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大为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检测自动标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2079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及一种轨道检测自动标记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轨道上的固定螺母松紧程度检测不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横板,横板上安装有竖向的空心转轴,空心转轴内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空心转轴可产生相对转动,空心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槽轮,槽轮的下方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一齿轮的右侧设有弧形槽,空心转轴的左侧设有竖向放置且可转动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上端置于横板的下底面,第二转轴上套装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上方设有套装控制装置,空心转轴右侧设有密闭水箱;水箱下端设有喷水管,喷水管与控制装置连接,水箱上端经管道连接有加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检测自动标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轨道检测自动标记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轨交通工具也来越发达,轨道的使用量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因此轨道的养护检测需要投入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多,现阶段对轨道的检测还停留在工人手动检测的阶段。轨道的铺设一般是先均匀铺设枕木,且枕木离地面的高度是一个固定值,每个枕木之间的距离也是固定值,然后将两条平行的铁轨置于枕木上,再通过紧定螺栓与固定螺母将铁轨固定安装在枕木上,但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震动或者人为原因使得枕木上的固定螺母会出现松动,松动的固定螺母会出现向上运动的效果,因此此段铁轨在没有固定螺母的固定后极易出现松动以及出现重大意外事故。铁道部门专门设有轨道养护此类工种,定时会对铁轨两侧的固定螺母进行检测并实现预紧,在此过程中大多数的时间均花费在寻找松动的固定螺母上去,本身固定螺母体积不大,且在送的时候往往是微量且不易发现的,因此在发现此类问题的时候往往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精力。所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检测自动标记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有效的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轨道检测自动标记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检测自动标记装置,包括水平的横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上安装有竖向的空心转轴(2),空心转轴(2)内同心安装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下端置于空心转轴(2)的外部,第一转轴(3)与空心转轴(2)可产生相对转动,空心转轴(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槽轮(4),槽轮(4)的下方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与第一转轴(3)的伸出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5)的右侧设有弧形槽(6),空心转轴(2)的左侧设有竖向放置且可转动的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的上端置于横板(1)的下底面,第二转轴(7)上套装有与第一齿轮(5)相啮合的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检测自动标记装置,包括水平的横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上安装有竖向的空心转轴(2),空心转轴(2)内同心安装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下端置于空心转轴(2)的外部,第一转轴(3)与空心转轴(2)可产生相对转动,空心转轴(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槽轮(4),槽轮(4)的下方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与第一转轴(3)的伸出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5)的右侧设有弧形槽(6),空心转轴(2)的左侧设有竖向放置且可转动的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的上端置于横板(1)的下底面,第二转轴(7)上套装有与第一齿轮(5)相啮合的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的上方设有套装在第二转轴(7)上的第一转盘(9),第二齿轮(8)与第一转盘(9)同步转动,空心转轴(2)上套装有的第二转盘(10),空心转轴(2)的右侧设有置于第二转盘(10)上方的密闭水箱(11);所述水箱(11)包括前后两个腔体,两个腔体的上端连通,每个腔体的下端分别设有一个与其相对应且与腔体连通的喷水管(12),喷水管(12)由硬质材料构成,每个喷水管(12)上均套装有一个方形盒(13),方形盒(13)的开口端朝左,方形盒(13)内设有水平的隔断插板(14),隔断插板(14)右端为圆弧状,隔断插板(14)可插入喷水管(12)并对其封,隔断插板(14)的左侧设有水平放置的固定杆(15),隔断插板(14)与固定杆(15)固定连接,喷水管(12)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拉簧(16),拉簧(16)的一端与固定杆(15)连接,另一端与方形盒(13)的内底面相连,固定杆(15)左侧设有第一绳索(17),位于前后两个喷水管(12)中后侧的喷水管(12)上的第一绳索与第一转盘(9)相连,位于前后两个喷水管(12)中前侧的喷水管(12)上的第一绳索与第二转盘(10)相连;所述横板(1)的后侧设有水平放置的固定板(19),固定板(19)的下方设有下端向前侧倾斜的压杆(20),压杆(20)的上端与固定板(19)的下底面铰接,压杆(20)可围绕铰接点前后转动,压杆(20)与固定板(19)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压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何大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