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宏伟专利>正文

钢丝绳减震装置与安装方法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2848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钢丝绳减震装置与安装方法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该减震装置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及位于两连接板之间的对称设置的偶数组钢丝绳隔震体,每组钢丝绳隔震体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及钢丝绳,上、下定位板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固定通孔,钢丝绳依次穿过上、下定位板的固定通孔形成螺旋状;钢丝绳与上、下定位板间固定连接;上定位板与上连接板间,下定位板与下连接板间固定连接;上定位板与钢丝绳的上方各连接点与上连接板的垂直平面为A面,下定位板与钢丝绳的各下连接点与下连接板的垂直平面为B面,A面与B面存在一个偏置距离;相对设置的钢丝绳隔震体的偏置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小甚至消除了无弹性区,有效的提高了隔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丝绳减震装置与安装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
,尤其是一种钢丝绳减震装置与安装方法,及在汽车上的减震应用。
技术介绍
钢丝绳减震器作为机载、车载、舰载等电子、机械设备的减震部件,具有良好的缓冲抗冲性能,阻尼大,安装方便。现有的钢丝绳隔震体如图1所示,包括上定位板1'、下定位板2'和钢丝绳3'。如图2所示,水平安装在连接板4'上时,A面与B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测试中所使用的一对隔震体,在使用此种方法安装后,隔震率约为60%,在X向的非弹性区,约为21mm。一些现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倾斜平面的存在,需要将钢丝绳隔震体斜向安装,如图3所示,该安装方式中上定位板1'与钢丝绳3'的上连接点与下定位板2'与钢丝绳3'的下连接点之间的连线与上、下连接板之间呈垂直关系,两连接点之间不存在偏置距离,即A面与B面仍位于同一平面内,在使用同种型号的隔震体,使用该方法安装后,钢丝绳隔震体的隔震率虽有所提高,但其X向的非弹性区没有变化。与图2的接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绳减震装置与安装方法,以提高其整体的隔震率,减小甚至消除X向的非弹性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钢丝绳减震装置与安装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丝绳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及位于两连接板之间的对称设置的偶数组钢丝绳隔震体,每组钢丝绳隔震体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及位于上、下定位板之间的钢丝绳,上、下定位板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固定通孔,所述的钢丝绳由多股钢丝拧成一体,所述的钢丝绳依次穿过上、下定位板的固定通孔形成螺旋状,钢丝绳与上、下定位板固定连接;上定位板与上连接板间,下定位板与下连接板间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定位板与钢丝绳的各连接点与上连接板的垂直平面为A面,所述的下定位板与钢丝绳的各连接点与下连接板的垂直平面为B面,A面与B面存在一个偏置距离L;相对设置的钢丝绳隔震体的偏置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绳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及位于两连接板之间的对称设置的偶数组钢丝绳隔震体,每组钢丝绳隔震体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及位于上、下定位板之间的钢丝绳,上、下定位板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固定通孔,所述的钢丝绳由多股钢丝拧成一体,所述的钢丝绳依次穿过上、下定位板的固定通孔形成螺旋状,钢丝绳与上、下定位板固定连接;上定位板与上连接板间,下定位板与下连接板间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定位板与钢丝绳的各连接点与上连接板的垂直平面为A面,所述的下定位板与钢丝绳的各连接点与下连接板的垂直平面为B面,A面与B面存在一个偏置距离L;相对设置的钢丝绳隔震体的偏置方向相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连接板之间设置两组相对设置的钢丝绳隔震体,两组钢丝绳隔震体的偏置距离L大小相同或不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A面与B面的偏置距离L为5~10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垫板,所述的垫板设置在下连接板与下定位板之间和/或上连接板与上定位板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定位板分别使用两块开有半圆孔的夹紧板螺栓固定形成,两块夹紧板之间形成固定通孔。6.汽车空调压缩机钢丝绳减震装置,设置在汽车空调压缩机下方,与发动机、发电机联结,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绳减震装置、发电机支架、张紧杆支架及张紧杆组件,所述的钢丝绳减震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结构,所述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宏伟陈力
申请(专利权)人:詹宏伟陈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