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柴家科专利>正文

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1584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所述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包括:海绵敷料,所述海绵敷料具有非覆盖创面层面、创面层面;所述海绵敷料位于所述非覆盖创面层面和所述创面层面之间;贴膜,包覆在所述非覆盖创面层面上;引流管,通过贴膜上的孔洞与海绵敷料相连接;所述海绵敷料为长度大于30厘米的长条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多个贴膜和敷料拼接后引起的漏气,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reatment device for wound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vice for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wounds,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device for treating wounds including: sponge dressing, the sponge dressing has a non wound coverage level, wound level; the sponge dressing in the non wound coverage level and the level of the film, the wound; coated in the non wound coverage level; the drainage pipe, through holes on the film and sponge dressing connected; the sponge dressing is great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elongated shape of 30 cm.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air leakage caused by the splicing of a plurality of sticker and dressings, reduce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improves the treatment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一种临床应用较广的创面治疗方法,它通常将带有引流管的海绵敷料覆盖于创面,然后用贴膜进行封闭,将引流管连接负压源,使局部处于负压环境,将创面坏死组织及渗出液通过引流管排出体外,为创面修复和后期恢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但是目前常用负压创面治疗装置中,海绵敷料规格多为15cm×10cm×1cm,也有大小为30cm×15cm×1cm等规格,贴膜材料规格均为长方形,大小为20cm×30cm左右。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具有以下问题:1、由于目前负压敷料通常较小,以15cm×10cm×1cm居多,对于创面较大的治疗部位,需要使用很多块敷料进行拼接,费时较长,影响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以解决负压敷料需要拼接费时较长,影响手术时间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所述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包括:海绵敷料,所述海绵敷料具有非覆盖创面层面和创面层面;贴膜,包覆在所述非覆盖创面层面上;连接孔,设置在所述贴膜上;引流管,通过贴膜上的连接孔与海绵敷料相连接;所述海绵敷料为长度大于30厘米的长条形状。进一步地,所述贴膜一面涂覆有粘胶层,另一面的四边设有胶条。进一步地,所述贴膜为矩形,所述贴膜的长度40cm-100cm,宽度15cm-50cm。进一步地,所述海绵敷料沿长度方向呈弧形,所述非覆盖创面层面在卷曲外侧,所述创面层面在卷曲内侧。进一步地,所述海绵敷料设置多个平行并间隔排布的凹陷空间,所述凹陷空间从所述非覆盖创面层面向所述创面层面海绵敷料延伸,所述凹陷空间的深度小于所述海绵敷料的厚度;所述凹陷空间的长度方向为所述海绵敷料的宽度方向。进一步地,所述凹陷空间的深度为所述海绵敷料的厚度1/2至2/3。进一步地,所述海绵敷料还设有至少一行沿海绵敷料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撕裂部,每行所述撕裂部包括贯穿所述非覆盖创面层面和创面层面的多个贯穿孔或切断线。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凹陷空间的间隔为1CM-5CM。进一步地,所述海绵敷料的厚度在0.2CM至1.0CM之间,宽度在2CM至20C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海绵敷料设有多行所述撕裂部,多行所述撕裂部沿所述海绵敷料的宽度方向排布。由于本技术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将海绵敷料长度延长到30厘米以上,当遇到躯干或四肢大面积的创面时,可以将海绵敷料象绷带一样缠绕在躯干或四肢的创面上。这种操作方法与目前临床上一片片拼接海绵敷料的方法相比,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也减少了贴膜拼接的次数,更利于创面的封闭,不容易漏气。进而,可以将海绵敷料直接做成有弧度卷曲的形状,并在非覆盖创面层面,沿长度方向每隔1-5厘米切开部分海绵厚度,但保持海绵覆盖创面层面完整不断开。目前负压敷料厚度较厚,并且为长方形,没有弧度,当放置于环形肢体特别是再给予负压时可造成对创面与肢体很大的压力,可影响创面的愈合,甚至可能会引起肢体的缺血坏死。采用卷曲形状并设置宽度方向切口,可以使海绵敷料在肢体上贴附性好,减少海绵敷料负压时对创面及其深部组织的压力,利于改善创面的血液供应,促进创面愈合。所述海绵敷料沿宽度每间隔1-1.5cm设置一行或多行连续打孔或间断切断(即设置贯穿孔或切线)。医生在手术中往往需要不同宽度的海绵敷料,在处理较大创面时往往需要用的海绵敷料量很多,临时用剪刀修剪一是比较慢,二是不容易剪整齐。采用上述打孔或者间接切断后,医生根据不同宽度需求,快速将海绵制成自己需要的宽度,大大节约了手术时间。例如,对手指、脚趾等部位创面的治疗,可以很方便的制成较小宽度的敷料。进而,海绵敷料厚度在0.2-1.0CM之间,宽度在2-20CM之间。根据部位如手指、脚趾则采用较薄、较窄的海绵,对下肢等较粗大部位则采用较厚、较宽的海绵。海绵的材料采用聚乙烯醇或聚氨酯材料制成。另外,在本技术中,引流管的端头采用吸盘式结构,引流管不在海绵内,引流管的吸盘设置在贴膜上,通过贴膜上的连接孔与海绵敷料相连接,并与贴膜密闭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负压创面治疗装置所使用的面积较大的贴膜。贴膜长度40-100cm,宽度15-50cm。2-4张贴膜即可封闭整个肢体,这样可以节省粘贴时间,还可以减少因为多个贴膜粘接过程中出现漏气的机会。进而,贴膜一面全部有胶,另一面四边有胶,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少贴膜粘接过程中出现漏气的机会。进而,可将贴膜设计为肢体大小筒状结构,使用时贴膜可直接套住整个肢体,而在封口处贴膜为双面胶结构,有利于肢体的最后封闭。这种结构避免了贴膜粘接过程中的漏气,而且使用方便,大大节约了手术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海绵敷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海绵敷料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海绵敷料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贴膜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贴膜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贴膜的第一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引流管11吸盘12管体2贴膜20贴膜的中间部位21贴膜的贴边22粘胶层23开口230胶条29连接孔3海绵敷料31凹陷空间32撕裂部33非覆盖创面层面34覆盖创面层4手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包括:海绵敷料3,所述海绵敷料具有非覆盖创面层面33、创面层面34和海绵敷料;创面层面34用于和人体创面接触,非覆盖创面层面33远离人体创面;贴膜2,包覆在所述非覆盖创面层面33上;连接孔29,设置在所述贴膜上;引流管1,通过贴膜上的连接孔与海绵敷料相连接;所述海绵敷料3为长度大于30厘米的长条形状,海绵敷料3使用前可以做成卷状,像卷纸一样,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使用时可以展开。当遇到躯干或四肢大面积的创面时,如图6所示,可以将海绵敷料2像绷带一样缠绕在躯干或四肢(例如手臂4)的创面上。这种操作方法与目前临床上一片片拼接海绵敷料的方法相比,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也减少了贴膜拼接的次数,更利于创面的封闭,不容易漏气。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引流管1包括:设置在贴膜上,通过贴膜上的连接孔与海绵敷料相连接,并与贴膜密闭连接的吸盘、以及与所述吸盘连接的管体12,吸盘可以粘接在贴膜上,所述管体12与负压源连接,抽出封闭空间中的空气,使海绵敷料与创面紧密相贴。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流管也可以设计成侧面带孔的引流管插入海绵敷料中达到吸引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贴膜2为矩形,所述贴膜的长度40-100cm,宽度15-50cm,贴膜的尺寸大于非覆盖创面层面33的尺寸,以实现密闭,贴膜的设计减少了贴膜拼接的次数,更利于创面的封闭,不容易漏气,减少了手术时间。进一步地,海绵敷料2可以做成平直的,也可以做成弧形的。如图3所示,所述海绵敷料2沿长度方向自然卷曲,所述非覆盖创面层面33在卷曲外侧,所述创面层面34在卷曲内侧。采用卷曲形状,可以使海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包括:海绵敷料,所述海绵敷料具有非覆盖创面层面和创面层面;贴膜,包覆在所述非覆盖创面层面上;连接孔,设置在所述贴膜上;引流管,通过贴膜上的连接孔与海绵敷料相连接;所述海绵敷料为长度大于30厘米的长条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包括:海绵敷料,所述海绵敷料具有非覆盖创面层面和创面层面;贴膜,包覆在所述非覆盖创面层面上;连接孔,设置在所述贴膜上;引流管,通过贴膜上的连接孔与海绵敷料相连接;所述海绵敷料为长度大于30厘米的长条形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一面涂覆有粘胶层,另一面的四边设有胶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为矩形,所述贴膜的长度40cm-100cm,宽度15cm-50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敷料沿长度方向呈弧形,所述非覆盖创面层面在卷曲外侧,所述创面层面在卷曲内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创面治疗的负压创面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敷料设置多个平行并间隔排布的凹陷空间,所述凹陷空间从所述非覆盖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会男柴家科程文栋
申请(专利权)人:柴家科尹会男程文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