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湿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3255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设有排风口,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下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活动卡嵌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凹槽的上端串通连接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设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表面设有环形凸起。该实验室湿度调节装置通过转动旋钮带动第一板件或第二板件进行转动,可以改变由排风口排出的气流的方向和流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可以降低由于湿度调节装置产生的气流对燃烧实验过程中带来的影响,通风框和装置本体之间设置的连接结构,使通风框与装置本体安装拆卸和清洗都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湿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湿度调节装置
,具体为一种实验室湿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湿度调节器分为除湿机和加湿机两种,由热交换器、压缩机、风扇、水箱、电路控制器及外壳组成。除湿原理:由进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经过制冷系统(压缩机,蒸发器,冷疑器)相互作用下疑结成霜,系统自动升温化霜成水流入盛水箱,产生出干燥空气排出,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降低,潮湿空间逐步达到干爽的效果。加湿原理:超声波工业加湿机采用电子超频震荡,通过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水抛离水面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不需加热或化学药品而产生1-10μ水颗粒漂浮于空气中,达到空气湿润效果。通常湿度调节装置都由排风口将干燥或加湿后的空气排出,湿度调节装置的排风口处通常没有具备调节气流的装置,在实验室中,如在做燃烧实验时,较大的气流或流速较快的气流会很容易对燃烧物带来影响,从而无法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湿度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设有排风口,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下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活动卡嵌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凹槽的上端串通连接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设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表面设有环形凸起,所述按压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环形凸起下表面和第三凹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框,所述卡块的上表面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卡块,所述通风框的下端一侧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和第一凹槽活动卡嵌连接,所述通风框的内部设有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的一侧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板件通过第一转轴和通风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件的一侧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板件通过第二转轴与通风框转动连接,所述通风框的一侧设有腔体,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一端均位于与腔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蜗轮,所述腔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啮合连接,所述通风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等距交错排列。优选的,所述楔形卡块和第三凹槽活动卡嵌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实验室湿度调节装置通过转动旋钮带动第一板件或第二板件进行转动,可以改变由排风口排出的气流的方向和流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可以降低由于湿度调节装置产生的气流对燃烧实验过程中带来的影响,通风框和装置本体之间设置的连接结构,使通风框与装置本体安装拆卸和清洗都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通风框截面图。图中:1装置本体、11排风口、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2通风框、21挂钩、3卡块、31第四凹槽、32第二弹簧、33楔形卡块、4第三凹槽、41按压杆、42环形凸起、43第一弹簧、5第一板件、51第一转轴、52第一蜗轮、53第一蜗杆、6第二板件、61第二转轴、62第二蜗轮、63第二蜗杆、7第三转轴、71第一锥齿轮、72第二锥齿轮、73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一侧设有排风口11,装置本体1的一侧下端设有第一凹槽12,装置本体1的一侧上端设有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的上端串通连接有第三凹槽4,第三凹槽4的内部设有按压杆41,按压杆41的表面设有环形凸起42,按压杆41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43,第一弹簧4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环形凸起42下表面和第三凹槽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卡块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框2,卡块3的上表面设有第四凹槽31,第四凹槽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第二弹簧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卡块33,楔形卡块33和第三凹槽4活动卡嵌连接,通风框2的下端一侧设有挂钩21,挂钩21和第一凹槽12活动卡嵌连接,通风框2的内部设有第一板件5和第二板件6,第一板件5和第二板件6等距交错排列,第一板件5的一侧设有第一转轴51,第一板件5通过第一转轴51和通风框2转动连接,第二板件6的一侧设有第二转轴61,第二板件6通过第二转轴61与通风框2转动连接,通风框2的一侧设有腔体22,第一转轴51和第二转轴61的一端均位于与腔体22的内部,第一转轴5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蜗轮52,第二转轴6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蜗轮62,腔体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53和第二蜗杆63,第一蜗杆53和第一蜗轮52啮合连接,第二蜗杆63和第二蜗轮62啮合连接,通风框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7,第三转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73,旋钮73便于用手对第三转轴7进行旋转,第三转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1,第一蜗杆53和第二蜗杆6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2,第一锥齿轮71和第二锥齿轮72啮合连接。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转动旋钮73使第三转轴7转动,第三转轴7通过第一锥齿轮71带动第二锥齿轮72转动,转动上端的旋钮73,第二锥齿轮72带动第一蜗杆53转动,转动下端的旋钮73,二锥齿轮72带动第二蜗杆63转动,第一蜗杆53转动带动第一蜗轮52转动,第一蜗轮52转动使第一转轴51转动,第一转轴51转轴转动使第一板件5转动,第二蜗杆63转动带动第二蜗轮62转动,第二蜗轮62转动带动第二转轴61转动,第二转轴61转动带动第二板件6转动,第一板件5和第二板件6的转动可以改变由排风口11中排出的气流方向;将挂钩21卡嵌进第一凹槽12,再将卡块3卡嵌进第二凹槽13中,楔形卡块33会卡嵌进第三凹槽4中;按动按压杆41,按压杆41会将楔形卡块33从第三凹槽4中挤压出去,此时可以将卡块3从第二凹槽13中取出,再将挂钩21从第一凹槽12中取出,来达到将通风框2从装置本体1上拆卸下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实验室湿度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验室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设有排风口(11),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下端设有第一凹槽(12),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上端设有第二凹槽(13),所述第二凹槽(13)的内部活动卡嵌连接有卡块(3),所述第二凹槽(13)的上端串通连接有第三凹槽(4),所述第三凹槽(4)的内部设有按压杆(41),所述按压杆(41)的表面设有环形凸起(42),所述按压杆(41)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43),所述第一弹簧(4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环形凸起(42)下表面和第三凹槽(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块(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框(2),所述卡块(3)的上表面设有第四凹槽(31),所述第四凹槽(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所述第二弹簧(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卡块(33),所述通风框(2)的下端一侧设有挂钩(21),所述挂钩(21)和第一凹槽(12)活动卡嵌连接,所述通风框(2)的内部设有第一板件(5)和第二板件(6),所述第一板件(5)的一侧设有第一转轴(51),所述第一板件(5)通过第一转轴(51)和通风框(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件(6)的一侧设有第二转轴(61),所述第二板件(6)通过第二转轴(61)与通风框(2)转动连接,所述通风框(2)的一侧设有腔体(22),所述第一转轴(51)和第二转轴(61)的一端均位于与腔体(22)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5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蜗轮(52),所述第二转轴(6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蜗轮(62),所述腔体(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53)和第二蜗杆(63),所述第一蜗杆(53)和第一蜗轮(52)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蜗杆(63)和第二蜗轮(62)啮合连接,所述通风框(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7),所述第三转轴(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1),所述第一蜗杆(53)和第二蜗杆(6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2),所述第一锥齿轮(71)和第二锥齿轮(72)啮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设有排风口(11),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下端设有第一凹槽(12),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上端设有第二凹槽(13),所述第二凹槽(13)的内部活动卡嵌连接有卡块(3),所述第二凹槽(13)的上端串通连接有第三凹槽(4),所述第三凹槽(4)的内部设有按压杆(41),所述按压杆(41)的表面设有环形凸起(42),所述按压杆(41)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43),所述第一弹簧(4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环形凸起(42)下表面和第三凹槽(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块(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框(2),所述卡块(3)的上表面设有第四凹槽(31),所述第四凹槽(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所述第二弹簧(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卡块(33),所述通风框(2)的下端一侧设有挂钩(21),所述挂钩(21)和第一凹槽(12)活动卡嵌连接,所述通风框(2)的内部设有第一板件(5)和第二板件(6),所述第一板件(5)的一侧设有第一转轴(51),所述第一板件(5)通过第一转轴(51)和通风框(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件(6)的一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科智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