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62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横截面呈L字形,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内与边角处连接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竖直排列的条形缓冲凸起,所述条形缓冲凸起内设置有中空腔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合理配伍各尺寸特征,在受力时能充分幸免,使得到的双层防撞条具有双层缓冲保护的功效,同时具有更大的使用角度,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儿童受到撞击伤害,有效的保护边角处免受撞击破坏。

A double-layer anti-collision strip at the edge ang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aily necessities, in particular to a corner of the double strip, which comprises a body, wherein the body cross section is in a L shape, the containing chamber is formed in the body, the accommodating chamber and corner conn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a plurality of the buffer strip bulge are arranged vertically, the buffer strip bulges are arranged in the hollow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rner for double bar,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reasonable combin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ze, can survive under stress, the double bar has a double buffering effect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with greater use of perspective, to avoid children impact damage, edge protection effective corner against impact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
本技术涉及日常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防撞条一般只利用材料特性和单一的外部造型来实现防撞的功能,最根本设计目的是为了保护墙,包裹住墙角,而非为了保护孩子,防止孩子意外撞伤。现有产品的防撞角度很小,只有转角处是有效防护面积,只能在很小范围内保护孩子。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016310U的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多用防撞条,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两侧板构成,本体横截面呈L形,所述本体两侧板内夹角设置内弧形倒角,所述本体两侧板外夹角设有凸起的半圆形端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技术的结构使得防撞条可以任意裁剪组合,且可适用于桌角桌边、墙角墙边、玻璃茶几、楼梯、玻璃及板材等物品边角,柔软度高,弹性好,缓冲效果佳。但上述结构的产品仍没有科学的考虑力学结构,导致产品根本不能承受儿童撞击墙角或其他边角处时产生的力,更过是为了保护墙角免受撞击破坏,对人体仍不能起到有效保护作用。由此可见,能否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使其充分考虑力学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充分有效的保护建筑中的老年、幼童活动的安全,充分发挥防撞作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其双层结构的设计,获得双重保障,在受力时能充分形变,起到保护作用,在条形缓冲凸起的分布范围能,更有效的对人体和墙体起到保护作用,在更大范围的角度发挥防撞作用。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包括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横截面呈L字形,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内与边角处连接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竖直排列的条形缓冲凸起,所述条形缓冲凸起内设置有中空腔室。本技术产品在发挥作用时,外部片状薄壁首先受力发生形变,起到一级缓冲作用,然后内部的条形缓冲凸起受力发生形变,起到二级缓冲作用。双层保障和更大的使用角度,能够更大程度上避免儿童受到撞击伤害。进一步的,所述的本体分为水平边和竖直边,所述水平边和竖直边的长度均为30~150mm。有效设计产品边长尺寸,针对不同结构双层防撞条,可食用不同产品的边角处。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边和竖直边的长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条形缓冲凸起的厚度为5~20mm;所述本体的厚度为1~5mm。在水平边和竖直边长度的基础上,有效优选条形缓冲凸起厚度,使得双层防撞条具有最佳的防撞作用。进一步的,所述中空腔室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直径为1~10mm。在上述各尺寸的限定条件下,有效的优选中空腔室呈圆弧形的尺寸,使得本技术的双层防撞条发挥二级缓冲的作用最优,以最大程度避免人体受伤。进一步的,所述条形缓冲凸起呈圆弧形,且其与中空腔室形状一致。在上述各尺寸的限定条件下,优选缓冲凸起的数量值,以使本技术的双层防撞条在使用最少的材料条件下,具有最优的防撞作用。进一步的,靠近容置腔室两个端部的中空腔室的直径大于位于容置腔室中部的中空腔室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条形缓冲凸起的数量为4~10个。进一步的,所述条形缓冲凸起的数量为5个,5个依次排列的所述条形缓冲凸起的中空腔室的直径分别为1~4mm、5~8mm、5~8mm、5~8mm和1~4mm。在上述各尺寸的限定条件下,优选在条形缓冲凸起为五个的条件下,本技术优选设置在不同位置的各条形缓冲凸起的尺寸,在上述各尺寸有效集合的基础上,本技术的双层防撞条的防撞效果最佳。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条形缓冲凸起之间形成有空隙;多个所述条形缓冲凸起呈对称设置;将条形缓冲凸起呈对称分布,使得双层防撞条在接受各角度的撞击力时,缓冲作用较为均匀,有效起到防撞作用。所述本体朝向边角处的一侧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上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滑纹为竖直条状花纹,增大了摩擦力,使粘贴更牢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合理配伍各尺寸特征,在受力时能充分幸免,使得到的双层防撞条具有双层缓冲保护的功效,同时具有更大的使用角度,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儿童受到撞击伤害,有效的保护边角处免受撞击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所示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的俯视图;图中,1、本体;2、容置腔室;3、条形缓冲凸起;4、中空腔室;5、防滑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横截面呈L字形,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室2,所述容置腔室内与边角处连接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竖直排列的条形缓冲凸起3,所述条形缓冲凸起内设置有中空腔室4。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本体分为水平边和竖直边,所述水平边和竖直边的长度均为30~150mm。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边和竖直边的长度相等。具体的,所述水平边和竖直边的程度均为30mm、40mm、50mm、60mm、70mm、80mm、90mm、100mm、110mm、120mm、130mm、140mm或150mm。优选的,所述水平边和竖直边的程度均为30mm、40mm或50mm。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条形缓冲凸起的厚度为5~20mm;所述本体的厚度为1~5mm。具体的,所述条形缓冲凸起的厚度为5mm、6mm、7mm、8mm、9mm、10mm、12mm、15mm、17mm、18mm或20mm;所述本体的厚度为1mm、2mm、3mm、4mm或5mm。优选的,所述条形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横截面呈L字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室(2),所述容置腔室内与边角处连接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竖直排列的条形缓冲凸起(3),所述条形缓冲凸起内设置有中空腔室(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横截面呈L字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室(2),所述容置腔室内与边角处连接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竖直排列的条形缓冲凸起(3),所述条形缓冲凸起内设置有中空腔室(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分为水平边和竖直边,所述水平边和竖直边的长度均为30~15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边和竖直边的长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缓冲凸起的厚度为5~20mm;所述本体的厚度为1~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边角处的双层防撞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室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直径为1~1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柯梁培根
申请(专利权)人:妙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