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机构及具有该换热机构的空调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29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机构及具有该换热机构的空调室外机。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换热机构具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相互连接形成闭合状的闭合位置以及具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从至少一个连接处断开,并相互打开的打开位置。通过设置可形成闭合状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使得换热机构的四面均可进行换热,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只有三面进行换热的换热机构,在不增大空调室外机体积的情况下,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同时,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至少一个连接处可断开,并且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可相互打开,当需要检修时,可将该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打开从而对换热机构或空调室外机进行检修,方便检修。

Heat exchange mechanism and air conditioning outdoor unit with the heat exchang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机构及具有该换热机构的空调室外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机构及具有该换热机构的空调室外机。
技术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顶出风多联室外机,该室外机的换热器1为留有检修口的U形结构,换热器1固定在室外机的外部支撑2内,且在换热器1的检修口处设置面板3。外部支撑2除了支撑换热器1外,还支撑风机40。图1和图2所示的室外机的换热器1相对于外部支撑2来说是固定不动的,换热器1上设置检修口是为了方便检修人员拆卸以及检修包括压缩机在内的空调元器件。检修时,需要将先将面板3拆卸,然后将外部支撑2以及内部风机40拆卸,最后再将换热器1拆卸下来,这样就导致室外机的检修工程量大、增加售后检修成本;且这种U形结构的换热器1只有三面散热,散热面积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散热面积大且检修方便的换热机构及空调室外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换热机构具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相互连接形成闭合状的闭合位置以及具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从至少一个连接处断开,并相互打开的打开位置。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为对称结构。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闭合呈方形状。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可开合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液管,第一集液管设置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集液管,第二集液管设置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气管,第一集气管设置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集气管,第二集气管设置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并联连接;第一集气管和第二集气管并联连接。进一步地,换热机构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第一集液管连通;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第二集液管连通,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为换热机构的第一连接接口;第二三通阀的第四阀口与第一集气管连通;第二三通阀的第五阀口与第二集气管连通,第二三通阀的第六阀口为换热机构的第二连接接口。进一步地,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与第一三通阀焊接连接;第一集气管和第二集气管与第二三通阀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换热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连接。进一步地,换热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第一支撑脚固定连接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并随着第一换热器的开合而移动;第二支撑脚固定连接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并随着第二换热器的开合而移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换热机构,换热机构为上述的换热机构。进一步地,空调室外机包括底座和壳体,其中,换热机构设置在底座上,壳体罩设在换热机构的外部;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固定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上,第二壳体固定设置在第二换热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机构及具有该换热机构的空调室外机,通过设置可形成闭合状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使得换热机构的四面均可进行换热,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只有三面进行换热的换热机构,在不增大空调室外机体积的情况下,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同时,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至少一个连接处可断开,并且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可相互打开,当需要检修时,可将该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打开从而对换热机构或空调室外机进行检修,方便检修。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空调室外机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外机的换热机构在闭合位置的第一剖视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外机的换热机构在打开位置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外机的换热机构在闭合位置的第二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换热器;2、外部支撑;3、面板;10、第一换热器;11、第一集液管;12、第一集气管;20、第二换热器;21、第二集液管;22、第二集气管;31、第一三通阀;32、第二三通阀;40、风机;50、风机支撑架;60、油气分离器;70、气液分离器;81、第一支撑架;82、第一支撑脚;83、第二支撑脚;90、压缩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换热机构具有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相互连接形成闭合状的闭合位置以及具有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从至少一个连接处断开,并相互打开的打开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机构,通过设置可形成闭合状的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使得换热机构的四面均可进行换热,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同时,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的至少一个连接处可断开,并且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可相互打开,当需要检修时,可将该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打开从而对换热机构或空调室外机进行检修,方便检修。具体地,如图3所示,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可相互连接形成闭合状结构,这样换热机构的四面均可以进行换热,极大的增大了换热面积,能够提高换热效率。由于加强了换热效率,在制冷时,可以降低整个空调机组冷凝温度,降低空调机组压缩机功耗;在制热时,可以提升蒸发温度,进而提高冷凝温度,以提升整个空调机组的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闭合呈方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也可以闭合呈圆形或者呈其他多边形。更具体地,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可相互连接形成闭合桶状结构。优选地,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为对称结构,以降低加工成本。如图4所示,为了在增大换热面积,保证整个空调机组的性能的情况下,同时保证方便检修,空调机组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的至少一个连接处可断开,并且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可相互打开。当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的其中一个连接处断开,即二者向相反方向运动打开一定的角度,从而对换热机构包围的内部结构检修。当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的两个连接处均断开,则可将二者打开,从而对换热机构包围的内部结构检修。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换热机构具有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相互连接形成闭合状的闭合位置以及具有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从至少一个连接处断开,并相互打开的打开位置。在闭合位置,换热机构可正常进行工作;在打开位置,可对换热机构进行检修。具体地,第一换热器10的第一端和第二换热器2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10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器20的第二端可开合连接。优选地,第一换热器10的第一端和第二换热器20的第一端铰接,从而使得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可以旋转打开。在本实施方式中,换热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架81,第一换热器10的第一端和第二换热器20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81铰接;第一支撑架81既能够起到支撑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的作用,也能够将两者铰接起来。如第一支撑架81包括合页,可将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通过合页与第一支撑架81铰接。换热机构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机构及具有该换热机构的空调室外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所述换热机构具有所述第一换热器(1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相互连接形成闭合状的闭合位置以及具有所述第一换热器(1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从至少一个连接处断开,并相互打开的打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所述换热机构具有所述第一换热器(1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相互连接形成闭合状的闭合位置以及具有所述第一换热器(1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从至少一个连接处断开,并相互打开的打开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为对称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闭合呈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0)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0)的第二端可开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0)包括第一集液管(11),所述第一集液管(11)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0)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换热器(20)包括第二集液管(21),所述第二集液管(21)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0)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换热器(10)包括第一集气管(12),所述第一集气管(12)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0)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换热器(20)包括第二集气管(22),所述第二集气管(22)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0)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集液管(11)和所述第二集液管(21)并联连接;所述第一集气管(12)和所述第二集气管(22)并联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还包括第一三通阀(31)和第二三通阀(32);所述第一三通阀(31)的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一集液管(11)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