杆件与套管相对转动时受力的支撑点,由于杆件的端部屈服强度较大,在不增加杆件的尺寸及/或改变杆件的材料的前提下,可使杆件的抗弯折性能提升,因而利于整个机构的尺寸小型化以及成本的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臂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平衡臂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平衡臂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5和图6为图4所示结构于两个不同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图7为图3中另一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平衡臂的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且视角与图1中的不同。图9为图1所示平衡臂的另一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臂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臂,用于连接在悬挂载荷与支撑件上,使悬挂载荷可在受外力推移(例如人手的推拉动作)时,相对支撑件移动位置,并可在外力消除时,使悬挂载荷与重力平衡,以保留在任意位置固定不动。所述悬挂载荷可以是手术灯等医疗器械,所述支撑件可以是悬吊灯杆式、吊塔式、吊桥式、墙挂式或者移动灯杆式等支撑件。参考图1、图2和图3,所述平衡臂包括固定座10、套管20、平衡杆30、拉杆40、安装座50和转接座60。所述转接座60与所述固定座10连接,所述转接座60用于与支撑件相连。所述套管20的一端与固定座10转动连接,所述套管20的另一端上设置所述安装座50。所述安装座50用于设置悬挂载荷。通过在套管20内设置相互转动连接的平衡杆30、拉杆40,并进一步使拉杆40与固定座10形成转动连接,可使平衡杆30的弹性力相对固定座10所形成的转动力矩(以下称平衡力矩),与悬挂载荷的重力相对固定座所形成的转动力矩(以下称重力力矩)平衡,从而使悬挂载荷可以保持在任意位置。如图2和图3中所示,所述固定座10上间隔设置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第一转轴11作为套管20与固定座10的连接轴,套管20可绕第一转轴11相对固定座10转动。第二转轴12在重力方向上位于第一转轴11的上方。一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在同一铅垂面内。第二转轴12作为拉杆40与固定座10的连接轴,拉杆40可绕第二转轴12相对固定座10转动。其中,拉杆40、平衡杆30绕固定座10产生的平衡力矩用于平衡套管20(包含套管本身重力以及安装座50上的悬挂载荷的重力)绕固定座10产生的重力力矩。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0包括间隔设置的底板101和顶板102,以及连接在底板101和顶板102之间的两个侧板103,所述侧板103上设置供第一转轴11穿设的轴孔110,以及供第二转轴12穿设的轴孔120。进一步地,供第二转轴12穿设的轴孔120为长孔,借助一调节机构可使第二转轴12在长孔中移动,进而改变第二转轴12相对第一转轴11的位置。通过改变第二转轴12的位置,可以改变拉杆40、平衡杆30绕固定座10上的第一转轴11产生的平衡力矩大小,从而可适应于平衡不同规格的悬挂载荷。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固定座10上的固定杆13,以及传动连接在固定杆13上的调节座14,所述第二转轴12穿设在调节座14上。通过转动固定杆13,可以带动调节座14平移,进而能够改变第二转轴12相对第一转轴11的位置。具体地,所述固定杆13转动连接在底板101和顶板102之间。所述固定杆13可以为一螺杆,所述调节座14上设置相配合的螺纹孔,当旋转固定杆13时,因穿设调节座14的第二转轴12受限于轴孔120呈现为长孔的形状,调节座14及第二转轴12只能沿着长孔的延伸方向(长度方向)平移,从而改变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之间的距离。本技术通过转动固定杆13,并使固定杆13与调节座14形成传动连接,无需采用另外的连接件来达成调节座14及调节座14上的第二转轴12的位置改变,有利于结构小型化,避免固定座10的体积较大。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杆13的至少一端上设有调节件15,调节件15可以是内六角螺母等,或者也可以是在固定杆13的端部上直接加工形成例如是内六角螺母或十字、一字槽等调节结构。通过扳手等工具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平衡臂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衡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间隔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套管,所述套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套管内固定设置限位环;平衡杆,设置在所述套管内,所述平衡杆包括杆件和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杆件的第一端上,所述杆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限位环,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限位环上;摩擦块,设置在所述杆件的第二端,并抵接在所述套管的内壁面与所述杆件的外表面之间;拉杆,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杆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拉杆的第二端穿出所述套管并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及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套管的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间隔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套管,所述套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套管内固定设置限位环;平衡杆,设置在所述套管内,所述平衡杆包括杆件和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杆件的第一端上,所述杆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限位环,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限位环上;摩擦块,设置在所述杆件的第二端,并抵接在所述套管的内壁面与所述杆件的外表面之间;拉杆,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杆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拉杆的第二端穿出所述套管并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及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套管的第二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传动连接调节座,所述第二转轴穿设在调节座上,通过转动固定杆带动调节座平移,进而能够改变第二转轴相对第一转轴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间隔设置的底板和顶板,以及连接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供第一转轴穿设的轴孔,以及供第二转轴穿设的长孔,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在底板和顶板之间,所述调节座可在长孔的长度方向上平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底板上设置用于限制套管在第一方向上的转动的底限位斜面;所述顶板上设置用于限制套管在第二方向上的转动的顶限位斜面;所述顶板上开设供拉杆穿设的缺口。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星郝敬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