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线相线导体分接电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428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母线相线导体分接电流结构,相线组件的各相相线导体上的导电插头与相应相线导体通过限位凹槽、安装脚与相应限位块、安置腔过盈配合固定连接,无需任何焊接铆接辅助连接;各相相线导体上的导电插头在长度方向上依次交错分布,各相相线导体安装导电插头后通过绝缘防护卡扣紧密约束构成相线组件,组装母线产品时无需再甄选各相相线导体,安装操作方便,节约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导电插头与相线导体厚度一致,连接部位无凸起连接头,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A joint current structure of a busbar conductor

Bus line conductor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with current structure, phase components of each phase of the phase conductors on the conductive plug and the corresponding phase conductor through the limiting groove, mounting feet and corresponding limit block, arranging cavity interference fit fixed connection, without any auxiliary welding riveting connection; each phase wire conductor on the conductive plug the length direction are staggered distribution, each phase phase conductor through the conductive plug installed insulation protection buckle tightly bind phase components, assembling the bus products without selection of each phase of phase conductors,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save time,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conductive plug and the phase conductor thickness, connecting parts without convex connection head, small occupied space,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线相线导体分接电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母线相线导体分接电流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力行业输变电设备中的母线槽产品一般通过插接箱分接电流,需在设备分接电力流位置设置插口结构,母线槽相线导体上相应设置插头,插接箱的插脚与插头配合插接接触电动电;传统母线槽产品插接结构一般在插接箱内设置U型插脚直接插接在母线槽相线导体上,由于插接箱的插脚与母线产品相线导体插接配合时需具有一定夹紧力,以确保插脚与相线导体紧密接触导电,但是插脚与相线导体的夹紧力插接困难,多次插接易磨损相线导体,影响母线槽电流传输稳定性能;部分产品在相线导体上冲孔后铆接插头结构,插接箱的插脚与插头紧密插接分接电流,但是铆接插头在相线导体大面上具有凸起的铆接头,占用空间大,铆接时也对相线导体有一定变形,影响母线槽产品导电效率,结构复杂,生产制造工艺繁琐,安装运输不方便,电流传输效率低,影响母线槽系统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焊接铆接连接,无凸起连接头,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母线相线导体分接电流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母线相线导体分接电流结构,包括相线组件,相线组件包括各相相线导体,每相相线导体上安装有导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线组件包括第一相线导体、第二相线导体、第三相线导体、第四相线导体,第一相线导体、第二相线导体、第三相线导体、第四相线导体两端具有与母线槽产品接头器结构相适应的折弯结构,第一相线导体、第二相线导体、第三相线导体、第四相线导体两端靠近端部折弯结构的位置通过绝缘防护卡扣结构紧密约束在一起;第一相线导体、第二相线导体、第三相线导体、第四相线导体上分别安装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导电插头、第二导电插头、第三导电插头、第四导电插头,第一导电插头、第二导电插头、第三导电插头、第四导电插头在相应第一相线导体、第二相线导体、第三相线导体、第四相线导体上的安装位置互相错开;第一导电插头、第二导电插头、第三导电插头、第四导电插头通过根部限位凹槽、安装脚与相应第一相线导体、第二相线导体、第三相线导体、第四相线导体上的限位块、安置腔过盈配合固定连接,第一导电插头、第二导电插头、第三导电插头、第四导电插头厚度尺寸与第一相线导体、第二相线导体、第三相线导体、第四相线导体厚度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导电插头、第二导电插头、第三导电插头、第四导电插头在相应第一相线导体、第二相线导体、第三相线导体、第四相线导体上的安装位置互相之间距离相等;所述第一导电插头、第二导电插头、第三导电插头、第四导电插头在相应第一相线导体、第二相线导体、第三相线导体、第四相线导体上的安装位置互相之间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导电插头、第二导电插头、第三导电插头、第四导电插头厚度尺寸2倍;所述第一导电插头、第二导电插头、第三导电插头、第四导电插头向上凸起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导电插头、第二导电插头、第三导电插头、第四导电插头厚度尺寸4倍;所述第一导电插头、第二导电插头、第三导电插头、第四导电插头、第一相线导体、第二相线导体、第三相线导体、第四相线导体材料都为铜、铝、铜包铝之一。本专利技术的母线相线导体分接电流结构,相线组件的各相相线导体上的导电插头与相应相线导体通过限位凹槽、安装脚与相应限位块、安置腔过盈配合固定连接,无需任何焊接铆接辅助连接;导电插头与相线导体厚度一致,连接部位无凸起连接头,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母线相线导体分接电流结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母线相线导体分接电流结构,包括相线组件,相线组件包括各相相线导体,每相相线导体上安装有导电插头,所述相线组件包括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两端具有与母线槽产品接头器结构相适应的折弯结构,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两端靠近端部折弯结构的位置通过绝缘防护卡扣9结构紧密约束在一起;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上分别安装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在相应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上的安装位置互相错开;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通过根部限位凹槽、安装脚与相应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上的限位块、安置腔过盈配合固定连接,无需任何焊接铆接辅助连接。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厚度尺寸与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厚度尺寸一致,连接部位无任何凸起的接头结构,占用空间小。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在相应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上的安装位置互相之间距离相等,各相之间电气性能稳定。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在相应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上的安装位置互相之间距离不大于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厚度尺寸2倍,确保足够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连接强度。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向上凸起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厚度尺寸4倍,确保插接接触导电面积。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材料都为铜、铝、铜包铝之一,能够适用于各种于配电网、高层建筑、公共设施等低压输配电场所,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且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本专利技术的母线相线导体分接电流结构,相线组件的各相相线导体上的导电插头与相应相线导体通过限位凹槽、安装脚与相应限位块、安置腔过盈配合固定连接,无需任何焊接铆接辅助连接;导电插头与相线导体厚度一致,连接部位无凸起连接头,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母线相线导体分接电流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母线相线导体分接电流结构,包括相线组件,相线组件包括各相相线导体,每相相线导体上安装有导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线组件包括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两端具有与母线槽产品接头器结构相适应的折弯结构,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两端靠近端部折弯结构的位置通过绝缘防护卡扣(9)结构紧密约束在一起;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上分别安装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在相应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上的安装位置互相错开;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通过根部限位凹槽、安装脚与相应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上的限位块、安置腔过盈配合固定连接,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厚度尺寸与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厚度尺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线相线导体分接电流结构,包括相线组件,相线组件包括各相相线导体,每相相线导体上安装有导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线组件包括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两端具有与母线槽产品接头器结构相适应的折弯结构,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两端靠近端部折弯结构的位置通过绝缘防护卡扣(9)结构紧密约束在一起;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上分别安装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在相应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上的安装位置互相错开;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通过根部限位凹槽、安装脚与相应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线导体(2)、第三相线导体(3)、第四相线导体(4)上的限位块、安置腔过盈配合固定连接,第一导电插头(5)、第二导电插头(6)、第三导电插头(7)、第四导电插头(8)厚度尺寸与第一相线导体(1)、第二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云彩陈欢周伟殷明王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鹏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