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海青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控温饮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58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温饮水槽,其结构包括侧板、出水口、支撑架、饮水槽、壳体、电加热元件、控温器、复合支架、温度传感器、翻转控位板,饮水槽设于壳体内部,饮水槽、壳体为一体化结构,侧板、复合支架设于壳体左右两端,侧板、复合支架相互平行,复合支架上设有控温器,壳体底部焊接于支撑架,壳体侧端与出水口螺纹连接,翻转控位板与饮水槽过盈配合,温度传感器设于翻转控位板底部,电加热元件设于饮水槽内壁,控温器由显示屏、控制按键、信号处理模块、单片机、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控制中心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温控器,能够远程对饮水源进行温度控制,保证饮水槽奶牛的健康,便于控制。

An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led drinking water tan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water tank,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side plate, a water outlet, a support frame, water tank, shell,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a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nd a composite bracket, a temperature sensor, a turning control board, the internal groove is arranged on a shell of drinking water, drinking water tank, shell integration structure, plate, composite support is arrange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side plates, composite support are parallel, composite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is weld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shell side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read, turning control plate and the water trough fit, the temperature senso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late turning point, the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tank wall, temperature controller by display screen, control buttons, signal processing module, MCU, power modu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control center,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the temperature The remote controller, can drink w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ensure the health of the cows drinking water tank, easy to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温饮水槽
本技术是一种自动控温饮水槽,属于控温饮水槽

技术介绍
在饮水槽的帮助下,奶牛进食之后可以摄取足够的水,从而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改善和提升了奶牛的消化功能与内循环系统,帮助奶牛保持良好的肠胃功能和摄取足够的营养,为产奶量的提升发挥积极的作用。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201520071926.X的一种饮水槽。所述饮水槽包括毛刷、槽体本身以及位于槽体两端的挡板;所述毛刷由刷毛和刷身组成,所述刷毛部分与饮水槽内壁紧密贴合。使用过程中,可以推动毛刷,将饮水槽内的食物残渣或者羽毛等杂物清理干净,保持了水槽的清洁、卫生,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现有的饮水槽不设有温控器,无法远程对饮水源进行温度控制,保证饮水槽奶牛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控温饮水槽,以解决现有的饮水槽不设有温控器,无法对饮水源进行温度控制,保证饮水槽奶牛的健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控温饮水槽,其结构包括侧板、出水口、支撑架、饮水槽、壳体、电加热元件、控温器、复合支架、温度传感器、翻转控位板,所述饮水槽设于壳体内部,所述饮水槽、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侧板、复合支架设于壳体左右两端,所述侧板、复合支架相互平行,所述复合支架上设有控温器,所述壳体底部焊接于支撑架,所述壳体侧端与出水口螺纹连接,所述翻转控位板与饮水槽过盈配合,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翻转控位板底部,所述电加热元件设于饮水槽内壁,所述控温器由显示屏、控制按键、信号处理模块、单片机、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控制中心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模块通过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电加热元件与单片机通过电相连,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中心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过滤网筛,所述过滤网筛与壳体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控位板内侧上设有引水槽孔。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支架为U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饮水槽内壁固定设有保温板。进一步地,所述饮水槽为方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用于将水放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温控器,能够远程对饮水源进行温度控制,保证饮水槽奶牛的健康,便于控制。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控温饮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饮水槽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控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侧板-1、出水口-2、支撑架-3、饮水槽-4、壳体-5、电加热元件-6、控温器-7、复合支架-8、温度传感器-9、翻转控位板-10、保温板-41、过滤网筛-51、引水槽孔-100、显示屏-71、控制按键-72、信号处理模块-73、单片机-74、电源模块-75、无线通讯模块-76、控制中心-7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控温饮水槽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侧板1、出水口2、支撑架3、饮水槽4、壳体5、电加热元件6、控温器7、复合支架8、温度传感器9、翻转控位板10,所述饮水槽4设于壳体5内部,所述饮水槽4、壳体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侧板1、复合支架8设于壳体5左右两端,所述侧板1、复合支架8相互平行,所述复合支架8上设有控温器7,所述壳体5底部焊接于支撑架3,所述壳体5侧端与出水口2螺纹连接,所述翻转控位板10与饮水槽4过盈配合,所述温度传感器9设于翻转控位板10底部,所述电加热元件6设于饮水槽4内壁,所述控温器7由显示屏71、控制按键72、信号处理模块73、单片机74、电源模块75、无线通讯模块76和控制中心77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信号处理模块73通过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73、电源模块75、无线通讯模块76和电加热元件6与单片机74通过电相连,所述无线通讯模块76与控制中心77相连接,所述壳体5底部设有过滤网筛51,所述过滤网筛51与壳体5过盈配合,所述翻转控位板10内侧上设有引水槽孔100,所述复合支架8为U型结构,所述饮水槽4内壁固定设有保温板41,所述饮水槽4为方形结构,所述出水口2用于将水放掉。本专利所说的温度传感器9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在使用本技术自动控温饮水槽的时候,首先将引水槽孔100连接水源,将水通向饮水槽4,饮水槽4内的水在过滤网筛51的过滤下便于奶水进行饮水使用,电加热元件6对饮水槽上的水进行加热,并由温度传感器9将水的温度进行采集,通过信号处理模块73将信息发送至单片机74中,由单片机74进行判断,可由无线通讯模块76将数据传到控制中心77,控制中心77时刻对水源温度进行监控,并可远程控制电加热元件6的加热工作。例如,可将饮水槽在奶牛厂中使用。本技术的侧板1、出水口2、支撑架3、饮水槽4、壳体5、电加热元件6、控温器7、复合支架8、温度传感器9、翻转控位板10、保温板41、过滤网筛51、引水槽孔100、显示屏71、控制按键72、信号处理模块73、单片机74、电源模块75、无线通讯模块76、控制中心7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设有温控器,无法远程对饮水源进行温度控制,保证饮水槽奶牛的健康,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通过设有温控器,能够远程对饮水源进行温度控制,保证饮水槽奶牛的健康,便于控制,具体如下所述:所述控温器7由显示屏71、控制按键72、信号处理模块73、单片机74、电源模块75、无线通讯模块76和控制中心77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信号处理模块73通过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73、电源模块75、无线通讯模块76和电加热元件6与单片机74通过电相连,所述无线通讯模块76与控制中心77相连接。甲公司采用过滤网筛51与壳体5过盈配合,乙公司采用过滤网筛51与壳体5过度配合。甲公司组装时间为20min,设备寿命为20年,便于控制;乙公司组装时间为50min,设备寿命为10年,不便于控制;综上所述本技术过滤网筛51与壳体5过盈配合,能够远程对饮水源进行温度控制,保证饮水槽奶牛的健康,便于控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控温饮水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控温饮水槽,其结构包括侧板(1)、出水口(2)、支撑架(3)、饮水槽(4)、壳体(5)、电加热元件(6)、控温器(7)、复合支架(8)、温度传感器(9)、翻转控位板(10),所述饮水槽(4)设于壳体(5)内部,所述饮水槽(4)、壳体(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侧板(1)、复合支架(8)设于壳体(5)左右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复合支架(8)相互平行,所述复合支架(8)上设有控温器(7),所述壳体(5)底部焊接于支撑架(3),所述壳体(5)侧端与出水口(2)螺纹连接,所述翻转控位板(10)与饮水槽(4)过盈配合,所述温度传感器(9)设于翻转控位板(10)底部,所述电加热元件(6)设于饮水槽(4)内壁;所述控温器(7)由显示屏(71)、控制按键(72)、信号处理模块(73)、单片机(74)、电源模块(75)、无线通讯模块(76)和控制中心(77)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信号处理模块(73)通过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73)、电源模块(75)、无线通讯模块(76)和电加热元件(6)与单片机(74)通过电相连,所述无线通讯模块(76)与控制中心(7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温饮水槽,其结构包括侧板(1)、出水口(2)、支撑架(3)、饮水槽(4)、壳体(5)、电加热元件(6)、控温器(7)、复合支架(8)、温度传感器(9)、翻转控位板(10),所述饮水槽(4)设于壳体(5)内部,所述饮水槽(4)、壳体(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侧板(1)、复合支架(8)设于壳体(5)左右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复合支架(8)相互平行,所述复合支架(8)上设有控温器(7),所述壳体(5)底部焊接于支撑架(3),所述壳体(5)侧端与出水口(2)螺纹连接,所述翻转控位板(10)与饮水槽(4)过盈配合,所述温度传感器(9)设于翻转控位板(10)底部,所述电加热元件(6)设于饮水槽(4)内壁;所述控温器(7)由显示屏(71)、控制按键(72)、信号处理模块(73)、单片机(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青董泽生杜永忠侯淑萍赵香珍王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罗海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