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甲鱼腮腺炎的温室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6875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9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甲鱼腮腺炎的温室养殖方法,包括温室选择、池底消毒、放养鱼苗、投喂管理、水质调节、适时捕捞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养殖方法能够提高甲鱼对于腮腺炎的抗病能力,进而提高甲鱼的成活率。

A greenhouse breeding metho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umps of turt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eenhouse culture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urtle parotitis, including greenhouse selection, bottom disinfection, fish fry, feeding management, water quality regulation and timely fishing. The breed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disease resistance of the parotitis to the mumps, and then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tur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甲鱼腮腺炎的温室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甲鱼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甲鱼腮腺炎的温室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甲鱼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南方一些地方称为潭鱼、嘉鱼。其头象龟,但背甲没有乌龟般的条纹,边缘有软状裙边,壳要比乌龟的软。颜色墨绿。外形呈椭圆形,比龟更扁平,它的背腹甲上着生柔软的外膜,周围是细腻的裙边,头颈和四肢可以伸缩,肢各生五爪,爬行敏捷,从外形颜色观察,甲鱼通常背脊和四肢呈暗绿色,有的背面浅褐色,腹面白里透红。在甲鱼的养殖过程中,饲料和水质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甲鱼贪吃好食,进食量较大,但是过多的饵料投喂,一方面甲鱼不能食完而产生大量残饵,另一方面甲鱼进食量大排泄量亦会增多,残饵和排泄物均会造成对水体的污染。其中,残饵是水质恶化的主要成因之一,表现为水体氨氮的升高和含氧量的降低,尤其是不透光温室,这种影响更为明显。此外,温室潮湿高温环境利于病原菌的孳生,水体中有机物的增多也为病原菌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一定程度上增加甲鱼染病的风险,而甲鱼腮腺炎是一类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有效治疗难的灾害性疾病。此病始发时,死亡的个体数量少,多伴有腐皮、穿孔、瘦弱等明显症状,并常与水质恶化、急性肠胃炎、强烈的应激反应并发,往往存在一病多症、一症多病的复杂情况,治疗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防治甲鱼腮腺炎的温室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方法能够提高甲鱼对于腮腺炎的抗病能力,进而提高甲鱼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防治甲鱼腮腺炎的温室养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水源方便、环境安静,背风向阳的地方作为温室,采用全封闭、避光式类型,养殖池的规格为10-15m*3-5m*0.6-1m;S2、采用溴氯海因水溶液对养殖池进行全池消毒后,向养殖池注入水浸泡2-3天后排水,重新加注新水,同时在池底平铺30-50cm厚的混合填料,池内设置增氧设备和保温设备;S3、向养殖池内放养健康甲鱼苗种,养殖密度为每立方米35-40只;S4、在养殖过程中,稚鳖期,在每天的6:00、12:00、18:00、23: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幼鳖期,在每天的6:00、12:00、18: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成鳖期,在每天的6:00、18: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所述甲鱼饲料按重量份包括:牡蛎粉20-40份、糯米粉8-18份、面包虫粉8-15份、猪血粉9-16份、蔬菜渣8-17份、绿茶渣15-20份、啤酒酵母4-9份、菜籽油6-9份、海带粉8-14份、维生素C5-7份、硫酸钾8-14份、中草药添加剂5-9份;S5、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生石灰和微生态制剂的混合物调节养殖水体水质;S6、适时捕捞。优选地,S2中,溴氯海因水溶液的浓度为15-25wt%,用量为0.20-0.25mg/L。优选地,S2中,混合填料包括聚乙稀醇凝珠、黑藻、生物质炭和沸石。优选地,S3中,养殖池的水温为28-32℃。优选地,S4中,中草药添加剂包括地耳草、垂盆草、点地梅、山茶花、槐花。优选地,S5中,生石灰和微生态制剂的混合物的用量为30-50mg/L。优选地,S5中,微生态制剂为EM菌,使用量为按照每亩水体含活菌数达到6×1013-6×1014cfu。优选地,所述地耳草、垂盆草、点地梅、山茶花、槐花的重量比为1-3:1-2:0.5-1:0.5-1:0.1-0.3。本专利技术在养殖甲鱼的过程中使用由聚乙稀醇凝珠、黑藻、生物质炭和沸石互配组成的混合填料平铺在养殖池底,能够及时吸附池水中的污染物,有效去除池水中残存的高蛋白饲料和甲鱼粪便,同时加入生石灰和微生态制剂的混合物调节养殖水体水质,为甲鱼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菌滋生。本专利技术在养殖甲鱼的过程中使用的甲鱼饲料中牡蛎粉和面包虫粉为甲鱼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动物蛋白,糯米粉、蔬菜渣为甲鱼的生长提供丰富的植物蛋白;加入啤酒酵母,与海带粉配合作用,能够为甲鱼提供绝佳的蛋白质、完整的B族维生素、多种生物态矿物质及优质膳食纤维,平衡甲鱼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而带来的营养失衡,提高甲鱼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加入猪血粉与绿茶渣,与中草药添加剂配合作用,对于防治腮腺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其中,中草药添加剂中的地耳草、垂盆草、点地梅均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山茶花、槐花均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将上述五种提取物进行互配,能有效提高甲鱼对于腮腺炎的抗病能力,进而提高甲鱼的成活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防治甲鱼腮腺炎的温室养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水源方便、环境安静,背风向阳的地方作为温室,采用全封闭、避光式类型,养殖池的规格为10m*5m*0.6m;S2、采用溴氯海因水溶液对养殖池进行全池消毒后,向养殖池注入水浸泡3天后排水,重新加注新水,同时在池底平铺30cm厚的混合填料,池内设置增氧设备和保温设备;S3、向养殖池内放养健康甲鱼苗种,养殖密度为每立方米40只;S4、在养殖过程中,稚鳖期,在每天的6:00、12:00、18:00、23: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幼鳖期,在每天的6:00、12:00、18: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成鳖期,在每天的6:00、18: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所述甲鱼饲料按重量份包括:牡蛎粉20份、糯米粉18份、面包虫粉8份、猪血粉16份、蔬菜渣8份、绿茶渣20份、啤酒酵母4份、菜籽油9份、海带粉8份、维生素C7份、硫酸钾8份、中草药添加剂9份;S5、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生石灰和微生态制剂的混合物调节养殖水体水质;S6、适时捕捞。实施例2一种用于防治甲鱼腮腺炎的温室养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水源方便、环境安静,背风向阳的地方作为温室,采用全封闭、避光式类型,养殖池的规格为15m*3m*1m;S2、采用溴氯海因水溶液对养殖池进行全池消毒后,向养殖池注入水浸泡3天后排水,重新加注新水,同时在池底平铺50cm厚的混合填料,池内设置增氧设备和保温设备;S3、向养殖池内放养健康甲鱼苗种,养殖密度为每立方米35只;S4、在养殖过程中,稚鳖期,在每天的6:00、12:00、18:00、23: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幼鳖期,在每天的6:00、12:00、18: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成鳖期,在每天的6:00、18: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所述甲鱼饲料按重量份包括:牡蛎粉40份、糯米粉8份、面包虫粉15份、猪血粉9份、蔬菜渣17份、绿茶渣15份、啤酒酵母9份、菜籽油6份、海带粉14份、维生素C5份、硫酸钾14份、中草药添加剂5份;S5、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生石灰和微生态制剂的混合物调节养殖水体水质;S6、适时捕捞;其中,S2中,溴氯海因水溶液的浓度为25wt%,用量为0.20mg/L。实施例3一种用于防治甲鱼腮腺炎的温室养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水源方便、环境安静,背风向阳的地方作为温室,采用全封闭、避光式类型,养殖池的规格为12m*4m*0.8m;S2、采用溴氯海因水溶液对养殖池进行全池消毒后,向养殖池注入水浸泡2天后排水,重新加注新水,同时在池底平铺40cm厚的混合填料,池内设置增氧设备和保温设备;S3、向养殖池内放养健康甲鱼苗种,养殖密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防治甲鱼腮腺炎的温室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水源方便、环境安静,背风向阳的地方作为温室,采用全封闭、避光式类型,养殖池的规格为10‑15m*3‑5m*0.6‑1m;S2、采用溴氯海因水溶液对养殖池进行全池消毒后,向养殖池注入水浸泡2‑3天后排水,重新加注新水,同时在池底平铺30‑50cm厚的混合填料,池内设置增氧设备和保温设备;S3、向养殖池内放养健康甲鱼苗种,养殖密度为每立方米35‑40只;S4、在养殖过程中,稚鳖期,在每天的6:00、12:00、18:00、23: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幼鳖期,在每天的6:00、12:00、18: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成鳖期,在每天的6:00、18: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所述甲鱼饲料按重量份包括:牡蛎粉20‑40份、糯米粉8‑18份、面包虫粉8‑15份、猪血粉9‑16份、蔬菜渣8‑17份、绿茶渣15‑20份、啤酒酵母4‑9份、菜籽油6‑9份、海带粉8‑14份、维生素C 5‑7份、硫酸钾8‑14份、中草药添加剂5‑9份;S5、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生石灰和微生态制剂的混合物调节养殖水体水质;S6、适时捕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甲鱼腮腺炎的温室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水源方便、环境安静,背风向阳的地方作为温室,采用全封闭、避光式类型,养殖池的规格为10-15m*3-5m*0.6-1m;S2、采用溴氯海因水溶液对养殖池进行全池消毒后,向养殖池注入水浸泡2-3天后排水,重新加注新水,同时在池底平铺30-50cm厚的混合填料,池内设置增氧设备和保温设备;S3、向养殖池内放养健康甲鱼苗种,养殖密度为每立方米35-40只;S4、在养殖过程中,稚鳖期,在每天的6:00、12:00、18:00、23: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幼鳖期,在每天的6:00、12:00、18: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成鳖期,在每天的6:00、18: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所述甲鱼饲料按重量份包括:牡蛎粉20-40份、糯米粉8-18份、面包虫粉8-15份、猪血粉9-16份、蔬菜渣8-17份、绿茶渣15-20份、啤酒酵母4-9份、菜籽油6-9份、海带粉8-14份、维生素C5-7份、硫酸钾8-14份、中草药添加剂5-9份;S5、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生石灰和微生态制剂的混合物调节养殖水体水质;S6、适时捕捞。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如阳
申请(专利权)人:定远县安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