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豆科绿肥鲜草养殖小龙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686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9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豆科绿肥鲜草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稻虾共作或连作模式外围田埂种植豆科绿肥作物;2)待步骤1)中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生长到分枝末期至初花期,收割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投喂小龙虾,在用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投喂小龙虾期间,减少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相对于只投喂小龙虾专用饲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养殖的小龙虾个体更大、虾肉饱满、肉质嫩、弹性好;同时减少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量,节省成本。

A method of using fresh crayfish breeding legum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using fresh legumes in Zhoushan,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or continuous cropping pattern of peripheral ridge planting leguminous green manure in rice shrimp; 2) to step 1) ramification stage to flowering stage in the leguminous plants to grow, harvest the leguminous green manure crop investment Hello crayfish, during the leguminous plants to feed crayfish, reduce feeding crayfish special feed. Compared with feeding only the special feed for crayfish, the crayfish cultured by the method has bigger individual, full flesh, tender meat and good elasticity, and meanwhile, it reduces the feeding amount of special lobster feed and saves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豆科绿肥鲜草养殖小龙虾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龙虾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使用豆科绿肥鲜草养殖小龙虾的方法。
技术介绍
稻虾复合种养模式是一种以种稻为中心,稻草全量还田养虾为特点的新兴稻田种养复合生态模式,调查表明该模式平均产值比传统的“稻油轮作”或“稻麦轮作”模式增收将近4.5万元·hm-2,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该模式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发展迅猛,据统计,2016年仅湖北省稻虾共作、稻虾连作面积就达到352.68万亩,同比增加26%。稻虾模式需提前对稻田进行工程改造,即在稻田四周开挖不完全封闭的环形沟,同时将所挖出的土加固、加宽、加高田埂,一般外围田埂高度高出田面0.6~0.8m,顶面宽3.0m以上,田埂顶面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8.0%左右。在稻虾模式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飞速提高的过程中,小龙虾专用饲料(一般含氨基酸11.68%、脂肪5.82%、蛋白质13.20%、粗纤维5.50%)得到了大量而广泛的使用,3月中下旬开始投喂,直至5月中旬,每亩投入专用饲料的总量约为100kg,虽然小龙虾产量得到了有力保证,但由于大量投喂饲料,小龙虾虾肉的品质却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壳大肉少,虾肉松散,色泽、嫩度、加压失水率、弹性等指标均表现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豆科绿肥养殖小龙虾的方法,提高小龙虾虾肉品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豆科绿肥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稻虾共作或连作模式外围田埂种植豆科绿肥作物;2)待步骤1)中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生长到分枝末期至初花期,收割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投喂小龙虾,在用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投喂小龙虾期间,减少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优选的,所述豆科绿肥作物为光叶紫花苕子或箭舌豌豆。优选的,所述豆科绿肥作物的播种量为3~5kg/亩。优选的,所述豆科绿肥作物的播种方法为撒播。优选的,所述豆科绿肥作物的种植面积为稻虾共作或连作面积的7%~10%。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豆科绿肥作物投喂小龙虾的时间间隔为3~5天。优选的,所述豆科绿肥作物每次的投喂量为20~30kg/亩。优选的,所述豆科绿肥作物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9~10月份。优选的,所述豆科绿肥作物的投喂时间为翌年3~5月份。优选的,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投喂小龙虾期间,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量为70~80kg/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稻虾共作或连作模式外围种植豆科绿肥作物,收割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鲜草投喂小龙虾,减少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相对于只投喂小龙虾专用饲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养殖的小龙虾个体更大、虾肉饱满、肉质嫩、弹性好;同时减少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量,节省成本。在虾稻共作或连作模式外围种植豆科绿肥作物,能够及时收割投喂,就地取材,方便投喂,节省豆科绿肥作物的运输和储藏成本。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豆科绿肥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稻虾共作或连作模式外围种植豆科绿肥作物;2)待步骤1)中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成熟后,收割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鲜草投喂小龙虾,在用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投喂小龙虾期间,减少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虾稻共作或连作模式是一种以种稻为中心,稻草全量还田养虾为特点的新兴稻田种养复合生态模式。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虾稻共作或连作模式的面积根据稻田面积而定,优选的为20~60亩,更优选的为30~50亩。所述虾稻共作或连作的面积优选的包括外围田埂,所述外围田埂优选的根据虾稻共作或连作面积的形状,环其一圈。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豆科绿肥作物种植在外围田埂上,所述豆科绿肥作物种植面积优选的为稻虾共作或连作总面积的7%~10%,更优选的为8~9%。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在9~10月份播种豆科绿肥作物,本专利技术在播种豆科绿肥作物时,根据外围田埂埂面的土壤条件来确定是否需要翻耕;如外围田埂埂面的土壤条件较好时可直接播种;若土壤较板结优选的进行土壤翻耕,所述翻耕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进行即可,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小型机械旋耕。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豆科绿肥作物的播种量优选的为3~5kg/亩;所述豆科绿肥作物的播种方法优选为撒播,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撒播可采用人工撒播或机械撒播。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优选的为光叶紫花苕子或箭舌豌豆;具体的所述光叶紫花苕子的播种量优选的为3~4kg/亩,更优选的为3.3~3.7kg/亩;所述箭舌豌豆的播种量优选的为4~5kg/亩,更优选的为4.3~4.8kg/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在播种后自然生长,一般不需要采用其它额外的田间管理措施。在本专利技术中,待所述豆科绿肥作物生长到分枝末期至初花期,收割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鲜草投喂小龙虾。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豆科绿肥作物在3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所述豆科绿肥作物鲜草分批次收割后投喂小龙虾,所述成熟的豆科绿肥作物优选的每3~5天收割一次,每次收割面积优选的为140~180平方米,收割后立即投喂小龙虾;所述豆科绿肥作物投喂小龙虾的时间间隔优选的为3~5天,更优选的为4天;所述豆科绿肥作物每次的投喂量优选的为20~30kg/亩,更优选的为22~28kg/亩。本专利技术在投喂豆科绿肥作物期间,减少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所述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量(质量)优选的减少20%~30%,更优选的减少25%;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量由90~110kg/亩减少至70~80kg/亩。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在4月下旬到5月下旬停止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投喂;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在停止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投喂后,恢复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使用豆科绿肥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稻虾共作模式包括外围田埂总面积为30亩,其中外围田埂总面积3亩,种植豆科绿肥作物面积为2.4亩,光叶紫花苕子于9月下旬撒播播种,播种量为3.5kg/亩,在翌年3月中旬开始,每4天收割一次,每次收割面积约160平方米,直至4月底收割结束。对照田块总面积27亩,不种绿肥。从3月15日开始收割光叶紫花苕子鲜草养殖小龙虾,每次投喂叶紫花苕子鲜草600公斤左右,4天投喂一次,在此期间,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量为每亩75kg左右,相对于只投饲料的对照田块减少四分之一的用量。累计投喂叶紫花苕子鲜草约6000公斤,折算成营养成分约为氨基酸170公斤,脂肪30公斤,蛋白质230公斤,粗纤维190公斤。小龙虾总产量4840公斤,平均亩产161公斤/亩。而对照田块每亩投入饲料100公斤,不投喂叶紫花苕子鲜草,其它方面的投入亩用量与投喂叶紫花苕子鲜草养虾田块基本一致,该田块小龙虾总产量3510公斤,平均亩产130公斤。本实施例中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使得小龙虾总产量提高1330公斤,亩产量提高31公斤;同时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量减少25%,降低了养殖成本。使用本方法使平均重量5g左右的小龙虾幼虾在60天内的平均个体重量达到30-35g,相对于只用饲料喂养个体重量提高了25%,小龙虾肉质的硬度提高了83%,咀嚼性提高了63%,品质和口感明显改善。实施例2稻虾共作模式包括外围田埂总面积46亩,其中外围田埂总面积5亩,种植绿肥面积约4.2亩,箭舌豌豆于10月上旬播种,播种量为4kg/亩,在翌年3月中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豆科绿肥鲜草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稻虾共作或连作模式外围田埂种植豆科绿肥作物;2)待步骤1)中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生长到分枝末期至初花期,收割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鲜草投喂小龙虾,在用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投喂小龙虾期间,减少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豆科绿肥鲜草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稻虾共作或连作模式外围田埂种植豆科绿肥作物;2)待步骤1)中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生长到分枝末期至初花期,收割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鲜草投喂小龙虾,在用所述的豆科绿肥作物投喂小龙虾期间,减少小龙虾专用饲料的投喂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绿肥作物为光叶紫花苕子或箭舌豌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绿肥作物的播种量为3~5kg/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绿肥作物的播种方法为撒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成林袁家富佀国涵何节红徐祥玉刘军李金华徐大兵赵书军熊又升邹伟何治芳贾平安张再起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潜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