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恒温控制的油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0831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恒温控制的油路系统,包括压缩机、电机、油分离器、油冷却器、油恒温调节阀;所述压缩机的动力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压缩机的油气混合物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油分离器的油气混合物进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油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油冷却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油冷却器的出油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油恒温调节阀的冷油进口连接,所述油恒温调节阀的热油进口通过第四管路与第二管路连接,所述油恒温调节阀的出油口通过第五管路与压缩机的进油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油恒温调节阀来调节热油和冷油的流量,控制油温处于恒温状态,大大增加机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Oil road system controlled by constant tempera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ydraulic system with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 including compressor, motor, oil separator, oil cooler, oil temperature control valve; the compressor power input shaft through motor coupling and the power output shaft of the compressor; oil and gas mixture through the first outlet connection pipe and oil separator the mixture of oil and gas imports; the oil oil separator into the oil port through second pipeline and oil cooler connected, the oil cooler oil export through the cold oil pipeline and oil import third constant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il, the oil inlet temperature control valve through the pipeline pipe fourt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oil, the oil temperature control valve port through fifth pipeline and compressor oil inlet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gulates the flow of hot oil and cold oil through setting up the oil constant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and controls the oil temperature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which greatly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恒温控制的油路系统
本技术涉及油路系统,具体地指一种采用恒温控制的油路系统。
技术介绍
螺杆式压缩机组属于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它利用一对相互啮合的阴、阳转子在机体内作回转运动,周期性地改变转子每对齿槽问的容积来完成吸气、压缩、排气过程,具有回转式压缩机各自的优点,如体积小、重量轻、运转平稳、易损件少、效率高、单级压比大、能量无级调节等,在压缩机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及应用。然而,目前的螺杆式压缩机组的油路系统没有恒温控制功能,如果机组冷启动时油温过低,会影响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此外,油温不恒定还会造成油压差过高或过低,影响整个机组的正常运转,大大降低了机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采用恒温控制的油路系统,该油路系统通过设置油恒温调节阀来调节热油和冷油的流量,控制油温处于恒温状态,大大增加机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采用恒温控制的油路系统,包括压缩机、电机、油分离器、油冷却器,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油恒温调节阀;所述压缩机的动力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压缩机的油气混合物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油分离器的油气混合物进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油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油冷却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油冷却器的出油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油恒温调节阀的冷油进口连接,所述油恒温调节阀的热油进口通过第四管路与第二管路连接,所述油恒温调节阀的出油口通过第五管路与压缩机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油过滤器,所述第五管路的管路上设置有油精过滤器,所述第四管路上还设置有加油阀。这样,机组启动初期,环境温度低于油恒温调节阀出口的温度,所以油恒温调节阀会自动的开大热油进口,加油阀自动开启对机组进行加油。进一步地,所述油精过滤器与油恒温调节阀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油泵。这样,油泵的作用主要用于在压缩机的启动初期,为压缩机各个润滑点:转子与机体之间、平衡活塞及吸气端轴承、轴封及排气端轴承,能量调节滑阀以及内容积比调节滑阀的增减载等提供所需的润滑油。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上均设置有截止阀。这样,使得管道检修方便,避免检修后重新加油。进一步地,所述油分离器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阀和止回截止阀。止回截止阀是通过在直角截止阀的基础上内置一个弹簧而成,防止停机时润滑油反向流动,导致转子损伤,机组加油时该阀门应关闭。进一步地,所述油分离器为卧式油分离器。这样,卧式油分离器处理能力大,且易于安装和维护保养。再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更进一步地,所述油冷却器为热虹吸油冷却器或者板换油冷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一,本技术通过设置油恒温调节阀来调节热油和冷油的流量,控制油温处于恒温状态,不仅能提高压缩机工作效率、降低排气温度和噪声等目的,而且还可以避免制冷机组冷启动时油温过低而影响分离效果,同时也避免油压差过高或过低造成机组报警停机,影响整个机组的正常运转,进而大大增加机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二,本专利技术的油恒温调节阀两个进油口均设置有油过滤器,可以过滤焊渣、铁削等杂质,可以保护油恒温调节阀、油泵及压缩机转子不受杂质侵害,同时还在油恒温调节阀的出油口处设置有油精过滤器,可以进一步去除细微杂质,保护压缩机轴承不受杂质侵害,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其三,本技术的第四管路上还设置有加油阀,这样机组启动初期,环境温度低于油恒温调节阀出口的温度,所以油恒温调节阀会自动的开大热油进口,加油阀自动开启对机组进行加油。其四,本技术的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上均设置有截止阀,这样可以使得管道检修方便,避免检修后需要重新加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采用恒温控制的油路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图中,压缩机1、联轴器2、电机3、油分离器4、油冷却器5、油恒温调节阀6、冷油进口6.1、热油进口6.2、第一管路7.1、第二管路7.2、第三管路7.3、第四管路7.4、第五管路7.5、油过滤器8、油精过滤器9、油泵10、截止阀11、加油阀12、安全阀13、止回截止阀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中所示的一种采用恒温控制的油路系统,包括压缩机1、电机3、油分离器4、油冷却器5、油恒温调节阀6,压缩机1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4为卧式油分离器,油冷却器5为水油冷却器、热虹吸油冷却器或者板换油冷却器中的一种,油恒温调节阀6采用丹麦DANFOSS(丹佛斯)公司生产的ORV型油恒温调节阀。压缩机1的动力输入轴通过联轴器2与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压缩机1的油气混合物出口通过第一管路7.1与油分离器4的油气混合物进口连接;油分离器4的出油口通过第二管路7.2与油冷却器5的进油口连接,油冷却器5的出油口通过第三管路7.3与油恒温调节阀6的冷油进口6.1连接,油恒温调节阀6的热油进口6.2通过第四管路7.4与第二管路7.2连接,油恒温调节阀6的出油口6.3通过第五管路7.5与压缩机1的进油口连接;第三管路7.3和第四管路7.4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油过滤器8,第五管路7.5的管路上设置有油精过滤器9。因为循环系统中的焊渣、铁削等杂质会随着制冷剂的循环最终进入油中影响润滑油的使用,使设备产生磨损,因此,采用油过滤器过滤焊渣、铁削等杂质,可以保护油恒温调节阀、油泵及压缩机转子不受杂质侵害,而油精过滤器是为了保护轴承不受杂质侵害,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上述技术方案中,油精过滤器9与油恒温调节阀6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油泵10,油泵的作用主要用于在压缩机的启动初期,为压缩机各个润滑点:转子与机体之间、平衡活塞及吸气端轴承、轴封及排气端轴承,能量调节滑阀以及内容积比调节滑阀的增减载等提供所需的润滑油。压缩机运行正常后,如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的压差达到0.45MPa,油泵停止运行;当压差低于0.35MPa时,油泵自动启动运行。第三管路7.3、第四管路7.4和第五管路7.5上均设置有截止阀11。这样,使得管道检修方便,避免检修后重新加油。第四管路7.4上还设置有加油阀12。这样机组启动初期,环境温度低于油恒温调节阀出口的温度,所以油恒温调节阀会自动的开大热油进口,加油阀自动开启对机组进行加油。油分离器4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阀13和止回截止阀14。止回截止阀是通过在直角截止阀的基础上内置一个弹簧而成,防止停机时润滑油反向流动,导致转子损伤,机组加油时该阀门应关闭。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从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蒸汽和润滑油混合物通过第一管路7.1进入油分离器4,降低流速,改变方向,大量的润滑油因为惯性及重力的作用沉降到油分底部,这是第一次分离;制冷剂蒸汽经过筒体流向高效油分滤芯时,润滑油微粒与筒壁吸附及重力沉降,完成第二次分离;剩余的含有微量润滑油的气体再通过油分滤芯,经吸附、过滤凝聚除去其余的油,这是第三次分离。从油分离器4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因为吸收摩擦热及气体的热量而使温度升高到接近排气温度,不能直接喷入压缩机1中,需经油冷却器5冷却达到压缩机1所需的粘度和温度后才可重复使用。润滑油正常使用温度是40℃~65℃,经油冷却器5冷却后的油温度一般比冷凝温度高10~20℃。从油分离器4出来的热油与油冷却器5出来的冷油在油恒温调节阀6中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采用恒温控制的油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恒温控制的油路系统,包括压缩机(1)、电机(3)、油分离器(4)、油冷却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恒温调节阀(6);所述压缩机(1)的动力输入轴通过联轴器(2)与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压缩机(1)的油气混合物出口通过第一管路(7.1)与油分离器(4)的油气混合物进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4)的出油口通过第二管路(7.2)与油冷却器(5)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油冷却器(5)的出油口通过第三管路(7.3)与油恒温调节阀(6)的冷油进口(6.1)连接,所述油恒温调节阀(6)的热油进口(6.2)通过第四管路(7.4)与第二管路(7.2)连接,所述油恒温调节阀(6)的出油口(6.3)通过第五管路(7.5)与压缩机(1)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三管路(7.3)和第四管路(7.4)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油过滤器(8),所述第五管路(7.5)的管路上设置有油精过滤器(9),所述第四管路(7.4)上还设置有加油阀(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恒温控制的油路系统,包括压缩机(1)、电机(3)、油分离器(4)、油冷却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恒温调节阀(6);所述压缩机(1)的动力输入轴通过联轴器(2)与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压缩机(1)的油气混合物出口通过第一管路(7.1)与油分离器(4)的油气混合物进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4)的出油口通过第二管路(7.2)与油冷却器(5)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油冷却器(5)的出油口通过第三管路(7.3)与油恒温调节阀(6)的冷油进口(6.1)连接,所述油恒温调节阀(6)的热油进口(6.2)通过第四管路(7.4)与第二管路(7.2)连接,所述油恒温调节阀(6)的出油口(6.3)通过第五管路(7.5)与压缩机(1)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三管路(7.3)和第四管路(7.4)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油过滤器(8),所述第五管路(7.5)的管路上设置有油精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丽李军霍正齐苏应春金国民夏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