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招林专利>正文

智能柜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43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锁具领域,公开了智能柜锁,其包括上壳体(1),上壳体(1)内设有电机(4)、旋转件(3)和锁止组件(8),电机(4)上设有旋转件(3),旋转件(3)上设有螺纹,锁止组件(8)包括卡条(81),卡条(81)设置在螺纹上,电机(4)带动旋转件(3)转动,旋转件(3)通过螺纹带动卡条(8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锁止组件(8)转动。锁止组件(8)还包括转轴(82)和卡块(83),转轴(82)设置在上壳体(1)上,卡块(83)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转轴(82),卡块(83)绕转轴(82)转动,卡条(81)设置在卡块(83)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容易操作、安全性高的优点。

Intelligent cabinet loc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locks,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cabinet lock,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shell (1), (1)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on the motor (4), rotating parts (3) and the locking component (8), a motor (4)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member (3), (3) on the rotating parts a thread locking component (8) comprises a card (81), a card (81) is arranged in the thread, the motor (4) drives the rotating part to rotate the rotating parts (3), (3) to drive the card through the thread (81) moves up and down, so as to drive the locking component (8) rotation. The lock assembly (8) also includes a rotating shaft (82) and a clip block (83), and the rotating shaft (82)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housing (1). Katone (83) has a through hole, and a rotating shaft (82) is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hole. Katone (83) rotates around the rotating shaft (82), and the clip bar (81) is arranged on the block (83).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wide application range, easy operation and high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柜锁
本技术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了智能柜锁。
技术介绍
在许多大型的超市或其他场所中,往往需要进入者将自己随声携带的物品寄存在入口处,而用于寄存这些随身携带的物品的货柜就是寄存箱或寄存柜,传统的寄存箱或寄存柜一般机械锁的方式来控制寄存箱或寄存柜的锁定状态,但是机械锁一般配备钥匙,携带钥匙不方便,而且机械锁钥匙容易丢,造成无法开锁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智能柜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智能柜锁,包括上壳体,上壳体内设有电机、旋转件和锁止组件,电机上设有旋转件,旋转件上设有螺纹,锁止组件包括卡条,卡条设置在螺纹上,电机带动旋转件转动,旋转件通过螺纹带动卡条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锁止组件转动。作为优选,锁止组件还包括转轴和卡块,转轴设置在上壳体上,卡块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转轴,卡块绕转轴转动,卡条设置在卡块上,卡条为金属制成的卡条;还包括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块,转动块上设有卡槽,转动组件锁定时卡块卡入卡槽,转动组件解锁时卡块脱离卡槽。通过电机控制旋转件旋转,旋转件通过螺纹带动卡条上下移动,控制卡块脱离卡槽或卡入卡槽,从而控制转动组件的锁定状态。通过电机和旋转件的控制,能准确控制智能柜锁的锁定状态,并且通过电机控制精准度高,能精准控制卡块转动。作为优选,转动块上设有方槽,方槽内设有弹簧,弹簧上设有凸块;上壳体上设有第一凹槽、圆弧槽和第二凹槽,转动组件转动时凸块依次从第一凹槽、圆弧槽滑动到第二凹槽。作为优选,还包括下壳体,上壳体通过螺丝与下壳体连接;转动组件还包括旋钮和螺纹杆,螺纹杆为金属或塑料制成的螺纹杆,转动块一端与旋钮连接,转动块另一端与螺纹杆连接,螺纹杆穿过下壳体,螺纹杆螺纹连接有锁片。作为优选,上壳体上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第一挡板包括斜段和竖直段,斜段与竖直段连接。通过第二限位挡块限制卡条的行程,从而使卡条一直处于旋转件的螺纹上,避免卡条因脱离螺纹而造成与旋转件脱离,从而导致解锁功能无法实现的情况。作为优选,上壳体上设有限位凸块,限位凸块用于抵住卡块。作为优选,上壳体上还设有电脑板,电脑板用于发送信号驱动电机运转;上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按键,按键用于给电脑板发送解锁信号。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输入密码来驱动电机运转,从而通过电机控制旋转件旋转,旋转件通过螺纹带动卡条上下移动,控制卡块脱离卡槽或卡入卡槽,从而控制转动组件的锁定状态。通过电机和旋转件的控制,能准确控制智能柜锁的锁定状态,通过电机控制精准度高,能精准控制卡块转动。通过第二限位挡块限制卡条81的行程,从而使卡条一直处于旋转件的螺纹上,避免卡条因脱离螺纹而造成与旋转件3脱离,从而导致解锁功能无法实现的情况。并且通过密码解锁,具有适用范围广、容易操作、安全性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C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6是本技术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上壳体、2—电脑板、3—旋转件、4—电机、5—第一挡板、51—竖直段、52—斜段、6—第一限位挡块、7—第二限位挡块、8—锁止组件、81—卡条、82—转轴、83—卡块、9—转动组件、91—卡槽、92—转动块、93—方槽、94—弹簧、95—凸块、96—螺纹杆、97—旋钮、10—第二挡板、11—第一凹槽、12—圆弧槽、13—第二凹槽、14—按键、15—下壳体、16—锁片、17—限位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智能柜锁,如图1-6所示,包括上壳体1,上壳体1内设有电机4、旋转件3和锁止组件8,电机4上设有旋转件3,旋转件3上设有螺纹,锁止组件8包括卡条81,卡条81设置在螺纹上,电机4带动旋转件3转动,旋转件3通过螺纹带动卡条8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锁止组件8转动。锁止组件8还包括转轴82和卡块83,转轴82设置在上壳体1上,卡块83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转轴82,卡块83绕转轴82转动,卡条81设置在卡块83上,卡条81为金属制成的卡条81;还包括转动组件9,转动组件9包括转动块92,转动块92上设有卡槽91,转动组件9锁定时卡块83卡入卡槽91,转动组件9解锁时卡块83脱离卡槽91。上壳体1上设有限位凸块17,限位凸块17用于抵住卡块83,限位凸块17用于限制卡块83的转动行程。上壳体1上还设有电脑板2,电脑板2用于发送信号驱动电机4运转;上壳体1上设有十二个按键14,按键14用于给电脑板2发送解锁信号。当用户通过按键14输入密码解锁时,电脑板2用于判断输入密码是否正确,如果密码正确,电脑板2发送信号驱动电机4正转,电机4带动旋转件3转动,旋转件3通过螺纹带动卡条81往下移动,从而带动卡块83转动并脱离卡槽91,此时转动组件9能自由转动;当电脑板在设定时间内未接受到解锁信号时,电脑板2发送信号驱动电机4反转,电机4带动旋转件3转动,旋转件3通过螺纹带动卡条81往上移动,从而带动卡块83转动并卡入卡槽91,此时转动组件9被锁定无法旋转。转动块92上设有方槽93,方槽93内设有弹簧94,弹簧94上设有凸块95;上壳体1上设有第一凹槽11、圆弧槽12和第二凹槽13,转动组件9转动时凸块95依次从第一凹槽11、圆弧槽12滑动到第二凹槽13。当转动组件9转动时,凸块95依次从第一凹槽11、圆弧槽12滑动到第二凹槽13,在弹簧94的作用下,凸块95分别与第一凹槽11壁的塑料件、第二凹槽13壁的塑料件发出撞击声,从而转动组件9转动时能有声响,用户的体验效果更好。还包括下壳体15,上壳体1通过螺丝与下壳体15连接;转动组件9还包括旋钮97和螺纹杆96,螺纹杆96为金属制成的螺纹杆96,转动块92一端与旋钮97连接,转动块92另一端与螺纹杆96连接,螺纹杆96穿过下壳体15,螺纹杆96螺纹连接有锁片16。当转动组件9能自由旋转时,通过旋钮97旋转转动块92,转动块92通过螺纹杆96带动锁片16旋转,当锁片16旋转到水平方向时,锁片16与柜体接触,此时柜门被锁住,当锁片16旋转到垂直方向时,锁片未与柜体接触,此时柜门能自由打开。上壳体1上设有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10,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10用于限制转动组件9的转动行程。第一挡板5上设有第一限位挡块6和第二限位挡块7,第二限位挡块7用于限制卡条81的行程,从而使卡条一直处于旋转件3的螺纹上,避免卡条81因脱离螺纹而造成与旋转件3脱离,从而导致解锁功能无法实现的情况;第一挡板5包括斜段52和竖直段51,斜段52与竖直段51连接。实施例2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螺纹杆96为塑料制成的螺纹杆96。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柜锁

【技术保护点】
智能柜锁,包括上壳体(1),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内设有电机(4)、旋转件(3)和锁止组件(8),电机(4)上设有旋转件(3),旋转件(3)上设有螺纹,锁止组件(8)包括卡条(81),卡条(81)设置在螺纹上,电机(4)带动旋转件(3)转动,旋转件(3)通过螺纹带动卡条(8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锁止组件(8)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柜锁,包括上壳体(1),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内设有电机(4)、旋转件(3)和锁止组件(8),电机(4)上设有旋转件(3),旋转件(3)上设有螺纹,锁止组件(8)包括卡条(81),卡条(81)设置在螺纹上,电机(4)带动旋转件(3)转动,旋转件(3)通过螺纹带动卡条(8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锁止组件(8)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柜锁,其特征在于:锁止组件(8)还包括转轴(82)和卡块(83),转轴(82)设置在上壳体(1)上,卡块(83)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转轴(82),卡块(83)绕转轴(82)转动,卡条(81)设置在卡块(83)上,卡条(81)为金属制成的卡条(81);还包括转动组件(9),转动组件(9)包括转动块(92),转动块(92)上设有卡槽(91),转动组件(9)锁定时卡块(83)卡入卡槽(91),转动组件(9)解锁时卡块(83)脱离卡槽(9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柜锁,其特征在于:转动块(92)上设有方槽(93),方槽(93)内设有弹簧(94),弹簧(94)上设有凸块(95);上壳体(1)上设有第一凹槽(11)、圆弧槽(12)和第二凹槽(13),转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招林
申请(专利权)人:谢招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