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134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来水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设置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连接头,以及与连接头螺接的前置过滤器,前置过滤器包括套筒和带有内腔的滤芯,套筒和滤芯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容水腔,进水管与容水腔连通,套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通道且在排污通道上设置有开关;套筒的内壁上突出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件,导流件的圈数为0.5‑1.5圈;套筒的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导向件以及用于限位插块的插槽,导向件包括导向柱以及设置于两根相邻的导向柱之间的导向槽,导向柱延伸至插槽,插槽与排污通道连通设置;滤芯上设置有插块,插块上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以及与排污通道连通的第二通孔。具有提高对滤网的清洗效率并且顺利将污水排出的优点。

A filter device for tap wa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ap water filte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inlet pipe and the outlet pipe, connected connecting hea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water inlet pipe and water outlet pip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head screwed to the pre filter, pre filter comprises a filter core sleeve and the sleeve with an inner cavity, and the filt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nnular water chamber,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communicated and the water containing cavity, the sleev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wage channel and set up in the sewage channel switch; the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prominent spiral diversion, diversion for 0.5 laps 1.5 laps; the inner sleev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guide and for limiting insert slot, guide between the guide column includes a guide column and is arranged in two adjacent guide groove, a guide column extends into the slot, and the slot discharge channel communicated; filter is arranged on the inserting block, insert block The conn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ss hole and a second - through hole connected to the discharge channel.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the cleaning efficiency of the filter and removing the sewage smooth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来水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来水过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来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前置过滤器是对全屋用水的第一道粗过滤设备,可以过滤自来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主要用于去除管道所产生的沉淀杂质和细菌、微生物残骸、铁锈、沙泥等大于5微米以上的颗粒杂质,避免人体及肌肤受到伤害;并且对下游管道、净水器、热水器、洗衣机、高档的龙头、花洒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前置过滤器还可以添加“盐酸复磷”阻垢滤芯对太阳能、开水器起到阻垢的作用。前置过滤器滤网均采用烧结滤网,由于滤网是长期使用的元件,在过滤管道杂质的过程中,滤网上的杂质冲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但滤网经过多次过滤后,易附着大量杂质,从而降低过滤效果,因此,需要对滤网进行清洗。授权公告号为CN204745799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11月11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锁箍型前置过滤器,包括外筒,及封盖住外筒顶端筒口的基座,外筒的底端装有排污阀,基座上开设有原水进口及净水出口,所述外筒内固定有一可拆卸的滤网,该滤网是一底端封闭且顶端开口的筒形网,其顶端开口与基座上的净水出口对接,滤网与外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环形空间,该环形空间与基座上的原水进口直接连通;所述基座与外筒活动配合,基座及外筒的外壁面均具有台阶结构,外筒上套置有一环形的锁箍,该锁箍由两个半环形的半箍拼合而成,每个半箍的上下两侧边缘均向内弯折,并分别扣住基座及外筒外壁面的台阶结构,每个半箍均在一端枢设有一手柄,并在另一端的外壁面具有卡槽,所述手柄上装有可转动的环形搭扣,手柄的枢转轴线及环形搭扣的转动轴线均平行于锁箍的环心轴线,且每个半箍的手柄上的环形搭扣均以活动配合方式卡入另一半箍外壁面的卡槽。现有技术通过原水从基座原水进口进入滤网与外筒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再通过滤网过滤后从基座上的净水出口流出,利用排污阀可将积聚在滤网外侧的污水排出。然而,由于原水向下流动并从排污阀中流出,原水与滤网之间的作用力不够大,因此,原水将滤网上的杂质带落的可能性较小,从而降低了对滤网的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来水过滤装置,具有提高对滤网的清洗效率并且顺利将污水排出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来水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设置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连接头,以及与连接头螺接的前置过滤器,所述前置过滤器包括套筒和带有内腔的滤芯,所述套筒和滤芯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容水腔,所述进水管与容水腔连通,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通道且在排污通道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套筒的内壁上突出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圈数为0.5-1.5圈;所述套筒的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导向件以及用于限位插块的插槽,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柱以及设置于两根相邻的所述导向柱之间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柱延伸至插槽,所述插槽与排污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滤芯上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上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以及与排污通道连通的第二通孔。采用上述结构,打开排污通道上的开关,原水从进水管进入容水腔内,并向排污通道流出。由于导流件为突出的螺旋状设置,且绕套筒的内壁螺旋0.5-1.5圈,螺纹不过于密集,因而使原水向排污通道流出的过程中,受到导流件的作用而在排出过程中形成螺旋状,有助于带落滤芯表面的杂质,达到提高对滤芯的清洗效率的目的。而导流件与导向件相互配合,有助于使污水顺利通过第一通孔进入相互连通的第二通孔和排污通道,顺利将污水排出。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套筒的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导向柱之间,所述导流槽与插槽连通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导流槽与导流件相互配合,有助于使形成螺旋状且带有杂质的污水沿着导流槽继续做螺旋状的运动,使污水顺利排出。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流件包括若干根等间距设置的突条,所述突条上沿突条的延伸方向开设有凹槽。采用上述结构,突条沿套筒的周向等间距排列,且相邻两条突条之间的间距大于凹槽的宽度。当排污通道上的开关被打开后,污水沿着突条之间的间距以及突条上的凹槽形成螺旋状的流动轨迹,且两种间距使水流形成不同的流动速度,相互配合后,较易使污水将滤芯表面的杂质带落,提高清理滤芯的效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突条与滤芯之间设置有间隙。采用上述结构,间隙有助于污水的通过,且不易对不同流速的污水产生阻挡,使污水顺利排出。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流件包括若干根等间距设置的导流条,所述导流条与滤芯接触。采用上述结构,导流条与滤芯接触,可增大对通过导流条之间的污水的阻挡力,并且使污水沿相应的螺旋状轨迹流动,更易带落滤芯表面的杂质,从而达到更佳的清洗滤芯的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流件的底部与所述套筒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间距。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污水的排出。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套筒的内侧的底部为向下凹陷设置。采用上述结构,使滤芯的底部与套筒的内侧的底部形成空间,便于污水的排出。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排污通道上连接有排污组件,所述排污组件包括卡固部和具有弹性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排污通道通过卡固部连接,所述卡固部包括卡固环和设置于卡固环上的弹性件,所述卡固环与排污通道抵接,当卡固环被按压时,所述弹性件收缩。采用上述结构,当排污管要插入卡固环以及卡固环上的弹性件中时,弹性件被向外扩张,并且将排污管的外壁抵接。而排污管通常是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管,其受到弹性件挤压后,增加对排污管的紧固效果,减少其与弹性件发生相对位移。因此,在通过污水的过程中,有助于减少渗漏的可能,便于使污水通过排污管进入到竖直污水管内部。而当按压卡固环时,弹性件收缩,使其与排污管的外壁发生分离,从而便于将排污管拆卸下来进行更换,省时省力。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片、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第二弹性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片与卡固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片的一端向卡固环的外侧倾斜设置且与排污通道的内壁抵接。采用上述结构,有助于提高第二弹性片的稳定性,其一端与排污通道的内壁抵接后,当排污管插入弹性件内后,第二弹性片可对排污管的外壁具有更好的抵接作用,进一步减少污水渗漏的可能。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下方设置有污水管道组件,所述污水管道组件包括连通设置的竖直污水管、弯折污水管、水平污水管,所述弯折污水管设置于竖直污水管、水平污水管之间,所述竖直污水管的底部高于排污通道的端头处设置,所述水平污水管高于竖直污水管的底部设置,所述排污管插入竖直污水管的底部。采用上述结构,竖直污水管的底部高于排污通道的端头处设置,水平污水管高于竖直污水管的底部设置,排污管插入竖直污水管的底部,如此设置,污水从排污管流出后,在竖直污水管与弯折污水管的连接处积聚,会形成虹吸的现象,便于污水顺利从容水腔中流出,进而达到良好的排出污水的效果,提高滤芯的可重复使用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导流件与导向件的相互配合,提高污水在通过容水腔时带落滤芯表面的杂质的能力,从而提高对滤芯的清洁效率,并且有助于顺利将污水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自来水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连接头、进水管、出水管、污水管道组件、排污通道、排污口、密封盖、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的结构;图2是实施例1中自来水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进水口、出水口、容水腔、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自来水过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来水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管(2)和出水管(3),连通设置于进水管(2)和出水管(3)之间的连接头(1),以及与连接头(1)螺接的前置过滤器,所述前置过滤器包括套筒(41)和带有内腔的滤芯(42),所述套筒(41)和滤芯(42)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容水腔(5),所述进水管(2)与容水腔(5)连通,所述套筒(41)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通道(19)且在排污通道(19)上设置有开关;其特征是:所述套筒(41)的内壁上突出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圈数为0.5‑1.5圈;所述套筒(41)的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导向件(16)以及用于限位插块(13)的插槽(14),所述导向件(16)包括导向柱(161)以及设置于两根相邻的所述导向柱(161)之间的导向槽(162),所述导向柱(161)延伸至插槽(14),所述插槽(14)与排污通道(19)连通设置;所述滤芯(42)上设置有插块(13),所述插块(13)上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131)以及与排污通道(19)连通的第二通孔(1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来水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管(2)和出水管(3),连通设置于进水管(2)和出水管(3)之间的连接头(1),以及与连接头(1)螺接的前置过滤器,所述前置过滤器包括套筒(41)和带有内腔的滤芯(42),所述套筒(41)和滤芯(42)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容水腔(5),所述进水管(2)与容水腔(5)连通,所述套筒(41)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通道(19)且在排污通道(19)上设置有开关;其特征是:所述套筒(41)的内壁上突出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圈数为0.5-1.5圈;所述套筒(41)的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导向件(16)以及用于限位插块(13)的插槽(14),所述导向件(16)包括导向柱(161)以及设置于两根相邻的所述导向柱(161)之间的导向槽(162),所述导向柱(161)延伸至插槽(14),所述插槽(14)与排污通道(19)连通设置;所述滤芯(42)上设置有插块(13),所述插块(13)上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131)以及与排污通道(19)连通的第二通孔(1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套筒(41)的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导流槽(29),所述导流槽(29)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导向柱(161)之间,所述导流槽(29)与插槽(14)连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来水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件包括若干根等间距设置的突条(281),所述突条(281)上沿突条(281)的延伸方向开设有凹槽(28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来水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突条(281)与滤芯(42)之间设置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来水过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件包括若干根等间距设置的导流条(283),所述导流条(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光黄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源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