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金玉专利>正文

一种茼蒿叶枯病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691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9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茼蒿叶枯病防治药剂,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丁公藤的果实,石竹的花瓣,萹蓄的根,水。该防治茼蒿叶枯病的药剂由以下步骤制得(1)将新鲜的丁公藤的果实、石竹的花瓣、萹蓄的根,研磨,过滤,留下汁液,备用;(2)将上述得到的三种植物汁液分别减压浓缩,提取溶剂为水,将得到的提取物用少量水溶解;(3)将三种植物组织的提取物与水混合均匀,备用;(4)将混合液体于茼蒿生长期喷施。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茼蒿叶枯病高发的现状,同时提高了茼蒿中钾的含量,也为更好的利用丁公藤、石竹、萹蓄这三种植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A chrysanthemum leaf blight fungicid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hrysanthemum leaf blight prevention agent, agent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in weight portion: Erycibes fruit, Shi Zhu petals, Polygonum aviculare root, water. The chrysanthemum leaf blight prevention agent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pared fresh Dinggongteng fruit, pink petals, Polygonum aviculare root, grinding, filtering, leaving juice, reserve; (2) the three kinds of vegetable juice obtained above were vacuum concentration, solvent water, will be the with a small amount of water extract solution; (3) extracts were mixed with water evenly, spare three plant tissues; (4) the mixed liquid in the growth period of spraying chrysanthemum.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rysanthemum leaf blight disease of high incidence, and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potassium in chrysanthemum, also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better use of Ding Gongteng, carnation, the three species of Polygonum avicul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茼蒿叶枯病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1月13日,申请号为2015107786876,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用于提高茼蒿中钾的含量的生物药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药剂,具体涉及一种茼蒿叶枯病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剂领域。
技术介绍
茼蒿,拉丁学名:ChrysanthemumcoronariumL.,茼蒿为菊科、菊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叶为食的栽培种,别名蓬蒿、春菊、蒿子秆儿。茼蒿原产地中海,欧洲人常用于做花坛花卉。中国也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公元七世纪的唐代就有记载。茼蒿的称谓始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在其菜蔬类中已列有茼蒿的名录。茼蒿里含有蛋白质及较高量的钠、钾等矿物盐,能够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消除水肿,目前现有技术中对茼蒿中矿物质的研究多集中于提取工艺方面,对含量提高方面鲜有报道。茼蒿叶枯病只侵染叶片,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浅灰色,边缘褐色或浅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和正面具有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小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病斑相互连合成大块病斑,导致叶片枯死。茼蒿染病后严重降低茼蒿产量和品质。现有技术对茼蒿叶枯病的防治主要为喷施药剂,现有药剂对环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污染,且不高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茼蒿叶枯病防治药剂,一种茼蒿叶枯病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肥料安全无污染,制造工艺简单,原料易得,能够有效防治茼蒿叶枯病的发生,同时还显著增加了茼蒿中钾的含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茼蒿叶枯病防治药剂,其特征在于:该防治药剂由以下方法制成:第一步,将新鲜的丁公藤的果实12-18重量份、石竹的花瓣45-55重量份、萹蓄的根33-40重量份,分别在研钵中充分研磨,其中,丁公藤果实的优选重量份为15份,石竹的花瓣优选重量份为50份,萹蓄的根的优选重量份为40份;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三种液体分别进行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留下汁液;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三种植物汁液分别进行减压浓缩,再分别用50重量份的水溶解;第四步,将第三步得到的植物组织提取物与200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即得该防治茼蒿叶枯病的生物药剂。试验地点为江西赣新地区,试验茼蒿的品种为大叶茼蒿,为茼蒿的一种,8月初播种,采用条播方法,3-5天后出苗,每株茼蒿每隔十天喷施由上述步骤制得的生物药剂15ml,每株茼蒿至收获前共需喷施药剂5次,对照组不喷施该药剂,仅喷水,每组试验的茼蒿共有300株(每组试验分为三个重复,即每重复100株,试验数据为三个重复所得数据的平均数),播种后50天收获,观察患有叶枯病的茼蒿并记录株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熟知茼蒿叶枯病的判断标准,每组试验采用抽样调查法选取150株茼蒿(即每重复随机选取50株茼蒿),提取并检测每株茼蒿叶片中的钾的含量,计算每克叶片中钾的含量并记录,得到150个数值,再计算平均数。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的研磨方法、过滤方法、减压浓缩方法、播种方法、茼蒿田间管理方法、提取茼蒿中的钾和检测茼蒿中钾的含量的方法均属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三种植物原料,现介绍如下:丁公藤,拉丁学名:Erycibeobtusifolia,是旋花科丁公藤属攀援藤本,浆果球形,果期8-10月,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是丁公藤的果实,待果实长至2-3mm时采集。石竹,拉丁学名:DianthuschinensisL.,是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40厘米,直立簇生。茎直立,有节,多分枝,叶对生,条形或线状披针形。花瓣阳面中下部组成黑色美丽环纹,盛开时瓣面如碟闪着绒光,绚丽多彩。花期4月至10月,集中于4月至5月,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是石竹的花瓣,采自4月底的花朵。萹蓄,拉丁学名:PolygonumaviculareL.,是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6-8月,果期9-10月,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是萹蓄的根,采自8月底。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茼蒿叶枯病防治药剂,也可以说一种专门用于防治茼蒿叶枯病的生物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或者是用于提高茼蒿中钾含量的生物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同时也可以是用于防治茼蒿叶枯病和提高茼蒿中钾含量的生物药剂,对于茼蒿种植具有良好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其结果做进一步阐述,以丁公藤的果实、石竹的花瓣、萹蓄的根为三个因素,实施例1-9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实施例10-16为正交试验的对比试验,所有实施例中水的重量份相同。实施例1一种茼蒿叶枯病防治药剂,其特征在于:该防治药剂由以下方法制成:第一步,将新鲜的丁公藤的果实12重量份、石竹的花瓣45重量份、萹蓄的根33重量份,分别在研钵中充分研磨,备用。采摘的新鲜丁公藤的果实直径为2-3mm,用螺旋测微仪测量,石竹的花瓣在4月底采摘,萹蓄的根在8月底挖出并去土,以上三种植物组织由于采集时间不同,先采集的应放在保湿容器中低温保存,保存方法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另外,试验中所用的螺旋测微仪型号为M37570,购自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三种液体分别进行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留下汁液,备用。过滤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室温下进行。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三种植物汁液分别置于圆底烧瓶中,所用仪器为旋转蒸发仪,提取溶剂为水,重复提取多次直至圆底烧瓶中液体完全蒸发,再分别用50重量份的水溶解。该减压浓缩过程属于现有技术。第四步,将第三步得到的植物组织提取物与200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即得该防治茼蒿叶枯病的生物药剂。试验地点和时间:为江西赣新地区,8月初开始试验。试验说明:1,试验茼蒿的品种为大叶茼蒿,为茼蒿的一种,8月初播种,采用条播方法,3-5天后出苗。2,每株茼蒿每隔十天喷施由上述步骤制得的生物药剂15ml,每株茼蒿至收获前共需喷施药剂5次,该组试验的茼蒿共有300株,分为三个重复,即每重复100株。注:每次喷施的药剂都是新配置的相同药剂,每次喷施的药剂,超过24小时就不再使用,如果遇到下雨,则在雨停的24小时内重新喷施相同药剂,但是,这样的补充喷施不被统计到喷施次数中,并且也不被认为是下次喷施的起算日期。3,全部试验在9月底结束,同时统计试验结果。4,试验结果为:a,叶枯病株数:观察患有叶枯病的茼蒿并记录株数,茼蒿叶枯病只侵染叶片,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浅灰色,边缘褐色或浅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和正面具有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小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病斑相互连合成大块病斑,导致叶片枯死。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熟知茼蒿叶枯病的判断标准。b,钾的含量:每组试验采用抽样调查法选取150株茼蒿(即每重复随机选取50株茼蒿),提取并检测每株茼蒿叶片中的钾的含量,并记录,得到150个数值,再计算平均数。抽样调查法、茼蒿中钾含量的检测方法及提取方法为现有技术。实施例2一种茼蒿叶枯病防治药剂,其特征在于:该防治药剂由以下方法制成:第一步,将新鲜的丁公藤的果实12重量份、石竹的花瓣50重量份、萹蓄的根38重量份,分别在研钵中充分研磨,备用。采摘的新鲜丁公藤的果实直径为2-3mm,用螺旋测微仪测量,石竹的花瓣在4月底采摘,萹蓄的根在8月底挖出并去土,以上三种植物组织由于采集时间不同,先采集的应放在保湿容器中低温保存,保存方法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另外,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茼蒿叶枯病防治药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的:第一步,将新鲜的丁公藤的果实12‑18重量份、石竹的花瓣45‑55重量份、萹蓄的根33‑40重量份,分别在研钵中充分研磨,备用;采摘的新鲜丁公藤的果实直径为2‑3mm,用螺旋测微仪测量,石竹的花瓣在4月底采摘,萹蓄的根在8月底挖出并去土;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三种液体分别进行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留下汁液,备用;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三种植物汁液分别置于圆底烧瓶中,所用仪器为旋转蒸发仪,提取溶剂为水,提取溶剂为水,重复提取多次直至圆底烧瓶中液体完全蒸发,再分别用50重量份的水溶解;第四步,将第三步得到的植物组织提取物与大约200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即得该用于提高茼蒿中钾的含量的生物药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茼蒿叶枯病防治药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的:第一步,将新鲜的丁公藤的果实12-18重量份、石竹的花瓣45-55重量份、萹蓄的根33-40重量份,分别在研钵中充分研磨,备用;采摘的新鲜丁公藤的果实直径为2-3mm,用螺旋测微仪测量,石竹的花瓣在4月底采摘,萹蓄的根在8月底挖出并去土;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三种液体分别进行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留下汁液,备用;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三种植物汁液分别置于圆底烧瓶中,所用仪器为旋转蒸发仪,提取溶剂为水,提取溶剂为水,重复提取多次直至圆底烧瓶中液体完全蒸发,再分别用50重量份的水溶解;第四步,将第三步得到的植物组织提取物与大约200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即得该用于提高茼蒿中钾的含量的生物药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吴金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