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造柱顶部组合式活拆斗模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在构造柱顶部混凝土浇筑时用的斗模。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的填充墙构造柱模板基本都是在其顶部安装固定式的引流槽或斗模作为混凝土浇筑的入口,用人工或其它的上料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为了保证构造柱顶部混凝土的饱满,一般都要将混凝土浇筑的高度比其顶部高出一些,由于引流槽及斗模都是固定在模板上的,且没有其它措施将构造柱的混凝土与引流槽或斗模内的混凝土分隔开,这样就会在构造柱顶部形成突出墙面的混凝土垛,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时进行模板拆除再凿除顶部突出墙面的混凝土垛,这种构造柱模板系统存在的主要不足有:一是构造柱的混凝土无法与引流槽或斗模内的混凝土分隔开,增加了混凝土的浇筑量,造成了混凝土的浪费;二是构造柱顶部的引流槽或斗模无法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拆除,无法做到周转使用;三是需要搭设高空作业操作平台用人工将突出墙面的混凝土垛凿除,增加了成本;四是高空作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构造柱顶部组合式活拆斗模,采用该斗模后能保证构造柱顶部混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造柱顶部组合式活拆斗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模板装置(13)及与连接模板装置(13)连接的斗模(14),连接模板装置(13)包括基板(1)、连接板(2)及隔板(3),基板(1)内侧表面与构造柱侧模板连接,连接板(2)连接在基板(1)外表面,基板(1)上侧形成内缺口,连接板(2)在基板(1)上侧的内缺口对应位置处设有U形缺口,隔板(3)可移动的定位在连接板(2)内表面且通过推拉隔板(3)可使得隔板(3)完全挡住连接板(2)的U形缺口,斗模(14)包括安装板(5)、侧板(7)、底板(9)及挡料板(8),安装板(5)与连接板(2)外表面相连接,安装板(5)在与连接板(2)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造柱顶部组合式活拆斗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模板装置(13)及与连接模板装置(13)连接的斗模(14),连接模板装置(13)包括基板(1)、连接板(2)及隔板(3),基板(1)内侧表面与构造柱侧模板连接,连接板(2)连接在基板(1)外表面,基板(1)上侧形成内缺口,连接板(2)在基板(1)上侧的内缺口对应位置处设有U形缺口,隔板(3)可移动的定位在连接板(2)内表面且通过推拉隔板(3)可使得隔板(3)完全挡住连接板(2)的U形缺口,斗模(14)包括安装板(5)、侧板(7)、底板(9)及挡料板(8),安装板(5)与连接板(2)外表面相连接,安装板(5)在与连接板(2)的U形缺口相对应的位置也设有U形缺口,两块侧板(7)分别连接在安装板(5)外表面的U形缺口两侧边缘,底板(9)内侧向下倾斜地连接在两块侧板(7)之间,且底板(9)内侧边与安装板(5)外表面的U形缺口下侧边缘连接,底板(9)靠内侧位置开有贯穿的排料口(10),挡料板(8)放置在底板(9)上表面可以完全盖住排料口(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柱顶部组合式活拆斗模,其特征在于,基板(1)上侧的内缺口也为U形,基板(1)上侧的U形缺口尺寸较连接板(2)上的U形缺口尺寸小,隔板(3)为一块方形隔板(3),隔板(3)的宽度与基板(1)U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华,张苏杰,曾攀,周生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