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芯片的驱动方法和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116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的驱动方法和驱动系统,应用于数字微流控芯片,所述数字微流控芯片包括相邻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驱动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极的驱动周期内,对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第一驱动信号,对所述第二电极施加第二驱动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施加时段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施加时段相互错开,其中,在所述驱动周期内,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施加时段的总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施加时段的总时长。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动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液滴在行进过程中的接触角。

A driving and driving system for microfluidic chips

And the driv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fluidic drive system used in digital microfluidic chip, the digital microfluidic chip includes first and second electrodes adjacent, including the driving method: in the driving cycle of the second electrode, applying a first drive signal to the first electrode. Applying the second to the second electrode driving signal, wherein, the first driving signal applied period and the second driving signal applied time staggered, which, in the driving cycle, the first driving signal is applied to the total length of time is less than the second driving signal applied time total length. Through the driving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the contact angle of the droplet in the moving process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驱动方法和驱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的驱动方法和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芯片实验室”(Lab-on-chip),是将生化样品的分析过程集中到小面积芯片上。其大大降低了生化分析的成本,而且智能化程度高,便于携带。基于芯片实验室的概念,为了更好的实现微量流体的控制,对其执行制备、反应、分离和检测等实验,微流控芯片技术正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并推动着流体力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快速发展。微流控芯片分为连续和数字微流控系统两种。其中数字微流控芯片可以对包含样品的微纳升级液滴进行独立的传输、混合、分割、检测等一系列操作,有效避免连续流系统中出现的堵塞、难以精确控制、制作工艺复杂等问题。而基于微电极阵列的数字微流控芯片可通过控制器与上位机结合,精确控制液滴的移动,而且能重复配置,在微流控芯片中具有革命性意义。因流体特征尺度的减小,微流体的流动特性与宏观流体的特性不太相同,因此微流体的驱动控制方法有别于宏观流体。在诸多微流体驱动和控制技术中,表面张力驱动取得有效的进展,介电润湿技术正是通过高度控制表面张力,成为微液滴驱动技术研究热点之一。然而,接触角滞后现象普遍存在于厘米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驱动方法和驱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方法,应用于数字微流控芯片,所述数字微流控芯片包括相邻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驱动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极的驱动周期内,对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第一驱动信号,对所述第二电极施加第二驱动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施加时段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施加时段相互错开,其中,在所述驱动周期内,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施加时段的总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施加时段的总时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方法,应用于数字微流控芯片,所述数字微流控芯片包括相邻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驱动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极的驱动周期内,对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第一驱动信号,对所述第二电极施加第二驱动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施加时段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施加时段相互错开,其中,在所述驱动周期内,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施加时段的总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施加时段的总时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频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施加时段的总时长与所述驱动周期的时长之间的比值在0.1-0.4的范围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施加时段包括一个连续的第一时段或包括以间隔时段相互隔开的多个第二时段。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段设置于所述驱动周期的中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时段的时长与所述间隔时段的时长成正比。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相邻的所述第二时段之间具有相同时长的所述间隔时段。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驱动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一施加时段开始时,实时检测液滴的接触角,将该施加时段内的第一驱动信号的频率设定为当测得的接触角越小则频率越低。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驱动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一施加时段开始时,实时检测液滴的接触角,将该施加时段内的第一驱动信号的占空比设定为当测得的接触角越小则占空比越小。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驱动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一施加时段开始时,实时检测液滴的接触角,将第一驱动信号的该施加时段的时长设定为当测得的接触角越小则时长越长。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驱动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一施加时段结束时,实时检测液滴的接触角,将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该施加时段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下一施加时段间的间隔时段的时长设定为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凤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