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31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包括对插端、固定端及通道。对插端包含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固定端包含上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对插端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各冲压出呈一前一后布置的弹片,对插端的上侧壁冲压凹陷出凸向对插端处的通道内的上凸部,前方处的弹片的后端由前至后倾斜地伸入通道内,后方处的弹片的后端由前至后倾斜地向外延伸出,且后方处的弹片之后端的末端由前至后向外倾斜地延伸出翘起部,翘起部相对后方处的弹片之后端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0至25度,后方处的弹片之后端相对对插端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5至30度,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与被连接端子之间的插拔连接更稳固。

Solid terminal for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lid terminal for a connector, including a plug, a fixed end and a channel. The intercalation ends include the upper side wall, the lower side wall, the left wall and the right wall, and the fixed end includes the upper side wall, the left wall and the right side wall. On the left side and right side wall plug side wall is respectively punched a shrapnel after a previous arrangement, a concave convex concave plug at the end of the passage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punching plug wall, front at the rear end of the shrapnel from the front to the back obliquely extends into the passage, at the rear of the shrapnel back from the front to the back obliquely extending outwardly, and at the end of the spring after the rear end from the front to the back obliquely outwards extending tilt, the tilt angle range after tilt relative at the rear spring end is 20 to 25 degrees, after the end of the rear spring relative tilt angle of the end plug the left side wall or right side wall in the range of 25 to 30 degrees, so that the connec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with solid type terminal and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terminal plug connection more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脑用的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电脑用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及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多,相应地,用于连接电子产品的连接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多。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成熟,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型号不同的连接器。现有的连接器为了不浪费电源箱有限的空间,因此,连接器主要由有连接器壳体及内置于连接器壳体内的端子构成。其中,对于现有的连接器的端子来说,由于其端子包括位于前方的对插端、位于后方的固定端及沿前后方向贯穿对插端和固定端的通道,故在对插端与被连接端子连接时,由被连接端子插入于对插端处的通道内,再靠对插端的四个侧壁对被连接端子进行抵压而夹紧被连接端子;但是,由于被连接端子与对插端之间是经常需要插拔的,故被连接端子与对插端处的通道之间的配合不能做得太紧,否则无法实现插拔的目的;若做得太松,又影响到被连接端子与对插端之间插接的稳固性。因此,亟需一种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与被连接端子插拔连接稳固可靠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包括位于前方的对插端、位于后方的固定端及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对插端和固定端的通道。所述对插端包含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对插端的上侧壁、左侧壁、下侧壁及右侧壁依次连接并包围所述对插端处的通道之四周;所述固定端包含上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固定端的左侧壁、上侧壁及右侧壁依次固接而使所述固定端处的通道之下方敞开;其中,所述对插端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各冲压出呈一前一后布置的前端固定而后端悬空的弹片,所述对插端的上侧壁冲压凹陷出凸向所述对插端处的通道内的上凸部,前方处的所述弹片的后端由前至后倾斜地伸入所述对插端处的通道内,后方处的所述弹片的后端由前至后倾斜地向外延伸出,且后方处的所述弹片之后端的末端由前至后向外倾斜地延伸出翘起部,所述翘起部相对后方处的所述弹片之后端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0至25度,后方处的所述弹片之后端相对所述对插端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5至30度。较佳地,所述对插端的上侧壁用于冲压凹陷出所述上凸部的部位之表面包含平面、相对所述平面向前上方倾斜的前倾面及相对所述平面向后上方倾斜的后倾面。较佳地,所述对插端的下侧壁冲压凹陷出凸向所述对插端处的通道内的下凸部,所述下凸部与所述上凸部相对应。较佳地,所述对插端的下侧壁用于冲压凹陷出所述下凸部的部位之表面包含平面、相对所述平面向前下方倾斜的前倾面及相对所述平面向后下方倾斜的后倾面。较佳地,前方处的所述弹片与后方处的所述弹片沿前后方向排列成行。较佳地,所述左侧壁处的弹片与所述右侧壁处的弹片呈左右对称布置。较佳地,所述固定端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各开设有分隔槽,所述分隔槽沿所述固定端的上下方向布置。较佳地,所述分隔槽至少为两个且沿前后方向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对插端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各冲压出呈一前一后布置的前端固定而后端悬空的弹片,对插端的上侧壁冲压凹陷出凸向对插端处的通道内的上凸部,前方处的弹片的后端由前至后倾斜地伸入对插端处的通道内,故借助上凸部与前方处的弹片之后端的配合,使插于对插端处的通道内的被连接端子受到硬性及弹性的双重夹紧,从而使得本技术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与被连接端子之间的插拔连接更稳固可靠;同时,上凸部的设置是防止对插端的上侧壁除上凸部外的其它部位与被连接端子硬性抵压,减少对插端的上侧壁除上凸部外的其它部位对被连接端子的干扰,从而使得本技术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与被连接端子之间的插拔连接更容;再者,由于后方处的弹片的后端由前至后倾斜地向外延伸出,且后方处的弹片之后端的末端由前至后向外倾斜地延伸出翘起部,翘起部相对后方处的弹片之后端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0至25度,后方处的弹片之后端相对对插端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5至30度,故在本技术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插装于连接器壳体内时,借助后方处的弹片之后端及翘起部,使得本技术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十分容易地组装于连接器壳体内,并有效地防止本技术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从连接器壳体脱落,为对插端与被连接端子之间的插拔连接创造良好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的仰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的左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100包括位于前方的对插端10、位于后方的固定端20及沿前后方向(即双箭头A所指)贯穿对插端10和固定端20的通道30。对插端10包含上侧壁11、下侧壁12、左侧壁13及右侧壁14,对插端10的上侧壁11、左侧壁13、下侧壁12及右侧壁14依次连接并包围对插端10处的通道之四周,以更好地与被连接端子对插。固定端20包含上侧壁21、左侧壁22及右侧壁23,固定端20的左侧壁22、上侧壁21及右侧壁23依次固接而使固定端20处的通道之下方敞开,以满足固定端20与外部元件固定安装的需要。其中,对插端10的左侧壁13及右侧壁14各冲压出呈一前一后布置的前端固定而后端悬空的弹片40、50,对插端10的上侧壁11冲压凹陷出凸向对插端10处的通道内的上凸部111,前方处的弹片40的后端由前至后倾斜地伸入对插端10处的通道内,后方处的弹片50的后端由前至后倾斜地向外延伸出,且后方处的弹片50之后端的末端由前至后向外倾斜地延伸出翘起部60,如图2所示,翘起部60相对后方处的弹片50之后端的倾斜角度a的范围为20至25度,例如为20度、22度、24度或25度;后方处的弹片50之后端相对对插端10的左侧壁13或右侧壁14的倾斜角度b的范围为25至30度,例如为25度、27度、29度或3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前方处的弹片40与后方处的弹片50沿前后方向排列成行,左侧壁13处的弹片40、50与右侧壁14处的弹片40、50呈左右对称布置,以便于弹片40、50于对插端10之间的形成制造,但不以此为限。其中,为了使得被连接端子与对插端10之间的插拔连接更稳固,对插端10的下侧壁12冲压凹陷出凸向对插端10处的通道内的下凸部121,下凸部121与上凸部111相对应。更具体地,如下:如图3及图4所示,对插端10的上侧壁11用于冲压凹陷出上凸部111的部位之表面包含平面112、相对平面112向前上方倾斜的前倾面113及相对平面112向后上方倾斜的后倾面114;插端10的下侧壁12用于冲压凹陷出下凸部121的部位之表面包含平面122、相对平面122向前下方倾斜的前倾面123及相对平面122向后下方倾斜的后倾面124,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得对插端10与被连接端子之间的插拔连接更容易。如图1、图3及图4所示,固定端20的左侧壁22及右侧壁23各开设有分隔槽24,分隔槽24沿固定端20的上下方向布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便于固定端20的左侧壁22及右侧壁23折弯回扣而将外部元件固定;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分隔槽24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包括位于前方的对插端、位于后方的固定端及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对插端和固定端的通道,所述对插端包含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对插端的上侧壁、左侧壁、下侧壁及右侧壁依次连接并包围所述对插端处的通道之四周,所述固定端包含上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固定端的左侧壁、上侧壁及右侧壁依次固接而使所述固定端处的通道之下方敞开,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插端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各冲压出呈一前一后布置的前端固定而后端悬空的弹片,所述对插端的上侧壁冲压凹陷出凸向所述对插端处的通道内的上凸部,前方处的所述弹片的后端由前至后倾斜地伸入所述对插端处的通道内,后方处的所述弹片的后端由前至后倾斜地向外延伸出,且后方处的所述弹片之后端的末端由前至后向外倾斜地延伸出翘起部,所述翘起部相对后方处的所述弹片之后端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0至25度,后方处的所述弹片之后端相对所述对插端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5至3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包括位于前方的对插端、位于后方的固定端及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对插端和固定端的通道,所述对插端包含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对插端的上侧壁、左侧壁、下侧壁及右侧壁依次连接并包围所述对插端处的通道之四周,所述固定端包含上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固定端的左侧壁、上侧壁及右侧壁依次固接而使所述固定端处的通道之下方敞开,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插端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各冲压出呈一前一后布置的前端固定而后端悬空的弹片,所述对插端的上侧壁冲压凹陷出凸向所述对插端处的通道内的上凸部,前方处的所述弹片的后端由前至后倾斜地伸入所述对插端处的通道内,后方处的所述弹片的后端由前至后倾斜地向外延伸出,且后方处的所述弹片之后端的末端由前至后向外倾斜地延伸出翘起部,所述翘起部相对后方处的所述弹片之后端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0至25度,后方处的所述弹片之后端相对所述对插端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5至3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用稳固式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插端的上侧壁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辉饶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豪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