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刚华专利>正文

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764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锁涉及一种智能机械密码锁。本发明专利技术锁包括密码轮机构和内保险机构,结构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密码轮代替钥匙,使锁的安全性能提高,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锁能安装在各类锁具上,替换现有所有的钥匙孔的产品,让人类免去了带钥匙的麻烦,并且密码可以自己设计,自己调整,十分灵活,可时常更换密码,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机械密码锁。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庭门锁基本上都是用钥匙开门和锁门的,这种配备钥匙的普通门锁的安全系数,在小偷面前基本为零,此种锁快则5秒就能开启,小偷能轻易进入房间,不够安全,此种锁逐渐被智能锁替代。市面上的智能锁,有IC卡感应锁、指纹加密码锁、头像加密码锁、光控锁,这些锁看似安全防盗性能优越,但是由于智能锁都是靠电池工作的,为了防止由于智能锁电池无电和电子芯片损坏导致无法进入房间的情况发生,上述智能锁也配备了钥匙孔,这种缺口设计却给了小偷可乘之机,智能锁做得再好,由于钥匙孔的存在也变得不安全。以上可知,由于钥匙孔的存在,现有的锁并不安全,安全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的锁。本专利技术锁,包括密码轮机构和内保险机构,密码轮机构包括内部具有腔体的锁体、设置在锁体内的凸轮、密码轮、芯轴、锁芯、压幅、寸套及卡簧,还包括压帽、弹簧、套装弹簧、拉勾、圆柱,所述锁体的腔体的形状与其内部其它部件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锁体内设置有与密码轮转动配合的密码轮槽,密码轮转动时与凸轮配合,所述锁芯为阶梯圆柱状,所述锁芯水平设置于所述锁体的腔体内,所述锁芯的外表面靠近其右端面自右向左设置有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槽的深度,所述锁芯的外表面靠近其左端面设置四边形滑槽,所述拉勾一端拉结于所述四边形滑槽内、另一端拉结在锁体上,所述套装弹簧套装在锁体的外表面的左端及拉勾外,所述套装弹簧的一端顶在锁体上、另一端顶在锁芯的阶梯面上,所述圆柱的下端与所述锁芯固定,所述芯轴竖直设置于锁体的腔体内,所述芯轴的下端可卡接于所述第一槽或第二槽中,芯轴的中部外表面沿腔体自内而外依次设置所述卡簧、压幅、弹簧、压帽,所述寸套套装于锁芯外表面,所述寸套上设置有适于芯轴的端部穿过的通孔,转动密码轮到设定密码位置并按动所述压帽,所述芯轴从所述第一槽中弹出,内保险机构包括内锁保险手柄、内保险功能凸轮、左卡簧、右卡簧,所述内锁保险手柄为阶梯圆柱状,其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外露端,所述外露端外露于锁体外,所述插入端插入锁体内且周向卡接于内保险功能凸轮内,内保险功能凸轮置于锁体内且其轴向两侧设置所述左卡簧和右卡簧,所述左卡簧设置于所述插入端的卡槽内。本专利技术锁,其中,所述拉勾外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设置与锁体及拉勾外。本专利技术锁,其中,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位于锁体内且装设于芯轴的卡接槽内。本专利技术锁,其中,所述芯轴、压幅、寸套、卡簧、压帽、弹簧的个数均为两个且均沿所述锁芯对称设置。本专利技术锁,其中,还包括中部固定的摆杆、微型电机,所述圆柱可触动所述摆杆摆动进而触动微型电机吸合。本专利技术锁,其中,还包括可滑动的锁壳盖,锁壳盖覆于锁外。本专利技术锁,其中,还包括置于门的内侧面的投影头和电池盒、置于门的外侧面的摄影头、置于内侧面的内侧手柄和置于外侧面的外侧手柄。本专利技术锁,其中,所述密码轮机构和内锁保险机构置于门内,且内锁保险手柄外露于门的内侧面。本专利技术锁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锁本专利技术锁包括密码轮机构和内保险机构,结构简单,本专利技术利用密码轮代替钥匙,使锁的安全性能提高,另外本专利技术锁能安装在各类锁具上,替换现有所有的钥匙孔的产品,让人类免去了带钥匙的麻烦,并且密码可以自己设计,自己调整,十分灵活,可时常更换密码,更加安全,在锁电池无电和电子软件损坏的情况下也能开锁,更加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锁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锁中芯轴弹出时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锁的使用状态图,此时微型电机吸合;图4为本专利技术锁中微型电机未吸合时的状态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锁中内保险功能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沿J-J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凸轮与密码轮的配合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锁中密码轮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锁中密码轮的主剖视图;图10为图2中锁芯的俯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锁体的槽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锁包括密码轮机构和内保险机构,密码轮机构包括内部具有与腔体的锁体11、设置在锁体11内的凸轮12、密码轮13、芯轴14、锁芯15、压幅17、寸套18及卡簧20,还包括压帽16、弹簧19、套装弹簧25、拉勾26、圆柱29,锁体11的腔体的形状与其内部其它部件的形状相匹配,再结合图5至图11所示,锁体11内设置有与密码轮转动配合的密码轮槽,密码轮13转动时与凸轮12配合,锁芯15为阶梯圆柱状,锁芯15水平设置于锁体11的腔体内,锁芯15的外表面靠近其右端面自右向左设置有第一槽151和第二槽152,第一槽151的深度小于第二槽152的深度,锁芯15的外表面靠近其左端面设置四边形滑槽153,拉勾26一端拉结于四边形滑槽153内、另一端拉结在锁体11上,四边形滑槽153具有两个止动凹槽1531、1532,套装弹簧25套装在锁体11的外表面的左端及拉勾26外,套装弹簧25的一端顶在锁体11上、另一端顶在锁芯15的阶梯面上,圆柱29的下端与锁芯15固定,芯轴14竖直设置于锁体11的腔体内,芯轴14的下端可卡接于第一槽151或第二槽152中,芯轴14的中部外表面沿腔体自内而外依次设置卡簧20、压幅17、弹簧19、压帽16,寸套18套装于锁芯15外表面,寸套18上设置有适于芯轴14的端部穿过的通孔,转动密码轮到设定密码位置并按动压帽16,芯轴14从第一槽151中弹出,内保险机构包括内锁保险手柄21、内保险功能凸轮22、左卡簧23、右卡簧24,内锁保险手柄21为阶梯圆柱状,其一端为插入端211、另一端为外露端212,外露端212外露于锁体11外,插入端211插入锁体11内且周向卡接于内保险功能凸轮22内,内保险功能凸轮22置于锁体11内且其轴向两侧设置左卡簧23和右卡簧24,左卡簧23设置于插入端211的卡槽2111内。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锁中,拉勾26外设置有限位弹簧27,限位弹簧27设置与锁体11及拉勾26外,芯轴20、压幅17、寸套18、卡簧20、压帽16、弹簧19的个数均为两个且均沿锁芯15对称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锁中,还包括垫片28,垫片28位于锁体11内且装设于芯轴14的卡接槽141内。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锁中,还包括中部固定的摆杆31、微型电机32、可上下滑动的锁壳盖33,锁壳盖33覆于锁外,圆柱29可触动摆杆31摆动进而触动微型电机32吸合,密码轮机构和内锁保险机构置于门内,且内锁保险手柄21外露于门的内侧面,门的内侧面设置有投影头34和电池盒35、内侧手柄37,门的外侧面设置有摄影头36、外侧手柄38。本专利技术不破坏现有锁的结构,可根据需要更换密码,安全性能高,在锁电池无电和电子软件损坏的情况下也能开锁,更加方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当人要出门时,只要按下内侧手柄37开门,人一出门,拉动外侧手柄38,门自然关上,锁同时也自动锁住,人在房间或者屋子里,出门向外走,开锁是不需要外加任何物件开锁的,只要按下内侧手柄37开锁,就能出门,拉动外侧手柄38,门关上,锁内的微型电机32一退回,自动分离,门的外侧面的外侧手柄变空挡,起到保险作用,再从外侧手柄开门锁是无效的,进门时必须用IC卡刷IC卡感应区39,锁内微型电机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密码轮机构和内保险机构,密码轮机构包括内部具有腔体的锁体(11)、设置在锁体(11)内的凸轮(12)、密码轮(13)、芯轴(14)、锁芯(15)、压幅(17)、寸套(18)及卡簧(20),还包括压帽(16)、弹簧(19)、套装弹簧(25)、拉勾(26)、圆柱(29),所述锁体(11)的腔体的形状与其内部其它部件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锁体(11)内设置有与密码轮转动配合的密码轮槽,密码轮(13)转动时与凸轮(12)配合,所述锁芯(15)为阶梯圆柱状,所述锁芯(15)水平设置于所述锁体(11)的腔体内,所述锁芯(15)的外表面靠近其右端面自右向左设置有第一槽(151)或第二槽(152),所述第一槽(151)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槽(152)的深度,所述锁芯(15)的外表面靠近其左端面设置四边形滑槽(153),所述拉勾(26)一端拉结于所述四边形滑槽(153)内、另一端拉结在锁体(11)上,所述套装弹簧(25)套装在锁体(11)的外表面的左端及拉勾(26)外,所述套装弹簧(25)的一端顶在锁体(11)上、另一端顶在锁芯(15)的阶梯面上,所述圆柱(29)的下端与所述锁芯(15)固定,所述芯轴(14)竖直设置于锁体(11)的腔体内,所述芯轴(14)的下端可卡接于所述第二槽(152)中,芯轴(14)的中部外表面沿腔体自内而外依次设置所述卡簧(20)、压幅(17)、弹簧(19)、压帽(16),所述寸套(18)套装于锁芯(15)外表面,所述寸套(18)上设置有适于芯轴(14)的端部穿过的通孔,转动密码轮到设定密码位置并按动所述压帽(16),所述芯轴(14)从所述第一槽(151)中弹出,内保险机构包括内锁保险手柄(21)、内保险功能凸轮(22)、左卡簧(23)、右卡簧(24),所述内锁保险手柄(21)为阶梯圆柱状,其一端为插入端(211)、另一端为外露端(212),所述外露端(212)外露于锁体(11)外,所述插入端(211)插入锁体(11)内且周向卡接于内保险功能凸轮(22)内,内保险功能凸轮(22)置于锁体(11)内且其轴向两侧设置所述左卡簧(23)和右卡簧(24),所述左卡簧(23)设置于所述插入端(211)的卡槽(21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密码轮机构和内保险机构,密码轮机构包括内部具有腔体的锁体(11)、设置在锁体(11)内的凸轮(12)、密码轮(13)、芯轴(14)、锁芯(15)、压幅(17)、寸套(18)及卡簧(20),还包括压帽(16)、弹簧(19)、套装弹簧(25)、拉勾(26)、圆柱(29),所述锁体(11)的腔体的形状与其内部其它部件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锁体(11)内设置有与密码轮转动配合的密码轮槽,密码轮(13)转动时与凸轮(12)配合,所述锁芯(15)为阶梯圆柱状,所述锁芯(15)水平设置于所述锁体(11)的腔体内,所述锁芯(15)的外表面靠近其右端面自右向左设置有第一槽(151)或第二槽(152),所述第一槽(151)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槽(152)的深度,所述锁芯(15)的外表面靠近其左端面设置四边形滑槽(153),所述拉勾(26)一端拉结于所述四边形滑槽(153)内、另一端拉结在锁体(11)上,所述套装弹簧(25)套装在锁体(11)的外表面的左端及拉勾(26)外,所述套装弹簧(25)的一端顶在锁体(11)上、另一端顶在锁芯(15)的阶梯面上,所述圆柱(29)的下端与所述锁芯(15)固定,所述芯轴(14)竖直设置于锁体(11)的腔体内,所述芯轴(14)的下端可卡接于所述第二槽(152)中,芯轴(14)的中部外表面沿腔体自内而外依次设置所述卡簧(20)、压幅(17)、弹簧(19)、压帽(16),所述寸套(18)套装于锁芯(15)外表面,所述寸套(18)上设置有适于芯轴(14)的端部穿过的通孔,转动密码轮到设定密码位置并按动所述压帽(16),所述芯轴(14)从所述第一槽(151)中弹出,内保险机构包括内锁保险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刚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