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太网用对称数据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51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太网用对称数据电缆,包括內芯、地线,所述内芯外包覆有金属屏蔽层,所述地线与金属屏蔽层内表面接触,所述金属屏蔽层外包覆有护套,所述內芯包括若干组对绞线,每组对绞线包括2根绞合设置的芯线,每根芯线包括导体和导体外部包覆的绝缘层;“T”“F”“H”“E”“h”“一”字填充条,所述填充条采用的材料为聚乙烯、LSZH或FEP绝缘材料,所述2*“T”字填充条的中间金属屏蔽层对位隔离“S”形半包屏蔽,有效消除对位线对间的电磁干扰,“T”“F”“H”“E”“h”“一”字填充条能有效消除临位线对间的电磁干扰,加固线对位置,提高对称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太网用对称数据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八类屏蔽(F/UTP),尤其涉及应用于25GBASE-Tand40GBASE-T或IEEEP802.3bq25G/40GBASE-T任务组,一种以太网用的对称数据电缆。
技术介绍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云计算数据需要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网络来承载,而现有的广泛用于布线市场的超七类线缆已无法满足四对线缆上传输速率达到25G/40GBASE-T的30m距离传输。使用25G/40GBASE-T技术的带宽最低要求为2000MHz,而在这样的高频下,很难通过简单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解决,故需要设计一种八类屏蔽(F/UTP)电缆保证高频下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太网用对称数据电缆,能有效提高在2000MHZ的传输性能,可以在屏蔽对绞线上配置25G/40GBASE-T以太网,并且可以使传输距离达到结构化布线中要求的30m。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太网用对称数据电缆,包括內芯、地线,所述内芯外包覆有圈形金属屏蔽层,所述地线与圈形金属屏蔽层内表面接触,所述圈形金属屏蔽层外包覆有护套,所述內芯包括:若干组对绞线,每组对绞线包括2根绞合设置的芯线,每根芯线包括导体和导体外部包覆的绝缘层;还包括填充条,所述填充条为“T”“F”“H”“E”“h”“一”字形状,所述填充条中间设置有“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对位的半包覆两对芯线。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发泡聚乙烯,发泡FEP、低烟无卤材料或聚四氟乙烯。进一步的,所述填充条为低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的柔性材料。进一步的,填充条上还设置有填充片,所述填充片包括内角填充片和外角填充片;填充条的一个或者多个内角设置有内角填充片,中部外侧设置有外角填充片;所述内角填充片和外角填充片的形状构造相同,大小不同;填充片由n个大小不同的填充片层层叠组成;每个填充片层为月牙形,填充片层的尺寸从顶层到底层依次增加。进一步的,设置W为“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的宽度,D为“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的厚度;当“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的宽度增加时,其厚度也随之增加;基于公式(1)设置“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6的宽度和厚度;W=I1×D+I2公式(1),其中,I1和I2为预设值,根据“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的材质进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宽度为6~50mm,厚度为0.02~1.5mm。进一步的,所述对绞线为4对,设置2*“T”、2*“F”、2*“H”、2*“E”、2*“h”或2*“一”字形状的填充条将对绞线分隔开来,每个分隔区内设置一组对绞线。进一步的,所述芯线的导体由低氧铜或无氧铜材料经拉丝和退火绞合制成,导体规格为20~30AWG的实心或绞合导体,所述绝缘层采用低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的材料,由高密度聚乙稀材料、物理发泡聚乙烯,物理发泡FEP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对绞线的两根芯线呈扭绞形状,且每组对绞线均采用20~60%的退扭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片的填充片层的数量n和“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的宽度以及“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的厚度相关;基于公式(2)为“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选择设置n层填充片层的填充片;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从结构上加以突破,在传统的高速数据通信电缆基础上改进了传统的十字形填充形状,能有效提高在2000MHZ的传输性能,可以在屏蔽对绞线上配置25G/40GBASE-T以太网,并且可以使传输距离达到结构化布线中要求的30m,是一款经济型的数据电缆。2*“T”“F”“H”“E”“h”“一”字填充条的中间金属屏蔽层对位隔离“S”形半包屏蔽,有效消除对位线对间的电磁干扰,“T”“F”“H”“E”“h”“一”字填充条能有效消除邻位线对间的电磁干扰,加固线对位置,提高对称性。。导体均采用低氧软铜,能提高线材的柔软程度。本专利技术的以太网用CAT8对称数据电缆既满足美国通信工业协会PN-568-C.2-1Draft3.3草案的的机械性能及电气性能的要求,也满足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所要求的防火性能,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敷设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填充条为“T”字形状的电缆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一种填充条为“F”字形状且设置有填充片的电缆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一种填充条为“h”字形状的电缆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一种填充条为“E”字形状的电缆横截面示意图。图5为一种填充条为“H”字形状的电缆横截面示意图。图6为一种填充条为“一”字形状的电缆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填充条为“T”字形状的以太网用对称数据电缆横截面示意图,所述以太网用对称数据电缆为以太网用CAT8F/UTP对称数据电缆;包括內芯3、地线4,地线4为镀锡铜丝材料,内芯3外包覆有圈形金属屏蔽层2,地线4与圈形金属屏蔽层2内表面接触,圈形金属屏蔽层2外包覆有护套1。內芯3包括:多组对绞线32,每组对绞线32包括2根绞合设置的芯线,每根芯线包括导体321和导体321外部包覆的绝缘层322;填充条31,当对绞线32为大于4组时,所述填充条31为“T”、“F”、“H”、“E”、“h”或“一”字填充条的中间对位隔离“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6中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附图中仅仅示出了4组对绞线32的情况,当存在多于4组对绞线32时,可进行多种填充条形状的选择,以形成最优的填充形式,相比传统的十字填充,灵活性更强,更便于进行对绞线组数的扩展;当对绞线32为4组时,所述填充条31为2*“T”、2*“F”、2*“H”、2*“E”、2*“h”或2*“一”字填充条的中间对位隔离“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6;所述填充条和填充片为低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的柔性材料。“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的宽度为6~50mm,厚度为0.02~1.5mm。图2为一种填充条为“F”字形状且设置有填充片的电缆横截面示意图;优选的:填充条上还设置有填充片,所述填充片包括内角填充片52和外角填充片51;所述填充条的一个或者多个内角设置有内角填充片52,中部外侧设置有外角填充片51;所述内角填充片52和外角填充片51的形状构造相同,大小不同;内角填充片和外角填充片采用相同的形状构造便于填充片的批量制造;填充片由n个大小不同的填充片层层叠组成(n>=2);优选的:内角填充片和外角填充片均由三个大小不同的填充片层层叠构成;每个填充片层为月牙形,填充片层的尺寸从顶层到底层依次增加;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以太网用对称数据电缆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太网用对称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內芯、地线,所述内芯外包覆有圈形金属屏蔽层,所述地线与圈形金属屏蔽层内表面接触,所述圈形金属屏蔽层外包覆有护套,所述內芯包括:若干组对绞线,每组对绞线包括2根绞合设置的芯线,每根芯线包括导体和导体外部包覆的绝缘层;还包括填充条,所述填充条为“T”“F”“H”“E”“h”“一”字形状,所述填充条中间设置有“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对位的半包覆两对芯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太网用对称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內芯、地线,所述内芯外包覆有圈形金属屏蔽层,所述地线与圈形金属屏蔽层内表面接触,所述圈形金属屏蔽层外包覆有护套,所述內芯包括:若干组对绞线,每组对绞线包括2根绞合设置的芯线,每根芯线包括导体和导体外部包覆的绝缘层;还包括填充条,所述填充条为“T”“F”“H”“E”“h”“一”字形状,所述填充条中间设置有“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对位的半包覆两对芯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用对称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发泡聚乙烯,发泡FEP、低烟无卤材料或聚四氟乙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用对称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条为低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的柔性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以太网用对称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填充条上还设置有填充片,所述填充片包括内角填充片和外角填充片;填充条的一个或者多个内角设置有内角填充片,中部外侧设置有外角填充片;所述内角填充片和外角填充片的形状构造相同,大小不同;填充片由n个大小不同的填充片层层叠组成;每个填充片层为月牙形,填充片层的尺寸从顶层到底层依次增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太网用对称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设置W为“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的宽度,D为“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的厚度;当“S”形半包金属屏蔽层的宽度增加时,其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雅梁杨吉邵朝阳陈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华迅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