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结构及其升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119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结构及其升降支架,涉及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升降结构包括支撑本体和升降件;所述支撑本体上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升降件可沿所述导向滑槽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上;所述升降件通过圆形滚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上;所述导向滑槽内与所述升降件滑动接触的导向面上铺设有垫片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艺方法简单,在导向滑槽的侧面上铺设在垫片层,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和统一了所有支撑本体导向滑槽滚动工作面的平滑程度。支撑本体的材料选择的局限性大大降低,拓展了支架本体的材料及形状等的设计自由度和范围;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生产效率更高。

A lifting structure and its lifting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fting structure and a lifting bracket, relates to a lifting device technical field, lift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supporting body and a lifting device; the support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groove; the lifting member can slide along the guid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body; the lifting part can slide through the circular rolling piece is arranged in the guide groove; the guide chute with contact with the lifting sliding guid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spacer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imple process method, and is laid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guiding chute on the gasket layer, so as to fundamentally guarantee and unify the smoothness of all supporting body oriented chute rolling faces. The limitation of material selection of supporting body is greatly reduced, which expands the design freedom and scope of material and shape of bracket body, while improving product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ffectively reduces production cost and produces higher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结构及其升降支架
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显示器的升降结构及其升降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器采用升降支架作为其支撑装置,其中升降支架包括支架或者立柱等支撑本体、以及支撑本体上可上下滑动设置的升降件;通常本体上设置有导向滑槽;升降件通过滚动轴承可沿导向滑槽滑动地设置在本体上;在实际生产中,支撑本体的取材不同、制造工艺不同,以及导向滑槽的形成工艺也不同,从而导致导向滑槽作为滚动工作面的侧面粗糙度或者平滑程度不同。由此导致最终产品的质量不统一和稳定。例如,挤塑形成的支撑本体,其导向滑槽也是通过挤塑自然形成,其工艺较为先进,其导向滑槽侧面较为平滑,滚动件可以直接与之接触使用。该材料的缺点在成本较高、减震能力较差。而铸造或者注塑形成的支撑本体,导向滑槽表面较为粗糙,通常需要二次加工,由此增加二次加工成本,同时质量不稳定。总之,现有的支撑本体生产成本较高,最终产品质量稳定,同一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结构及其升降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撑本体生产成本较高,最终产品质量稳定,同一性较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其包括:支撑本体和升降件;所述支撑本体上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升降件可沿所述导向滑槽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上;所述升降件通过圆形滚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上;所述导向滑槽内与所述升降件滑动接触的导向面上铺设有垫片层。本技术结构简单,工艺方法简单,在导向滑槽的侧面上铺设在垫片层,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和统一了所有支撑本体导向滑槽滚动工作面的平滑程度。支撑本体可以采用型材以外的材料制成,例如铸造件、注塑件等,支撑本体的材料选择的局限性大大降低,拓展了支架本体的材料及形状等的设计自由度和范围;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生产效率更高。进一步地,所述垫片层为敷设在所述导向面上的平滑金属片。优选地,所述平滑金属片为不锈钢片、铜或者铜合金薄片、铝合金薄片等。进一步地,所述垫片层为敷设在所述导向面上的具有消音功能的消音片。优选地,所述消音片为纸片、塑料片、纸塑复合片或者绒布等。当垫片层为具有消音功能时,可以有效降低升降件上下滑动时的噪音,同时也可以改善升降件的滑动时的手感。进一步地,所述滚动件为滚轴或者滚动轴承。或者所述滚动件为滚轮。进一步地,在所述导向滑槽方向上且同一个导向滑槽内,所述升降件上至少间隔设置有3个所述滚动件,且3个所述滚动件中的上下两个滚动件的外圆抵靠在所述导向滑槽的第一导向面上;3个所述滚动件中的中间一个滚动件的外圆抵靠在与所述第一导向面相对设置的导向滑槽的第二导向面上。进一步地,在同一导向滑槽内,所述滚动件包括第一滚动件和第二滚动件;所述第一滚动件的外圆抵靠在所述第一导向面上;所述第二滚动件的外圆抵靠在与第二导向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件上设置有第一滚动列和第二滚动列;所述第一滚动列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二滚动列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滚动件;在沿导向滑槽方向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滚动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滚动件之间;或者,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滚动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滚动件之间。其中,滚动件全部或者部分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内。现有技术中升降件上的滚动件(滚轮或者轴承)与所述导向滑槽的侧面之间必须存在间隙,即滚动件的一侧抵靠在导向滑槽的一个侧面,滚动件与相对设置导向滑槽的另一个侧面之间必须留有间隙,否则滚动件无法滑动。但当滚动件与所述导向滑槽之间留有间隙时,在滑动中必然产生噪音、相对振动等问题,从而降低用户的满意度。本技术通过设置呈品字型设置的第一滚动件和第二滚动件分别抵靠在导向滑槽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上,在保证正常滑动的前提下,消除了滚动件与导向滑槽之间的间隙,从而有效降低了升降件上下滑动时的噪音,同时解决了升降件的晃动问题。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包括可相对转动的内圈和外圈;所述轴承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升降件上,所述内圈套装在所述销轴上;所述外圈抵靠在所述导向滑槽的导向面(即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本体上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所述导向滑槽;一个所述第一滚动件和一个所述第二滚动件相邻并间隔设置构成一个滚动支撑组;所述升降件上左右对称地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滚动支撑组。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第一滚动件和所述第二滚动件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升降件上。在本技术中,可以定义所述导向滑槽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的间距(即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之间的距离)为槽宽,垂直两个侧面的方向为槽宽方向。进一步地,在槽宽方向上,所述第一滚动件和所述第二滚动件间隔设置。更具体地说,在槽宽方向上,所述升降件同一侧边上的所述第一滚动件和所述第二滚动件间隔设置;或者,同一个所述滚动支撑组内的所述第一滚动件和所述第二滚动件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在槽宽方向上,所述第一滚动件和所述第二滚动件的中心轴线间距可调。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件左右两侧在所述槽宽方向上设置有燕尾式的调节槽,所述第一滚动件或者第二滚动件通过安装块可滑动地设置在调节槽上。所述安装块截面与所述调节槽相匹配,同样为燕尾式。安装块上设置螺纹孔,紧固螺钉旋入螺纹孔,紧固螺钉的顶部抵靠在所述调节槽的底部,进而将安装块锁定。通过调节槽和安装块,所述第一滚动件和第二滚动件的槽宽间距调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实现两者间距的调节,例如在槽宽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螺纹孔从而对应于不同的宽度规格的导向滑槽。或者,在升降件上设置有斜槽或者螺钉配压板等调节结构实现第一滚动件和第二滚动件的轴线中心间距可调。进一步地,在将所述升降件装配到所述支撑本体上之前,在槽宽方向上,所述升降件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滚动件和所述第二滚动件外圈的最大间距等于或者大于所述导向滑槽的槽宽。当第一滚动件和第二滚动件外圈的最大间距等于或者略大于导向滑槽的槽宽时,升降件安装到支撑本体上后,导向滑槽的侧壁对第一滚动件和第二滚动件形成较大的弹性压紧力,进而形成一定阻力,使得升降件升降更加平稳,用户使用手感更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保证正常滑动的前提下,消除了轴承与导向滑槽之间的间隙,从而有效降低了升降件上下滑动时的噪音,同时解决了升降件的晃动问题。另外,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带有上述升降结构的升降支架,其包括:底座、所述支撑本体、所述升降件以及恒力弹簧;所述支撑本体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上;所述恒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件与所述支撑本体连接,并趋向于迫使所述升降件向上移动,从而提供用于支撑升降件的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升降结构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向滑槽内轴承布设的结构图;图4为图1所示的升降结构B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垫片层;10-支撑本体;11-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升降结构及其升降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本体和升降件;所述支撑本体上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升降件可沿所述导向滑槽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上;所述升降件通过圆形滚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上;所述导向滑槽内与所述升降件滑动接触的导向面上铺设有垫片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本体和升降件;所述支撑本体上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升降件可沿所述导向滑槽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上;所述升降件通过圆形滚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上;所述导向滑槽内与所述升降件滑动接触的导向面上铺设有垫片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层为敷设在所述导向面上的平滑金属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层为敷设在所述导向面上的具有消音功能的消音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片为纸片、塑料片、纸塑复合片或者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为滚轴或者滚动轴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滑槽方向上且同一个导向滑槽内,所述升降件上至少间隔设置有3个所述滚动件,且3个所述滚动件中的上下两个滚动件的外圆抵靠在所述导向滑槽的第一导向面上;3个所述滚动件中的中间一个滚动件的外圆抵靠在与所述第一导向面相对设置的导向滑槽的第二导向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导向滑槽内,所述滚动件包括第一滚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工韩琦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