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暖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53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暖桌,包括桌面、桌腿,桌腿固定连接于桌面四角下方,还包括取暖装置,桌腿为空心结构且由支撑腿和防护板组成,支撑腿上端与桌面固定连接;防护板与支撑腿一侧围成一空腔,防护板上设有散热孔,取暖装置安装在空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当前市场电暖桌安全性差、制热效率低、供暖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热量损失小、制热效率高、安全性强的多功能电暖桌。

A multifunctional electric heating tab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electric heating desk comprises a desktop and desk legs, table legs are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desktop, also includes a heating device, the table leg is a hollow structure and is composed of supporting legs and a protective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le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desktop; the protective plate and a supporting leg side surrounded a hollow doo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oling hole, a he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current market electric heating table of poor safety, low heating efficiency, the heating effect is poor, provides a small heat loss, high thermal efficiency, high safety multifunctional electric heat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暖桌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暖桌。
技术介绍
电暖桌又称电取暖桌,是集桌子和取暖器为一体的新型取暖器具。在传统桌子的基础上,融入现在科技和美学,利用远红外辐射和对流采暖。目前电暖桌主要分为电陶炉电暖桌、电暖茶几、电暖餐桌、电暖书桌、电暖麻将桌几种。相对与传统的取暖工具电暖桌具有以下优点:升温快、温度保持比较均衡、温度调节方便,可以进行调速,自主取暖受电源电压影响小,寿命长、搭配家居色调的设计,外型美观大方。虽然目前的电暖桌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其普遍存在如下缺点:1、取暖部件采用反射式取暖装置,取暖效果差,只能近距离取暖,距离取暖桌较远的位置几乎没有取暖效果并且有“前暖后冷”的现象出现;2、产品结构不足以达到最大热效率,存在低热效率高耗能的问题;3、取暖部件安装于桌腿内侧,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提供一种制热效率高、取暖效果好、安全性强的电暖桌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暖桌,包括桌面、桌腿,桌腿固定连接于桌面四角下方,还包括取暖装置,桌腿为空心结构且由支撑腿和防护板组成,支撑腿上端与桌面固定连接;防护板与支撑腿一侧围成一空腔,防护板上设有散热孔,取暖装置安装在空腔内;取暖装置包括,风轮、风轮外壳、电机及发热元件,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所述电机上方的所述风轮的中心转轴连接,所述风轮安装于所述风轮外壳内,所述风轮外壳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腿靠近防护板的一侧,所述风轮外壳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位于所述风轮及所述防护板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取暖装置设置于桌腿内部,并设置有防护板,使该电暖桌的安全性大大提升,避免了使用过程中不小心触碰发热元件造成烫伤的问题;电机位于风轮下方,不会受热风影响,电机不会由于过热影响工作效率;发热元件位于风轮和防护板之间,风轮产生的风通过发热元件之后迅速变热,然后直接排放至供暖区域,无中间环节,热量损失小,且风轮与发热元件处于同一平面,制热效率高,取暖效果好。进一步的,防护板上端与所述桌面下表面固定连接;该装置还包括底座,防护板的长度小于支撑腿的长度,底座位于所述防护板的下方,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腿下端固定连接;底座与地面不接触,该底座可用于放置双脚取暖,由于底座不与地面接触,因此不会受地面潮凉的影响,取暖效果好。进一步的,桌面中心为电加热器;可用于火锅加热等边加热边食用的饮食供热。进一步的,每个支撑腿连接有至少两个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为弧形面;防护板与防护板及防护板与支撑腿之间均连接固定;弧形面可以将热量更加集中,有利于集中供热,对于坐在该取暖桌周边的用户可以达到最佳的供暖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当前市场电暖桌安全性差、制热效率低、供暖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热量损失小、制热效率高、安全性强的多功能电暖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暖桌,包括桌面1、桌腿2、取暖装置,桌面1的上表面中心区域为圆形电磁加热炉,桌腿2有四个,分别固定连接于桌面1四角下方,桌腿2为空心结构且由支撑腿21和防护板3组成,支撑腿21上端与桌面1下表面固定连接;防护板3上端与桌面1下表面固定连接;防护板3与支撑腿21一侧围成一空腔,在每个支撑腿3上依次焊接有三个弧形面防护板3,防护板3上设有散热孔7,且靠近桌面边侧的防护板3凹陷方向的反方向朝向桌面1边侧中心用户所在的位置。取暖装置安装在空腔内;该电暖桌还包括底座4,底座4位于防护板3的下方,底座4与支撑腿21下端固定连接;支撑腿21的长度大于防护板3的长度,底座4不与地面接触。取暖装置包括,风轮5、风轮外壳8、电机9及发热架6,电机9的输出端与位于电机9上方的风轮5的中心转轴连接,风轮5安装于风轮外壳8内,风轮外壳8一侧螺栓连接于支撑腿21靠近防护板3的一侧,风轮外壳8另一侧固定连接发热架6,发热架6位于风轮5及防护板3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取暖装置设置于桌腿内部,并设置有防护板,使该电暖桌的安全性大大提升,避免了使用过程中不小心触碰发热元件造成烫伤的问题;电机位于风轮下方,不会受热风影响,电机不会由于过热影响工作效率;发热架位于风轮和防护板之间,风轮产生的风通过发热架之后迅速变热,然后直接排放至供暖区域,无中间环节,热量损失小,且风轮与发热架处于同一平面,制热效率高,取暖效果好。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电暖桌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电暖桌,包括桌面(1)、桌腿(2),所述桌腿(2)固定连接于所述桌面(1)四角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暖装置,所述桌腿(2)为空心结构且由支撑腿(21)和防护板(3)组成,所述支撑腿(21)上端与所述桌面(1)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3)与所述支撑腿(21)一侧围成一空腔,所述防护板(3)上设有散热孔(7),所述取暖装置安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取暖装置包括,风轮(5)、风轮外壳(8)、电机(9)及发热元件(6),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与位于所述电机(9)上方的所述风轮(5)的中心转轴连接,所述风轮(5)安装于所述风轮外壳(8)内,所述风轮外壳(8)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腿(21)靠近防护板(3)的一侧,所述风轮外壳(8)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发热元件(6),所述发热元件(6)位于所述风轮(5)及所述防护板(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暖桌,包括桌面(1)、桌腿(2),所述桌腿(2)固定连接于所述桌面(1)四角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暖装置,所述桌腿(2)为空心结构且由支撑腿(21)和防护板(3)组成,所述支撑腿(21)上端与所述桌面(1)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3)与所述支撑腿(21)一侧围成一空腔,所述防护板(3)上设有散热孔(7),所述取暖装置安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取暖装置包括,风轮(5)、风轮外壳(8)、电机(9)及发热元件(6),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与位于所述电机(9)上方的所述风轮(5)的中心转轴连接,所述风轮(5)安装于所述风轮外壳(8)内,所述风轮外壳(8)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腿(21)靠近防护板(3)的一侧,所述风轮外壳(8)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发热元件(6),所述发热元件(6)位于所述风轮(5)及所述防护板(3)之间。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忠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凌达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