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网支撑装置及新风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8765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网支撑装置及新风机,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该过滤网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多个第一连接框架、第二连接框架和隔板;支撑框架内由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自上至下依次分隔为高效过滤区、换热区和初效过滤区;高效过滤区内自上至下呈阶梯状间隔设置多个第一连接框架,相邻第一连接框架之间,其中一个第一连接框架的第一连接端通过隔板与另一第一连接框架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以使高效过滤区分为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多个第二连接框架可拆卸安装在初效过滤区内。上述的第一连接框架和第二连接框架用以安装过滤网,简化安装难度,使拆卸和安装便捷,该新风机包括上述的过滤网支撑装置。

Filter network support device and new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网支撑装置及新风机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过滤网支撑装置及新风机。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也不断加剧,而室内空气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如今,使全世界对室内空气质量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室内很多污染物的含量比室外更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影响远远高于室外环境。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担忧和重视,空气净化设备开始在各大家装市场悄然出现。目前的空气净化设备主要有新风机,其主要功能是用室外的新鲜空气更新室内由于居住及生活过程而污染了的空气,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达到一定水平。现有的新风机通常是在壳体内焊接隔板,使其内部分为几个区域,然后在相应的区域内安装过滤网,过滤网通过螺钉等形式与壳体或隔板相连接,存在安装方式复杂的缺点,另外,新风机在使用时,过滤网需要定期进行更换,上述结构形式,使得过滤网的拆卸和安装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网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滤网安装方式复杂,拆卸和安装较为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过滤网支撑装置的新风机。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过滤网支撑装置及新风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多个第一连接框架、第二连接框架和隔板;所述支撑框架内由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自上至下依次分隔为高效过滤区、换热区和初效过滤区;所述高效过滤区内自上至下呈阶梯状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框架,所述第一连接框架具有一个第一连接端和一个第二连接端,相邻所述第一连接框架之间,其中一个第一连接框架的第一连接端通过隔板与另一第一连接框架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以使所述高效过滤区分为位于多个第一连接框架中的第一连接端一侧的第一过滤腔和位于多个第一连接框架中的第二连接端一侧的第二过滤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框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初效过滤区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多个第一连接框架、第二连接框架和隔板;所述支撑框架内由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自上至下依次分隔为高效过滤区、换热区和初效过滤区;所述高效过滤区内自上至下呈阶梯状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框架,所述第一连接框架具有一个第一连接端和一个第二连接端,相邻所述第一连接框架之间,其中一个第一连接框架的第一连接端通过隔板与另一第一连接框架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以使所述高效过滤区分为位于多个第一连接框架中的第一连接端一侧的第一过滤腔和位于多个第一连接框架中的第二连接端一侧的第二过滤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框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初效过滤区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框架之间通过隔板连接呈Z字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板分别设置用以对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限位的卡槽,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满华刘天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来天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