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4200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明党参220~230份、玄参220~230份、黄精220~230份、南沙参85~95份、北沙参85~95份、太子参130~140份、刺五加130~140份,女贞子85~95份、玉竹85~95份、白芍85~95份、侧柏叶40~50份、石韦40~50份、天葵子40~50份、远志40~50份、乌梅40~50份、百部40~5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经济便宜,病人容易接收,便于临床推广,形成规模效应,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bronchiti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inese medicin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chronic bronchitis, by weight of the raw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C.smyrnioides 220 ~ 230 copies, 220 to 230 portions of Radix Scrophulariae Polygonatum 220 - 230, 85 - 95, Nansha ginseng, Radix Glehniae 85 to 95, from 130 to 140 A, 130 to 140 parts of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Ligustrum lucidum 85 - 95, 85 - 95, polygonatum Radix Paeoniae Alba 85 - 95, 40 - 50, Cacumen Pyrrosia 40 ~ 50 copies, Semiaquilegia adoxoides 40 - 50, 40 - 50, Polygala ebony 40 - 50, 40 - 100 50. The invention has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horten treatment time, and the invention is economical and easy for patients to receive, and is convenient for clinical promotion, forming scale effect and generating good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症、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综合征等疾患)。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下列因素有关:(1)香烟、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2)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3)免疫、年龄和气候等因素。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见反复急性发作而病情加重。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急性加重指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突然加重。现代医学对本病急性加重期采取抗感染、镇咳祛痰、平喘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喹诺酮类、大环类酯类、β-内酰胺类或磺胺类,复方氯化合剂、溴己新、盐酸氨溴索、右美沙芬、那可丁,氨茶碱等。缓解期采取戒烟、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免疫调节剂等治疗方法。现代医学对本病急性发作能起到较好的控制,但对于缓解期的治疗尚有所欠缺,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对于症状的控制和疾病的治疗效果尚不理想,容易反复发作,此外,部分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急需研发一种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药物。中医药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学中没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名,但根据其症状和临床表现,主要属于中医“咳嗽”范畴。中医学认为其发病有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为六淫外邪袭肺,内伤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肺失宣肃而发咳嗽。其病变部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慢性支气管炎肺肾阴虚证,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而发咳嗽。肺肾阴虚,不能金水相生,阴虚火炎,又能灼津为痰,肺肾气虚,气不化津,津聚成痰。中医药理论认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肺肾阴虚证当采取滋养肺肾,化痰止咳的治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滋养肺肾、化痰止咳的作用,疗效好,无副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明党参220~230份、玄参220~230份、黄精220~230份、南沙参85~95份、北沙参85~95份、太子参130~140份、刺五加130~140份,女贞子85~95份、玉竹85~95份、白芍85~95份、侧柏叶40~50份、石韦40~50份、天葵子40~50份、远志40~50份、乌梅40~50份、百部40~50份。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明党参222~228份、玄参222~228份、黄精222~228份、南沙参87~93份、北沙参87~93份、太子参132~138份、刺五加132~138份,女贞子87~93份、玉竹87~93份、白芍87~93份、侧柏叶42~48份、石韦42~48份、天葵子42~48份、远志42~48份、乌梅42~48份、百部42~48份。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明党参225份、玄参225份、黄精225份、南沙参90份、北沙参90份、太子参135份、刺五加135份,女贞子90份、玉竹90份、白芍90份、侧柏叶45份、石韦45份、天葵子45份、远志45份、乌梅45份、百部45份。所述黄精为蒸黄精,百部为蜜百部。该中药组合物为口服的中药丸剂。所述中药丸剂为水丸、蜜丸、水蜜丸或浓缩丸。所述中药丸剂为浓缩丸。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浓缩丸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取明党参、女贞子、白芍、远志,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备用;过筛后余下的粗粉备用;(b)取玄参、黄精、南沙参、北沙参、太子参、刺五加、玉竹、侧柏叶、石韦、天葵子、乌梅、百部,与步骤(a)所得粗粉加8-10倍量的水煎煮2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c)将步骤(b)所得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在60℃时相对密度为1.30-1.40的稠膏;(d)将步骤(a)所得混匀的药物细粉与步骤(c)所得的稠膏混匀,制丸,干燥,打光,即得中药组合物浓缩丸。本专利技术中的各原料药的功效及药理作用具体如下:明党参,甘、微苦,微寒。归肺、脾、肝经。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用于肺热咳嗽,呕吐反胃,食少口干,目赤眩晕,疔毒疮疡。药理学研究证明明党参具有祛痰、止咳、平喘、调节免疫、抗凝,改善循环的作用。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药理学研究证明玄参具有解热、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品汇精要》:“清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陕西中药志》:“滋阴降火,清热凉血,生津液,利咽喉。”《本草正》:“此物苦而甘,苦能清火,甘能滋阴,此其味甘,故降性亦缓。《本草》言其性入肾经,而不知其尤走肺脏,故能退无根浮游之火,散周身痰结热痈。”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药理学研究证明黄精具有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的作用。《本草纲目》:“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南沙参,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胃阴不足,食少呕吐,气阴不足,烦热口干。药理学研究证明南沙参可提高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效,并具有祛痰、抗真菌作用。北沙参,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药理学研究证明北沙参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及解热镇痛作用。《得配本草》:“补阴以制阳,清金以滋水,治久咳肺痿。”《东北药用植物汇编》:“治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膨胀不全,肺脓疡等。”《药笼小品》:“北沙参,肺经轻清淡补之品,予治肺虚咳嗽,每用党参、元参、北沙参,或加降气消痰,名三参饮,获效甚多。”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药理学研究证明太子参具有调节免疫、抗疲劳、抗应激、增强耐缺氧作用。刺五加,辛、微苦,温。归脾、肾、心经。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肺气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肺肾两虚,久咳虚喘,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多梦。药理学研究证明刺五加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炎、止咳祛痰作用。《长白山植物药志》:“补气益精,主治气虚乏力,慢性支气管炎。”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药理学研究证明女贞子具有抗炎、促进免疫功能、抑制变态反应等作用。《神农本草经》:“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本草再新》:“养阴益肾,补气疏肝。”《本草经疏》:“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盖肾本寒,因虚热而软,此药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明党参220~230份、玄参220~230份、黄精220~230份、南沙参85~95份、北沙参85~95份、太子参130~140份、刺五加130~140份,女贞子85~95份、玉竹85~95份、白芍85~95份、侧柏叶40~50份、石韦40~50份、天葵子40~50份、远志40~50份、乌梅40~50份、百部40~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明党参220~230份、玄参220~230份、黄精220~230份、南沙参85~95份、北沙参85~95份、太子参130~140份、刺五加130~140份,女贞子85~95份、玉竹85~95份、白芍85~95份、侧柏叶40~50份、石韦40~50份、天葵子40~50份、远志40~50份、乌梅40~50份、百部40~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明党参222~228份、玄参222~228份、黄精222~228份、南沙参87~93份、北沙参87~93份、太子参132~138份、刺五加132~138份,女贞子87~93份、玉竹87~93份、白芍87~93份、侧柏叶42~48份、石韦42~48份、天葵子42~48份、远志42~48份、乌梅42~48份、百部42~48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明党参225份、玄参225份、黄精225份、南沙参90份、北沙参90份、太子参135份、刺五加135份,女贞子90份、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鹏曹玉举董树平张其彬宜娟娟刘文丽刘红月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