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隐私化开放方法及装置、去隐私数据回溯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333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去隐私化开放方法及装置、去隐私数据回溯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去隐私化开放方法包括:接收各应用所发送的获取数据的请求;为各应用分配相应的APP ID和APP Secret;分析各应用所发送的数据请求,获取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根据所获取的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以及预先存储的待开放数据与所属类别之间的映射表,提取相应的待开放数据;抽取与各应用所对应的待开放数据中的敏感字段;引入加密信息对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将加密数据替换待开放数据中的敏感字段位置所对应的内容,得到去隐私化后的数据,以开放给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去隐私化开放方法及装置、去隐私数据回溯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去隐私化开放装置及去隐私化开放方法、去隐私化数据回溯装置及去隐私化数据回溯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大数据平台可根据第三方应用需求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向应用开放分析结果数据。在待开发数据中,若涉及用户或平台敏感信息,需要进行去隐私化处理,以达到保护隐私的目的。现有的数据隐私化方法是平台级通用的,即从源数据获取的客户隐私数据之中,提取索引字段,调用去隐私化映射关系表,根据去隐私化映射关系表中的映射规则,将索引字段映射为去隐私化映射关系表中对应的映射编码,以此来完成对客户隐私数据的去隐私化处理。上述映射关系表静态存储在大数据平台内,针对不同需求类型及不同特征的应用,对于同一个敏感字段的映射规则是一致的,因此,去隐私化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均不能够实现去隐私化方法的动态适应和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隐私化开放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各应用所发送的获取数据的请求;为各应用分配相应的APPID和APPSecret;对各所述应用所发送的数据请求进行分析,获取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根据所获取的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以及预先存储的待开放数据与所属类别之间的映射表,提取相应的待开放数据;抽取各应用所对应的待开放数据中的敏感字段;引入加密信息对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加密信息至少包括应用的APPID和APPSecret;将加密数据替换待开放数据中的敏感字段位置所对应的内容,得到去隐私化后的数据,以开放给应用。优选的是,所述加密信息还包括:时间变量、自设密码。优选的是,在所述引入加密信息对所述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具体包括:引入所述应用的APPID、APPSecret、时间变量、自设密码对所述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使用所述应用的公钥对敏感字段进行二次加密,得到加密数据。优选的是,在所述引入加密信息对所述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具体包括:引入所述应用的APPID、APPSecret、时间变量、自设密码对所述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对完成上述步骤的所述敏感字段再次引入时间变量做混淆,得到混淆后的数据;对于所述混淆后的数据,使用所述应用的公钥进行二次加密,得到所述加密数据。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隐私化开放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用所发送的获取数据的请求;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应用分配APPID和APPSecret;分析模块,用于对各所述应用所发送的数据请求进行分析,获取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获取的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以及预先存储的待开放数据与所属类别之间的映射表,提取相应的待开放数据;抽取模块,用于抽取待开放数据中的敏感字段;加密处理模块,用于引入加密信息对所述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所述加密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应用的APPID和APPSecret;替换模块,用于将待开放数据中的敏感字段位置所对应的内容替换成所述加密数据,得到去隐私化后的数据,以开放给所述应用。优选的是,所述加密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加密单元,用于引入所述应用的APPID、APPSecret、时间变量、自设密码对所述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第二加密单元,用于使用所述应用的公钥对敏感字段进行二次加密,得到所述加密数据。优选的是,所述加密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加密单元,用于引入所述应用的APPID、APPSecret、时间变量、自设密码对所述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混淆单元,用于对完成上述步骤的所述敏感字段再次引入时间变量做混淆,得到混淆后的数据;第二加密单元,用于对于所述混淆后的数据,使用所述应用的公钥进行二次加密,得到所述加密数据。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隐私化数据回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应用所发送的回溯请求;调出开放给所述应用的去隐私化后的数据;对所述应用的去隐私化后的数据进行去混淆处理,得到去混淆后的数据;引入解密信息对所述去混淆后的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处理后的数据;所述解密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应用的APPID和APPSecret;判断所述解密处理后的数据与大数据平台预先存储的所述的应用的源数据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响应所述应用所发送的回溯请求;否则反之。优选的是,所述解密信息还包括:时间变量、自设密码。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隐私化数据回溯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用所发送的回溯请求;调出模块,用于调出开放给所述应用的去隐私化后的数据;去混淆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应用的去隐私化后的数据进行去混淆处理,得到去混淆后的数据;解密模块,用于引入解密信息对所述去混淆后的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处理后的数据;所述解密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应用的APPID和APPSecret;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解密处理后的数据与大数据平台预先存储的所述的应用的源数据是否相同;数据回溯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应用所发送的回溯请求。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去隐私化开放方法中,大数据平台针对统一数据,给对不同的应用,采用与各应用所对应的APPID和APPSecret对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从而保证加密后的数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去隐私化开放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去隐私化开放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去隐私化数据回溯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去隐私化数据回溯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去隐私化开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接收各应用所发送的获取数据的请求。具体的,若各应用对大数据平台上的数据有使用需求,各应用则会在大数据平台上进行注册,并在大数据平台上设置各应用所对应的自设密码,用于各应用在大数据平台上查询所对应的应用信息,从而增强各应用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各应用还向大数据平台发送获取数据的请求,相应的大数据平台则会接收到各应用所发送的获取数据的请求。其中,大数据平台为包括存储用户身份信息、业务使用信息、交易信息、网络及业务系统运行过程、运行状况等海量数据的平台。S102、为各应用分配相应的APPID和APPSecret。具体的,大数据平台在接收到各应用所发送的获取数据的请求之后,为各应用分配相应的APPID和APPSecret。S103、对各所述应用所发送的数据请求进行分析,获取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可以为电话号码类、身份证号码类、生日日期类等隐私信息。S104、根据所获取的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以及预先存储的待开放数据与所属类别之间的映射表,提取相应的待开放数据。之所以大数据平台根据所获取的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以及预先存储的待开放数据与所属类别之间的映射表,提取相应的待开放数据,是为了使大数据平台能够更加快速且准确地找到与各应用所发送的数据请求所对应的数据。S105、抽取与各应用所对应的待开放数据中的敏感字段。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去隐私化开放方法及装置、去隐私数据回溯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隐私化开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各应用所发送的获取数据的请求;为各应用分配相应的APP ID和APP Secret;对各所述应用所发送的数据请求进行分析,获取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根据所获取的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以及预先存储的待开放数据与所属类别之间的映射表,提取相应的待开放数据;抽取各应用所对应的待开放数据中的敏感字段;引入加密信息对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加密信息至少包括应用的APP ID和APP Secret;将加密数据替换待开放数据中的敏感字段位置所对应的内容,得到去隐私化后的数据,以开放给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隐私化开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各应用所发送的获取数据的请求;为各应用分配相应的APPID和APPSecret;对各所述应用所发送的数据请求进行分析,获取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根据所获取的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以及预先存储的待开放数据与所属类别之间的映射表,提取相应的待开放数据;抽取各应用所对应的待开放数据中的敏感字段;引入加密信息对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加密信息至少包括应用的APPID和APPSecret;将加密数据替换待开放数据中的敏感字段位置所对应的内容,得到去隐私化后的数据,以开放给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隐私化开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信息还包括:时间变量、自设密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隐私化开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入加密信息对所述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具体包括:引入所述应用的APPID、APPSecret、时间变量、自设密码对所述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使用所述应用的公钥对敏感字段进行二次加密,得到加密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隐私化开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入加密信息对所述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具体包括:引入所述应用的APPID、APPSecret、时间变量、自设密码对所述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对完成上述步骤的所述敏感字段再次引入时间变量做混淆,得到混淆后的数据;对于所述混淆后的数据,使用所述应用的公钥进行二次加密,得到所述加密数据。5.一种去隐私化开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隐私化开放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用所发送的获取数据的请求;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应用分配APPID和APPSecret;分析模块,用于对各所述应用所发送的数据请求进行分析,获取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获取的各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所属的类别,以及预先存储的待开放数据与所属类别之间的映射表,提取相应的待开放数据;抽取模块,用于抽取待开放数据中的敏感字段;加密处理模块,用于引入加密信息对所述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数据;所述加密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应用的APPID和AP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王蓉肖吉杨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