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用中空绞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11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扭矩传递性优异的操作用中空绞线。该操作用中空绞线(2)是适合作为医疗用器械的操作用绞线使用的中空绞线(2),构成其最外层的侧线材(4)或者侧线束的成型率超过100%且为110%以下。而且,所述成型的侧线材(4)或者侧线束所呈现的螺旋形状的、长径除以短径所得到的纵横比亦即扁平度优选为1.01以上且1.10以下。

Hollow stranded wi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ollow twisted pair of operation with excellent torque transmission. The hollow stranded wire (2) is a hollow twisted pair (2) which is suitable for operation as a medical appliance. The outer side line material (4) is made up of the stranded wire, and the forming rate of the side line bundle is more than 100%, and it is less than 110%. Moreover, the ratio of the spiral shape and long diameter of the formed side line material (4) or the side line bundle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short diameter, that is, the flatness is preferably above 1.01 and 1.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操作用中空绞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也用于医疗用器械的操作用中空绞线。
技术介绍
以往,存在将操作用钢丝绳等作为一个构成部件而使用的医疗用器械(也称为医疗器械)。作为这样的医疗用器械,例如已知日本特开平8-126648号公报公开的内窥镜用治疗器具。在该内窥镜用治疗器具中,其手边的操作部与前端的处置部由具有扭矩传递性的操作用钢丝绳连接。通过操作者将上述处置部插入于患者的体腔内,对上述操作部进行操作,从而操作用钢丝绳将其操作力传递至处置部。该操作用钢丝绳能够将来自操作部的推力、拉力、旋转力(扭矩)向处置部传递。利用所传递的力,能够对体内的治疗对象部位实施医疗处理。操作用钢丝绳根据其目的,当然要求推拉力的传递性,并且要求优异的扭矩传递性(旋转追随性)。若操作用钢丝绳的扭矩传递性等不充分,则操作部的操作在处置部不会重现。此外,特别是在医疗器械的领域,伴随着医疗器械的细径化,要求操作用钢丝绳的柔软度。日本特开平6-6314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作为诊断治疗用导管使用的呈螺旋状的管。该管通过将金属线材卷绕为螺旋状而形成。在该管中,相邻的螺旋部彼此借助螺旋状形成的初始回复力而相互压接。该导管也与上述同样,要求柔软性、推拉力的传递性所包含的推动能力、扭矩传递性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2664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631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状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矩传递性优异的操作用中空绞线。在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用中空绞线中,作为最外层的侧线材或者侧线束的成型率(formingrate)超过100%且为110%以下。优选为,所所述成型的侧线材或者侧线束所呈现的螺旋形状的、长径除以短径所得到的纵横比亦即扁平度为1.01以上且1.10以下。优选为,所述成型率为101%以上且105%以下。优选为,所述扁平度为1.01以上且1.05以下。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用中空绞线的扭矩传递性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用中空绞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用中空绞线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横剖视图。图3是表示制造图1的操作用中空绞线的工序中的钢丝绳的一个例子的横剖视图。图4是对操作用中空绞线的扭矩传递性评价测试方法的概要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5是将操作用中空绞线的基端侧的旋转角与该时刻的前端侧的旋转角建立关联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并且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在图1以及图2中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用中空绞线(以下,也简单地称为中空绞线)的相互不同的实施方式。任一中空绞线2、10均具有使多根线材绞合的结构。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图1以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图1所示的中空绞线2具有由6根线材4构成的层6、即由1层6条构成的绞合结构。该中空绞线2具有隧道状的内部空间8。图2所示的中空绞线10具有下层(内层)12以及上层(外层)14这两层。下层12具有由6根线材16形成的1层6条绞合结构。上层14具有由12根线材18形成的1层12条的绞合结构。该中空绞线10具有隧道状的内部空间20。在该中空绞线10中,为了使其横剖面形状接近圆形,而使用彼此直径不同的侧线材18。然而,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全部侧线材18也可以为相同直径。构成最外层的上述线材4、18也被称为侧线材。在构成最外层的并非为线材,而是线束的情况下,也将其称为侧线束。作为医疗用器械所使用的操作用中空绞线的绞合结构,上述中空绞线2、10虽然是适合的,但并不限定于这些。中空绞线通过使用钢丝绳的绞线机,由此能够与绞合钢丝绳时同样地进行绞合来制造。在该情况下,存在以下两种制造方法。第一,是既不放入芯线也不放入芯线束,而是将预成型的侧线材、侧线束等沿着圆周扭绞。通过该绞合工序而形成中空绞线。接着,对该中空绞线实施后补热处理。第二,是放入芯线或者芯线束,预成型的侧线材、侧线束等沿着圆周扭绞。通过该绞合工序而形成钢丝绳。接着,对该钢丝绳实施后补热处理。在将该钢丝绳切断为规定长度后,通过拔出上述芯线或者芯线束而制成中空绞线。以下,对上述中空绞线的制造工序进行简单地说明。首先,构成中空绞线的各线材,在拉丝加工工序中被调整为能够得到所需的拉伸强度。接下来,在绞线加工工序中,通过预成型对侧线材或者侧线束进行应该给予所需的成型率以及扁平度的初步加工。特别是以侧线材或者侧线束的螺旋的横剖面成为扁平状的方式进行预成型。然后,利用上述绞线机将这些线材或者线束绞合。在该绞合工序中,在既不包括芯线也不包括芯线束的绞线的情况下(图1、图2),其成为中空绞线。在该中空绞线的后补热处理工序中,并非分批处理而是进行连续处理。具体而言,在热处理炉的出入口分别对通过热处理炉的被处理中空绞线施加张力。由此提高中空绞线的笔直性。并且确定侧线材或者侧线束的成型率以及扁平度。这样制成中空绞线。另一方面,在该制造工序中,在上述绞线包括芯线或者芯线束的情况下,制成钢丝绳。例如,如图3所示,制成由1根芯线24和最外层的6根侧线材4构成的1+6层绞合的钢丝绳22。因此如上述那样,通过将该钢丝绳22切断成规定长度,并且拔出上述芯线24,由此例如加工成图1所示的中空绞线2。这些实施方式的中空绞线2、10能够用于医疗用器械。作为操作用而安装于医疗用器械的中空绞线,例如其基端部与医疗用器械的手边操作部连结,其前端部与处置部连结。施加于基端部的扭矩以及推拉力向前端部传导,使处置部进行处置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空绞线2、10的线材由SUS304、SUS316等奥氏体类不锈钢、镍-钛合金等形成。当然并不限定于这些材料。这些线材的材质的拉伸强度优选为2000MPa以上,更优选为2500MPa以上,特别优选为2800MPa以上。作为中空绞线2、10的最外层的侧线材4、18或者侧线束的成型率为超过100%且为110%以下。该成型率是以百分率来表示将中空绞线拆开(解开)时侧线材或者侧线束的螺旋形状的直径(弯曲直径)除以该中空绞线的实测外径所得到的值。通过将成型率设置为上述范围,从而该中空绞线变得柔软并且易于弯曲。而且由于在侧线材彼此之间或者侧线束彼此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增大,因此传递中空绞线的旋转时的能量损失减少。另外,如图2例示的那样,在由多层构成的中空绞线的情况下,由于内外层间的摩擦力减小,因此传递中空绞线的旋转时的能量损失进一步减少。利用该作用,可明确从基端朝向前端的旋转力易于传递,从而提高扭矩传递性。此外,由于成型率为上述范围,因此在绞线机进行的绞合工序中,即使在绞合对象既不包括芯线也不包括芯线束的情况下,侧线材进入内部空间的可能性也较低。然而,若成型率为100%以下,则始终对侧线材作用有朝向中空绞线的中心方向的力。因此在使该中空绞线弯曲时,其横剖面易变形为椭圆形状。其结果有可能阻碍该中空绞线的旋转传递。而且,在图2例示的由多层构成的中空绞线的情况下,由于内外层间的摩擦力增大,因此传递中空绞线的旋转时的能量损失也有可能增大。另外,在绞合对象既不包括芯线也不包括芯线束的情况下,在绞合工序中,侧线材有可能进入内部空间。另一方面,若成型率超过110%,则存在成为在线材间产生空隙的所谓开放结构的可能性,从而有可能无法得到预期的中空绞线直径。从该观点出发,成型率优选为101%以上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操作用中空绞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作用中空绞线,其特征在于,作为最外层的侧线材或者侧线束的成型率超过100%且为11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31 JP 2015-1705111.一种操作用中空绞线,其特征在于,作为最外层的侧线材或者侧线束的成型率超过100%且为11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用中空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的侧线材或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圭司
申请(专利权)人:特线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