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02711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采用固定化植生基质与柔性防护网结合,能够对坡面高低起伏严重不规则的高陡岩质边坡进行单元式分解,充分稳定固定植生基质,全方位的达到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的应用,尤其适用于因爆破开挖施工不当或开采矿山、建设砂厂所形成的坡面高低起伏、不规则的高陡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可操作性强,成本低,修复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修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多年来,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和矿山开采活动已经形成了大量严重的裸露岩质边坡。这些裸露的岩质边坡通常呈现边坡高陡、坡面凹凸严重不平、浮石松石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极大的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目前,国内对边坡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均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对于上述类型人为破坏严重的高陡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缓慢。相关技术中对其进行修复的最好的工艺是“V型槽”工艺,但该工艺造价高、施工难度大,且需对边坡进行平整,所需平整度要求较高,无法彻底解决坡度凌乱严重、坡面严重凹凸不平等类型边坡的生态修复问题。随着社会和公众对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些生产活动所产生的裸露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采用固定化植生基质与柔性防护网结合,能够对坡面高低起伏严重不规则的高陡岩质边坡进行单元式分解,充分稳定固定植生基质,全方位的达到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的应用,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因爆破开挖施工不当或开采矿山、建设砂厂所形成的坡面高低起伏、不规则的高陡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可操作性强,成本低,修复效果好。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清理边坡危石;b.测量放样;c.边坡钻孔;d.安插锚杆;e.安装支撑绳;安装纵向支撑绳和横向支撑绳,拉紧后两端分别用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f.安装柔性防护网;先用缝合绳将柔性防护网底边固定在横向支撑绳上,然后侧边从下向上先缝合30-70cm,形成一格网兜;g.堆叠码砌生态袋;所述生态袋内盛装植生基质,所述植生基质主要由种植土、泥炭土和有机肥组成,其中种植土、泥炭土和有机肥的体积比为3-7:1-5:1-3;在柔性防护网形成的网兜里堆叠码砌生态袋,袋口朝水平方向,相邻上下两层呈品字形码砌,每层码砌完成后,设置连接卡扣后再进行上一层生态袋的码砌;h.固定柔性防护单元;生态袋在纵向方向每码砌30-70cm,将柔性防护网和纵向支撑绳向上缝合30-70cm,依次向上进行施工,最后完成整个柔性防护单元的施工;i.设置灌溉系统;j.植物种植;k.养护管理。本专利技术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采用固定化植生基质与柔性防护网结合,能够对坡面高低起伏严重不规则的高陡岩质边坡进行单元式分解,充分稳定固定植生基质,全方位的达到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目的。可选地,所述种植土、泥炭土和有机肥的体积比为5:3:2。可选地,所述生态袋在纵向方向每码砌50cm,将柔性防护网和纵向支撑绳向上缝合50cm。可选地,所述边坡钻孔的钻孔间距为450-550mm,优选为500mm,并在每一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钻孔孔径为14-20mm,优选为17mm,孔深为600mm以上,优选为600mm,钻孔方向与坡面呈锐角夹角。可选地,所述凹坑的直径为10-30cm,优选为20cm,深度为10-20cm,优选为15cm。可选地,所述安插锚杆包括:先将锚杆一端进行弯钩处理,而后对锚杆进行防锈处理,把处理后的锚杆入岩段放入植筋胶中浸染,再插入锚杆孔中。可选地,所述设置灌溉系统包括在坡顶建造蓄水池,沿着坡面从上往下呈鱼骨状铺设管网,水管穿过柔性防护网网孔并与柔性防护网捆绑固定。可选地,所述水管上设置多个出水孔。可选地,相邻出水孔间距为30-50cm,优选为40cm。可选地,所述柔性防护网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优选为高密度聚乙烯。可选地,所述植生基质中还混有草种。上述的一种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在因爆破开挖施工不当或开采矿山、建设砂厂所形成的坡面高低起伏、不规则的高陡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的应用,尤其适用于因爆破开挖施工不当或开采矿山、建设砂厂所形成的坡面高低起伏、不规则的高陡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可操作性强,成本低,修复效果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采用固定化植生基质与柔性防护网结合,能够对坡面高低起伏严重不规则的高陡岩质边坡进行单元式分解,充分稳定固定植生基质,全方位的达到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的应用,尤其适用于因爆破开挖施工不当或开采矿山、建设砂厂所形成的坡面高低起伏、不规则的高陡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可操作性强,成本低,修复效果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清理边坡危石;在石质边坡开挖过程中,容易在边坡表面遗留松动的浮石,必须提前清理,以防止施工时人为扰动而引起的安全隐患。低矮边坡可用高压气枪清理,高陡边坡可采用人工清理。b.测量放样;主要是结合边坡现状,依据订制的柔性防护网规格合理地布置锚杆孔位置,尽量选择坡面低处布孔,并用喷漆标记;c.边坡钻孔;d.安插锚杆;e.安装支撑绳;安装纵向支撑绳和横向支撑绳,拉紧后两端分别用绳卡(2-4个)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f.安装柔性防护网;先用缝合绳将柔性防护网底边固定在横向支撑绳上,然后侧边从下向上先缝合30-70cm,形成一格网兜;g.堆叠码砌生态袋;所述生态袋内盛装植生基质,所述植生基质主要由种植土、泥炭土和有机肥组成,其中种植土、泥炭土和有机肥的体积比为3-7:1-5:1-3;在柔性防护网形成的网兜里堆叠码砌生态袋,袋口朝水平方向,相邻上下两层呈品字形码砌,每层码砌完成后,可适度压实、平整,设置连接卡扣后再进行上一层生态袋的码砌;h.固定柔性防护单元;生态袋在纵向方向每码砌30-70cm,将柔性防护网和纵向支撑绳向上缝合30-70cm,依次向上进行施工,最后完成整个柔性防护单元的施工;i.设置灌溉系统;j.植物种植;k.养护管理。本专利技术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采用固定化植生基质与柔性防护网结合,能够对坡面高低起伏严重不规则的高陡岩质边坡进行单元式分解,充分稳定固定植生基质,全方位的达到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土、泥炭土和有机肥的体积比为5:3:2。采用特定种植土、泥炭土和有机肥用量比例,有助于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对坡面的生态修复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态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清理边坡危石;b.测量放样;c.边坡钻孔;d.安插锚杆;e.安装支撑绳;安装纵向支撑绳和横向支撑绳,拉紧后两端分别用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f.安装柔性防护网;先用缝合绳将柔性防护网底边固定在横向支撑绳上,然后侧边从下向上先缝合30‑70cm,形成一格网兜;g.堆叠码砌生态袋;所述生态袋内盛装植生基质,所述植生基质主要由种植土、泥炭土和有机肥组成,其中种植土、泥炭土和有机肥的体积比为3‑7:1‑5:1‑3;在柔性防护网形成的网兜里堆叠码砌生态袋,袋口朝水平方向,相邻上下两层呈品字形码砌,每层码砌完成后,设置连接卡扣后再进行上一层生态袋的码砌;h.固定柔性防护单元;生态袋在纵向方向每码砌30‑70cm,将柔性防护网和纵向支撑绳向上缝合30‑70cm,依次向上进行施工,最后完成整个柔性防护单元的施工;i.设置灌溉系统;j.植物种植;k.养护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清理边坡危石;b.测量放样;c.边坡钻孔;d.安插锚杆;e.安装支撑绳;安装纵向支撑绳和横向支撑绳,拉紧后两端分别用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f.安装柔性防护网;先用缝合绳将柔性防护网底边固定在横向支撑绳上,然后侧边从下向上先缝合30-70cm,形成一格网兜;g.堆叠码砌生态袋;所述生态袋内盛装植生基质,所述植生基质主要由种植土、泥炭土和有机肥组成,其中种植土、泥炭土和有机肥的体积比为3-7:1-5:1-3;在柔性防护网形成的网兜里堆叠码砌生态袋,袋口朝水平方向,相邻上下两层呈品字形码砌,每层码砌完成后,设置连接卡扣后再进行上一层生态袋的码砌;h.固定柔性防护单元;生态袋在纵向方向每码砌30-70cm,将柔性防护网和纵向支撑绳向上缝合30-70cm,依次向上进行施工,最后完成整个柔性防护单元的施工;i.设置灌溉系统;j.植物种植;k.养护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泥炭土和有机肥的体积比为5: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袋在纵向方向每码砌50cm,将柔性防护网和纵向支撑绳向上缝合5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不规则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钻孔的钻孔间距为450-55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开树欧阳路平程华荣韩启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华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