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6009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包含:真空容器单元,包括: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与污水管(22)连通;收集用真空容器(10),安装于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的下侧;排出用真空容器(12),紧贴于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的侧面。阀单元,包括:阻隔阀(02),使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的下端与所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的上端之间相互连通;传送管(25),使所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与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之间相互连通;流入阀(14),安装于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内部的所述传送管(25)的一端。抽真空单元和控制板。通过使真空容器单元和净化槽实现水平结合,能够解决安装位置受限的问题。

Vacuum suction device for sewage dischar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wage discharged by a vacuum suc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vacuum container unit includes vacuum container filter (03), and the sewage pipe (22) communicated; collected by the vacuum container (10), installed in the filter with the vacuum container (03) of the lower side; discharge (vacuum container 12), close to the filter in the vacuum container (03) side. Valve unit, including: (02) the barrier valve, the filter with a vacuum container (03) is collected with the vacuum container (10) connected between the upper end of the tube; (25), the collection with the vacuum container (10) with the vacuum vessel and the discharge (12) between the inflow valve ar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14), installed in the discharge in the vacuum container (12) inside the tube (25) is. Vacuum unit and control board. By combining the vacuum vessel unit with the purification tank, the problem of limited installation position can be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污染产生源中所产生的污水进行真空抽吸并排除到净化槽中的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vacuumsuctiondeviceforSewagedischarge)。
技术介绍
为了保护环境,在卫生间等产生的污水通常需要通过净化槽进行适当的处理之后再将经过处理之后的污水排除到外部(河、江、海)。此时作为将卫生间中所产生的污水排除到净化槽中的方式,可使用重力方式、利用泵的压送装置、真空抽吸装置。在上述方式中,真空抽吸装置具有能够降低耗水量、减小管道尺寸、设计自由度高、便于安装等诸多优点。图1至图2是对稳定性进行强化的抽真空马桶用自动排出装置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现有技术中的韩国注册专利第1514930号的对稳定性进行强化的抽真空马桶用自动排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污水管100与污水产生源连接,且污水管100的一端延伸至真空容器200的内部并与其结合。在真空容器200的上侧连接有真空管L1,而在真空管L1中连接有真空泵300,从而使真空容器200以及污水管100能够进入到适当的负(-)压状态。在被延伸至真空容器200内部的污水管100的端部配备有上部阀400,而在上部阀400中安装有可旋转开合的阀盘410,从而使上部阀400能够根据污水管100和真空容器200之间的压力差来实现关闭或打开。在真空泵300开始运行之后,真空容器200以及污水管100的内部将保持负压状态,当真空容器200与污水管100处于相同负压状态时,上部阀400中的阀盘410与阀片420轻轻接触。此时,当污水流入到污水管100中时上部阀400将因为污水的自重而被打开,而流入到上部阀400中的污水将被沉积在真空容器200的内部。当流入到真空容器200内部的污水水位到达基准水位即第一上限201时,配备于真空容器200内部的第一水位开关R1将产生电气信号,而上述信号将使得第三电子阀E3被打开,从而使外部空气流入到真空容器200内部。当外部空气流入到真空容器200内部使其进入大气压状态时,在污水管100和真空容器200之间将形成压力差,使得上部阀400被关闭并阻止污水的流入,此时下部阀500将被打开,使得沉积在真空容器200内部的污水顺着连接管610排出到净化槽STP中。因此对于现有技术中对稳定性进行强化的抽真空马桶用自动排出装置,因为真空容器200必须安装在高于净化槽的位置,具有其安装位置受限的重大问题。所以,急需开发出能够解决上述现有问题的各种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0001)韩国注册专利第1514930号(2015.04.17)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通过使真空容器单元和净化槽实现水平结合,解决安装位置受限的重大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包括:真空容器单元,包括: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与污水管22连通;收集用真空容器10,安装于上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的下侧;排出用真空容器12,紧贴于上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的侧面;阀单元,包括:阻隔阀02,使上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的下端与收集用真空容器10的上端之间相互连通;传送管25,使上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与排出用真空容器12之间相互连通;流入阀14,安装于上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内部的上述传送管25的一端;抽真空单元,包括:真空泵16,为了使流入到上述污水管单元中的污水能够被真空抽吸到上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中,使上述真空容器单元达到第一基准压力至第二基准压力的负压状态;第一电子阀11,使上述真空泵16与排出用真空容器12之间相互连通;第二电子阀04,使上述真空泵16与过滤用真空容器03之间相互连通;第一真空压力开关05,当在上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中实时测定的压力达到上述第一基准压力以上时,打开上述第一电子阀11并使上述真空泵16开始运行,在上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和排出用真空容器12之间形成内部压力差使得流入阀被打开,从而使储藏在上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中的污水被真空抽吸到上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中;第二真空压力开关27,当在上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中实时测定的压力达到上述第二基准压力以上时,关闭上述第一电子阀11并打开上述第二电子阀04;以及控制板,用于对所有构成要素进行控制。优选地,上述抽真空单元还包括:第三电子阀13,使上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与外部大气之间相互连通,第三水位开关26,安装于上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内部的特定位置。上述阀单元还包括:流出阀15,使上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的下端与净化槽STP之间相互连通。其中,上述第三水位开关26在通过上述第三水位开关检测到污水水位时将关闭第一电子阀11并打开上述第三电子阀13,且当在上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中通过上述第一真空压力开关05测定到的压力达到上述第一基准压力时关闭上述第一电子阀11并打开上述第三电子阀13,使上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进入大气压状态;上述控制板在上述第三电子阀13被打开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重新关闭上述第三电子阀13并停止上述真空泵16的运行。优选地,上述污水管单元还包括:第一分配阀23和第二分配阀24,用于将通过上述污水管22流入的污水分别分配传送到上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以及净化槽STP中。其中在上述真空泵16发生故障时,将关闭上述第一分配阀23并打开上述第二分配阀24。优选地,上述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还包括:悬浮液泵08,用于将储藏在上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中的污水排出到外部。上述控制板在上述净化槽STP发生故障时,使上述悬浮液泵08开始运行。优选地,上述抽真空单元还包括:第五电子阀20以及真空传导阀19,使上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和排出用真空容器12之间相互连通,当上述第一电子阀11被上述第一真空压力开关05打开时随之一起打开;过滤用蓄水池17,为了去除上述真空泵16内部的水分而安装在上述真空泵16和真空容器单元之间。优选地,上述抽真空单元还包括:第四电子阀09,使上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与外部大气之间相互连通;第一水位开关06以及第二水位开关07,在上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的内部沿着上下方向相距一定间隔进行安装,在与污水同时发生接触时打开上述第四电子阀09。优选地,上述抽真空单元还包括:第一溢流防止器OPU1、第二溢流防止器OPU2、以及第三溢流防止器OPU3,分别安装于上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收集用真空容器10、以及排出用真空容器12的预设极限水位位置中。上述阀单元还包括:第一阻隔阀41,使上述第三溢流防止器OPU3与第一电子阀11之间相互连通;第二阻隔阀42,使上述第一溢流防止器OPU1与第二电子阀04之间相互连通;第三阻隔阀43,使上述第二溢流防止器OPU2与第一电子阀11之间相互连通。如上所述,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通过使真空容器单元和净化槽实现水平结合,能够解决安装位置受限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至图2是对稳定性进行强化的抽真空马桶用自动排出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中,流入到污水管内部的污水被储藏在收集用真空容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在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中,储藏在收集用真空容器中的污水被真空抽吸到排出用真空容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容器单元,包括: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与污水管(22)连通;收集用真空容器(10),安装于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的下侧;排出用真空容器(12),紧贴于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的侧面;阀单元,包括:阻隔阀(02),使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的下端与所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的上端之间相互连通;传送管(25),使所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与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之间相互连通;流入阀(14),安装于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内部的所述传送管(25)的一端;抽真空单元,包括:真空泵(16),为了使流入到污水管单元中的污水能够被真空抽吸到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中,使所述真空容器单元达到第一基准压力至第二基准压力的负压状态;第一电子阀(11),使所述真空泵(16)与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之间相互连通;第二电子阀(04),使所述真空泵(16)与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之间相互连通;第一真空压力开关(05),当在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中实时测定的压力达到所述第一基准压力以上时,打开所述第一电子阀(11)并使所述真空泵(16)开始运行,在所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和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之间形成内部压力差使得所述流入阀被打开,从而使储藏在所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中的污水被真空抽吸到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中;第二真空压力开关(27),当在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中实时测定的压力达到所述第二基准压力以上时,关闭所述第一电子阀(11)并打开所述第二电子阀(04);以及控制板,用于对所有构成要素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容器单元,包括: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与污水管(22)连通;收集用真空容器(10),安装于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的下侧;排出用真空容器(12),紧贴于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的侧面;阀单元,包括:阻隔阀(02),使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的下端与所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的上端之间相互连通;传送管(25),使所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与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之间相互连通;流入阀(14),安装于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内部的所述传送管(25)的一端;抽真空单元,包括:真空泵(16),为了使流入到污水管单元中的污水能够被真空抽吸到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中,使所述真空容器单元达到第一基准压力至第二基准压力的负压状态;第一电子阀(11),使所述真空泵(16)与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之间相互连通;第二电子阀(04),使所述真空泵(16)与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之间相互连通;第一真空压力开关(05),当在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中实时测定的压力达到所述第一基准压力以上时,打开所述第一电子阀(11)并使所述真空泵(16)开始运行,在所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和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之间形成内部压力差使得所述流入阀被打开,从而使储藏在所述收集用真空容器(10)中的污水被真空抽吸到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中;第二真空压力开关(27),当在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中实时测定的压力达到所述第二基准压力以上时,关闭所述第一电子阀(11)并打开所述第二电子阀(04);以及控制板,用于对所有构成要素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排出用真空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单元还包括:第三电子阀(13),使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与外部大气之间相互连通,第三水位开关(26),安装于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内部的特定位置;所述阀单元还包括:流出阀(15),使所述排出用真空容器(12)的下端与净化槽(STP)之间相互连通;其中,所述第三水位开关(26)在通过所述第三水位开关检测到污水水位时将关闭所述第一电子阀(11)并打开所述第三电子阀(13),且当在所述过滤用真空容器(03)中通过所述第一真空压力开关(05)测定到的压力达到所述第一基准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一电子阀(11)并打开所述第三电子阀(13),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规长
申请(专利权)人:核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