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志军专利>正文

一种园林绿化浇水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6813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9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浇水转换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主水管道、连接螺母、防滑突起、密封圈、进水口、水管接头、第一旋臂、第二旋臂、第三旋臂、喷头主体、支管、底座,主体与底座为一体化结构,水管接头通过螺纹与主体相连接,主水管道、连接螺母与喷头主体处于同一中心线上,喷头主体与支管为一体化结构,第一旋臂、第二旋臂与第三旋臂通过支管与喷头主体相组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装置支管与旋臂采用活动连接,可15°至45°旋转,且每组旋臂上设有四个不同角度的喷嘴,使得出水口以全角度喷洒到每一角落,令灌溉更均匀面积更大。

A kind of water conversion device for garden green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ndscaping water conversion device, its structure includes a main body, the main water pipe, a connecting nut, non slip protrusions, sealing ring, a water inlet, a water pipe joint and a first arm, second arm and third arm, head body, pipes, a main body and a bas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tructure a pipe joint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the main water pipe, the connecting nut and the nozzle body is in the same center line, the spray head body and pipe integration structure, the first arm, second arm and third arm combination through the branch pipe and the nozzle main bod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branch pipe and the rotary arm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activities, can be 15 degrees to 45 degrees rotation, and each arm is provided with four different angles of the nozzle, the nozzle to spray the whole point to every corner, so that more uniform surface irrigation The product is big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绿化浇水转换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园林绿化浇水转换装置,属于园林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园林地埋喷头是城市绿化灌溉中最为常见,并且被广泛运用的一种产品。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1006247.5的一种园林绿化浇水装置,包括支撑杆、抽水泵和压力泵,支撑杆上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杆底部安装有保护箱,保护箱内侧中部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保护箱右侧中部安装有控制系统,且控制系统与抽水泵、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保护箱底部安装有底座,抽水泵外侧安装有隔音箱,且隔音箱右侧与保护箱左侧相贴合,抽水泵左端均安装有水管,且向下水管一端深入土地中,抽水泵通过水管连接压力泵,压力泵两端均安装有水闸。但现有技术传统的园林绿化浇水装置存在着浇水装置安装地点固定,喷水面积不均匀,浇水后地面出现板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绿化浇水转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的园林绿化浇水装置存在着浇水装置安装地点固定,喷水面积不均匀,浇水后地面出现板结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园林绿化浇水转换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主水管道、连接螺母、防滑突起、密封圈、进水口、水管接头、第一旋臂、第二旋臂、第三旋臂、喷头主体、支管、底座,所述主体与底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水管接头通过螺纹与主体相连接,所述主水管道、连接螺母与喷头主体处于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喷头主体与支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旋臂、第二旋臂与第三旋臂通过支管与喷头主体相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道垂直于主体,所述主水管道与主体相贯通,所述水管接头通过螺纹与主体的后端相连接,所述密封圈与进水口为间隙配合,所述喷头主体与连接螺母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喷头主体通过连接螺母与主水管道相组合,所述喷头主体上均匀等距分布有第一旋臂、第二旋臂与第三旋臂,所述第一旋臂、第二旋臂与第三旋臂两两之间的角度为120度;所述支管由支管主体、卡扣凹槽、螺纹组成,所述第三旋臂由卡扣突起、旋臂主体、防滑花纹组成,所述支管主体通过螺纹与旋臂主体相组合,所述卡扣凹槽与卡扣突起为活动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旋臂由第一喷嘴、第二喷嘴、第三喷嘴、第四喷嘴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嘴、第二喷嘴、第三喷嘴、第四喷嘴与支管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主体设有三个位置相对的支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臂与支管处于同一中心线。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采用ABS材质,坚固耐用,抗冲击性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装置支管与旋臂采用活动连接,可15°至45°旋转,且每组旋臂上设有四个不同角度的喷嘴,使得出水口以全角度喷洒到每一角落,令灌溉更均匀面积更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园林绿化浇水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园林绿化浇水转换装置的旋臂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体-1、主水管道-2、连接螺母-3、防滑突起-4、密封圈-5、进水口-6、水管接头-7、第一旋臂-8、第二旋臂-9、第三旋臂-10、喷头主体-11、支管-12、底座-13、支管主体-1201、卡扣凹槽-1202、螺纹-1203、卡扣突起-1001、旋臂主体-1002、防滑花纹-1003、第一喷嘴-801、第二喷嘴-802、第三喷嘴-803、第四喷嘴-80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绿化浇水转换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主体1、主水管道2、连接螺母3、防滑突起4、密封圈5、进水口6、水管接头7、第一旋臂8、第二旋臂9、第三旋臂10、喷头主体11、支管12、底座13,所述主体1与底座1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水管接头7通过螺纹与主体1相连接,所述主水管道2、连接螺母3与喷头主体11处于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喷头主体11与支管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旋臂8、第二旋臂9与第三旋臂10通过支管12与喷头主体11相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道2垂直于主体1,所述主水管道2与主体1相贯通,所述水管接头7通过螺纹与主体1的后端相连接,所述密封圈5与进水口6为间隙配合,所述喷头主体11与连接螺母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喷头主体11通过连接螺母3与主水管道2相组合,所述喷头主体11上均匀等距分布有第一旋臂8、第二旋臂9与第三旋臂10,所述第一旋臂8、第二旋臂9与第三旋臂10两两之间的角度为120度;所述支管12由支管主体1201、卡扣凹槽1202、螺纹1203组成,所述第三旋臂10由卡扣突起1001、旋臂主体1002、防滑花纹1003组成,所述支管主体1201通过螺纹1203与旋臂主体1002相组合,所述卡扣凹槽1202与卡扣突起1001为活动连接,第一旋臂8由第一喷嘴801、第二喷嘴802、第三喷嘴803、第四喷嘴804组成,所述第一喷嘴801、第二喷嘴802、第三喷嘴803、第四喷嘴804与支管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喷头主体11设有三个位置相对的支管12,所述第一旋臂8与支管12处于同一中心线,主体采用ABS材质,坚固耐用,抗冲击性强。本专利所说的园林绿化浇水装置,是一种流向切换装置,用于园林绿化中浇水中,水作介为质的流向切换装置,通过流向切换装置使得管道中的合流水分散开来,避免了合流水灌溉出现的地面板结问题。在使用时,将水管连接于水管接头,旋紧水管接头进而与主体连接,通过调节支管与旋臂的卡扣,可以控制出水口喷嘴的角度,当喷嘴调到垂直位置,水柱垂直上喷,再以抛物线轨道下落,灌溉充分,当喷嘴调到斜角位置,喷头因斜射推进力以更高的速度旋转,水花向外扩散落下,水花细小密集,更快打湿灌溉范围内的土壤,加快灌溉进程,当水经由主管进入支管后,在通过喷嘴均匀洒出,水压的作用又使得旋臂旋转,使得灌溉面积均匀。本技术主体1、主水管道2、连接螺母3、防滑突起4、密封圈5、进水口6、水管接头7、第一旋臂8、第二旋臂9、第三旋臂10、喷头主体11、支管12、底座13、支管主体1201、卡扣凹槽1202、螺纹1203、卡扣突起1001、旋臂主体1002、防滑花纹1003、第一喷嘴801、第二喷嘴802、第三喷嘴803、第四喷嘴80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解决现有技术传统的园林绿化浇水装置存在着浇水装置安装地点固定,喷水面积不均匀,浇水后地面出现板结的问题,本技术装置支管与旋臂采用活动连接,可15°至45°旋转,且每组旋臂上设有四个不同角度的喷嘴,使得出水口以全角度喷洒到每一角落,令灌溉更均匀面积更大,具体如下所述:所述支管12由支管主体1201、卡扣凹槽1202、螺纹1203组成,所述第三旋臂10由卡扣突起1001、旋臂主体1002、防滑花纹1003组成,所述支管主体1201通过螺纹1203与旋臂主体1002相组合,所述卡扣凹槽1202与卡扣突起1001为活动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园林绿化浇水转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园林绿化浇水转换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1)、主水管道(2)、连接螺母(3)、防滑突起(4)、密封圈(5)、进水口(6)、水管接头(7)、第一旋臂(8)、第二旋臂(9)、第三旋臂(10)、喷头主体(11)、支管(12)、底座(13),所述主体(1)与底座(1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水管接头(7)通过螺纹与主体(1)相连接,所述主水管道(2)、连接螺母(3)与喷头主体(11)处于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喷头主体(11)与支管(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旋臂(8)、第二旋臂(9)与第三旋臂(10)通过支管(12)与喷头主体(11)相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道(2)垂直于主体(1),所述主水管道(2)与主体(1)相贯通,所述水管接头(7)通过螺纹与主体(1)的后端相连接,所述密封圈(5)与进水口(6)为间隙配合,所述喷头主体(11)与连接螺母(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喷头主体(11)通过连接螺母(3)与主水管道(2)相组合,所述喷头主体(11)上均匀等距分布有第一旋臂(8)、第二旋臂(9)与第三旋臂(10),所述第一旋臂(8)、第二旋臂(9)与第三旋臂(10)两两之间的角度为120度;所述支管(12)由支管主体(1201)、卡扣凹槽(1202)、螺纹(1203)组成,所述第三旋臂(10)由卡扣突起(1001)、旋臂主体(1002)、防滑花纹(1003)组成,所述支管主体(1201)通过螺纹(1203)与旋臂主体(1002)相组合,所述卡扣凹槽(1202)与卡扣突起(1001)为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绿化浇水转换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1)、主水管道(2)、连接螺母(3)、防滑突起(4)、密封圈(5)、进水口(6)、水管接头(7)、第一旋臂(8)、第二旋臂(9)、第三旋臂(10)、喷头主体(11)、支管(12)、底座(13),所述主体(1)与底座(1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水管接头(7)通过螺纹与主体(1)相连接,所述主水管道(2)、连接螺母(3)与喷头主体(11)处于同一中心线上,所述喷头主体(11)与支管(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旋臂(8)、第二旋臂(9)与第三旋臂(10)通过支管(12)与喷头主体(11)相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道(2)垂直于主体(1),所述主水管道(2)与主体(1)相贯通,所述水管接头(7)通过螺纹与主体(1)的后端相连接,所述密封圈(5)与进水口(6)为间隙配合,所述喷头主体(11)与连接螺母(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喷头主体(11)通过连接螺母(3)与主水管道(2)相组合,所述喷头主体(11)上均匀等距分布有第一旋臂(8)、第二旋臂(9)与第三旋臂(10),所述第一旋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军蔡淑珍
申请(专利权)人:杨志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