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734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其结构包括滑道、清洗架、阀门、出水管、清洗框、支撑架、底架、隔板、升降装置,所述清洗框整体框架为长方形,所述清洗框分为三部分,其左腔与右腔为体积相同的长方体凹槽结构,左腔与右腔之间为中部腔室,所述清洗框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清洗框中部腔室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侧与清洗架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升降装置,通过转动轮的动作所产生的空气压力使升降控制杆以压缩腔的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带动升降控制杆与隔板完成伸缩动作,将清洗框通过滑道由下往上顶起,避免人工拿取而被消毒内壁所烫伤且具有环保功能。

A cleaning device for medical instrumen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dical instrument cleaning device,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frame, a slideway, cleaning valve, outlet pipe, cleaning box, a supporting frame, chassis, partition, lifting device, the cleaning box overall frame is rectangular, the cleaning box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left and right for the same volume of cavity cavity the rectangular groove structure, the left and right cavity cavity between the central chamber, the cleaning box cross section is rectangular, the cleaning box central chamber provided with a slideway, the internal slideway and cleaning frame using the transition with active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device, the rotating wheel is caused by the action of air pressure to lift control lever to the compression chamber of compressed air as power source, control rod drives the lifting and telescopic baffle action, the cleaning box through the chute from bottom to top, avoid artificial Take and be sterilized on the inner wall and have the fun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超声波清洗篮筐、器械串、消毒篮筐、医用挂架等用于清洗、消毒、灭菌作业。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120045929.8的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它有清洗框,在清洗框上边沿上设有清洗架,清洗架横向均匀设有第一挂架、第二挂架和第三挂架,第一挂架、第二挂架和第三挂架分别与清洗架的纵向支杆连接形成清洗架,并在第一挂架、第二挂架和第三挂架均匀设有挂钩,挂钩上挂有医疗器械把手。本技术由于采用将医疗器械打开挂在清洗架上,使医务人员在消毒清洗时能够使医疗器械打开充分、消毒彻底,既节约消毒清洗所用资源、又减轻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医疗器械清洗完并置放内腔进行二次消毒,人工伸入内腔拿取时容易因消毒温度过高而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以解决医疗器械清洗完并置放内腔进行二次消毒,人工伸入内腔拿取时容易因消毒温度过高而烫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其结构包括滑道、清洗架、阀门、出水管、清洗框、支撑架、底架、隔板、升降装置,所述清洗框整体框架为长方形,所述清洗框分为三部分,其左腔与右腔为体积相同的长方体凹槽结构,左腔与右腔之间为中部腔室,所述清洗框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清洗框左腔与右腔底部均与中部腔室底段相连通,中部腔室左右侧面下段与底段连为一体,其左右侧面下段与上段通过横板搭在上侧,横板两端伸出中部腔室置于左腔与右腔间,所述清洗框中部腔室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侧与清洗架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清洗框左右侧上端中段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弯端口垂于清洗框上方,所述清洗框左右两侧与支撑架相互垂直且接触面为直径相等的长方形,所述底架由两根相同的横杆、多根等距排列在横杆内侧的竖杆组成,外侧与清洗框外侧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清洗框前面板设有升降装置且置于隔板底部,所述隔板搭在清洗框中部腔室上侧且两端伸出并置于左腔与右腔间。所述升降装置由气孔、转动轮、压缩腔、升降控制杆、底板组成,所述气孔上端与压缩腔上表面相连通,所述转动轮通过固定杆与压缩腔外侧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压缩腔内外两侧与升降控制杆连接,所述升降控制杆上端与隔板底面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与升降控制杆下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下段设有阀门。进一步地,所述滑道左右侧固定置于与清洗框左右腔内侧。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架下端与升降装置采用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下段内侧与底架外侧相互垂直紧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侧置于清洗架底面。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轮顺时针转动则气孔吸气。进一步地,所述气孔端口截面为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有升降装置,通过转动轮的动作所产生的空气压力使升降控制杆以压缩腔的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带动升降控制杆与隔板完成伸缩动作,将清洗框通过滑道由下往上顶起,避免人工拿取而被消毒内壁所烫伤且具有环保功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升降装置示意图。图中:滑道-1、清洗架-2、阀门-3、出水管-4、清洗框-5、支撑架-6、底架-7、隔板-8、升降装置-9、气孔-901、转动轮-902、压缩腔-903、升降控制杆-904、底板-9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其结构包括滑道1、清洗架2、阀门3、出水管4、清洗框5、支撑架6、底架7、隔板8、升降装置9,所述清洗框5整体框架为长方形,所述清洗框5分为三部分,其左腔与右腔为体积相同的长方体凹槽结构,左腔与右腔之间为中部腔室,所述清洗框5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清洗框5左腔与右腔底部均与中部腔室底段相连通,中部腔室左右侧面下段与底段连为一体,其左右侧面下段与上段通过横板搭在上侧,横板两端伸出中部腔室置于左腔与右腔间,所述清洗框5中部腔室设有滑道1,所述滑道1内侧与清洗架2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清洗框5左右侧上端中段设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下弯端口垂于清洗框5上方,所述清洗框5左右两侧与支撑架6相互垂直且接触面为直径相等的长方形,所述底架7由两根相同的横杆、多根等距排列在横杆内侧的竖杆组成,外侧与清洗框5外侧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清洗框5前面板设有升降装置9且置于隔板8底部,所述隔板8搭在清洗框5中部腔室上侧且两端伸出并置于左腔与右腔间。所述升降装置9由气孔901、转动轮902、压缩腔903、升降控制杆904、底板905组成,所述气孔901上端与压缩腔903上表面相连通,所述转动轮902通过固定杆与压缩腔903外侧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压缩腔903内外两侧与升降控制杆904连接,所述升降控制杆904上端与隔板8底面连接,所述底板905上表面与升降控制杆904下端连接,所述出水管4下段设有阀门3,所述滑道1左右侧固定置于与清洗框5左右腔内侧,所述清洗架2下端与升降装置9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架6下段内侧与底架7外侧相互垂直紧固连接,所述隔板8上侧置于清洗架2底面。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将升降装置9外置转动轮902顺时针旋转,转动作用使压缩腔903通过气孔901吸入空气压缩储存,空气便像弹簧一样具有了弹力,然后用升降控制杆904其方向,升降控制杆904带动隔板8与清洗架2伸缩,将清洗框2通过滑道1由下往上顶起,避免人工拿取而被消毒内壁所烫伤且具有环保功能。气孔901从大气中吸入多少空气就会排出多少到大气中,不会产生任何化学反应,也不会消耗污染空气的任何成分,节能环保。本专利所说的压缩腔903为空气压缩储室,空气具有压缩,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气体的粘性较液体小,流动速度快,主要特点便是节能环保。本技术的滑道1、清洗架2、阀门3、出水管4、清洗框5、支撑架6、底架7、隔板8、升降装置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医疗器械清洗完并置放内腔进行二次消毒,人工伸入内腔拿取时容易因消毒温度过高而烫伤,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通过转动轮的动作所产生的空气压力使升降控制杆以压缩腔的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带动升降控制杆与隔板完成伸缩动作,将清洗框通过滑道由下往上顶起,避免人工拿取而被消毒内壁所烫伤且具有环保功能。具体如下所述:气孔901上端与压缩腔903上表面相连通,所述转动轮902通过固定杆与压缩腔903外侧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压缩腔903内外两侧与升降控制杆904连接,所述升降控制杆904上端与隔板8底面连接,所述底板905上表面与升降控制杆904下端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其结构包括滑道(1)、清洗架(2)、阀门(3)、出水管(4)、清洗框(5)、支撑架(6)、底架(7)、隔板(8)、升降装置(9),所述清洗框(5)整体框架为长方形,所述清洗框(5)分为三部分,其左腔与右腔为体积相同的长方体凹槽结构,左腔与右腔之间为中部腔室,所述清洗框(5)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清洗框(5)左腔与右腔底部均与中部腔室底段相连通,中部腔室左右侧面下段与底段连为一体,其左右侧面下段与上段通过横板搭在上侧,横板两端伸出中部腔室置于左腔与右腔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框(5)中部腔室设有滑道(1),所述滑道(1)内侧与清洗架(2)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清洗框(5)左右侧上端中段设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下弯端口垂于清洗框(5)上方,所述清洗框(5)左右两侧与支撑架(6)相互垂直且接触面为直径相等的长方形,所述底架(7)由两根相同的横杆、多根等距排列在横杆内侧的竖杆组成,外侧与清洗框(5)外侧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清洗框(5)前面板设有升降装置(9)且置于隔板(8)底部,所述隔板(8)搭在清洗框(5)中部腔室上侧且两端伸出并置于左腔与右腔间;所述升降装置(9)由气孔(901)、转动轮(902)、压缩腔(903)、升降控制杆(904)、底板(905)组成,所述气孔(901)上端与压缩腔(903)上表面相连通,所述转动轮(902)通过固定杆与压缩腔(903)外侧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压缩腔(903)内外两侧与升降控制杆(904)连接,所述升降控制杆(904)上端与隔板(8)底面连接,所述底板(905)上表面与升降控制杆(904)下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其结构包括滑道(1)、清洗架(2)、阀门(3)、出水管(4)、清洗框(5)、支撑架(6)、底架(7)、隔板(8)、升降装置(9),所述清洗框(5)整体框架为长方形,所述清洗框(5)分为三部分,其左腔与右腔为体积相同的长方体凹槽结构,左腔与右腔之间为中部腔室,所述清洗框(5)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清洗框(5)左腔与右腔底部均与中部腔室底段相连通,中部腔室左右侧面下段与底段连为一体,其左右侧面下段与上段通过横板搭在上侧,横板两端伸出中部腔室置于左腔与右腔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框(5)中部腔室设有滑道(1),所述滑道(1)内侧与清洗架(2)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清洗框(5)左右侧上端中段设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下弯端口垂于清洗框(5)上方,所述清洗框(5)左右两侧与支撑架(6)相互垂直且接触面为直径相等的长方形,所述底架(7)由两根相同的横杆、多根等距排列在横杆内侧的竖杆组成,外侧与清洗框(5)外侧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清洗框(5)前面板设有升降装置(9)且置于隔板(8)底部,所述隔板(8)搭在清洗框(5)中部腔室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宣周玮尹梅虎迎春纳建荣张晖田洁闫芳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