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伟濠专利>正文

捞鱼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39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捞鱼网,针对现有捞鱼网的网体在水中跑动时阻力大且起网时泄水速度慢等问题加以改进;其基本包括框体及连设于框体之网体,该网体包括套框部、侧网部及底网部,其主要特点在于该底网部至少局部面域设有泄压用粗网目区域,其与底网部之间透过补强框条相连接,且泄压用粗网目区域包括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网眼,并令泄压用粗网目区域之网目数大于侧网部及底网部之网目数。

fishing n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shing ne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low release speed of the existing fishing net run in the water resistance and hauling improvements; including its basic fram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network, the network comprises the set box, side and bottom net net. The main feature is the bottom net at least local area with relief with coarse mesh area, with the bottom net through reinforcing frame bar is connected with pressure relief and coarse mesh region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paced mesh, and the relief with coarse mesh area is larger than the lateral net net mesh size the net and the bottom net mesh si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捞鱼网
本技术涉及一种捞鱼用工具产品,特别涉及一种捞鱼网之创新结构。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指的捞鱼网,在捞鱼用工具相关产品(或称渔具)中为普遍常见的基本工具。捞鱼网实际应用上,当其网目数设成较大数值时,其网体在水中跑动时的阻力相对较小,而起网时的泄水速度亦相对较快。然而,针对捞鱼网经常作为钓客在鱼儿上钩时接手捞起鱼儿的用途,业界为了避免部份钓线末端之鱼钩在前述捞鱼过程中任意勾破捞鱼网的网体,遂将捞鱼网的网体制作成细致网目(指介于泰勒标准筛的25号筛至34号筛之间的网目规格)形态,如此以有效防止前述鱼钩勾入网体的问题发生。惟如此一来,却相对造成捞鱼网的网体在水中跑动时阻力变大,且起网时泄水速度变慢许多的问题,从而影响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造成因一利而生一弊的现象,为其美中不足之处,此实为值得相关业界再进一步思索克服之重要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捞鱼网。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捞鱼网包括一框体及连设于框体之一网体,其中网体包括一套框部、一侧网部及一底网部,套框部用以套设定位于框体,侧网部一端连接于套框部、另一端连接于底网部;且底网部至少局部面域设有一泄压用粗网目区域,其与底网部之间透过一补强框条相连接,且泄压用粗网目区域包括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网眼,并令泄压用粗网目区域之网目数大于侧网部及底网部之网目数。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技术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透过所述泄压用粗网目区域的设置,令捞鱼网的网体在水中跑动时阻力大幅减少,且起网时泄水速度可大幅加快,从而达到更加方便好用之实用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使用状态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之结构形态另一变化实施例图。图6为本技术之结构形态又一变化实施例图。图7为本技术之结构形态再一变化实施例图。图8为本技术之泄压用粗网目区域表面设成鼓凸状之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捞鱼网A包括一框体10以及连设于框体10之一网体30,其中网体30包括一套框部31、一侧网部32以及一底网部33,套框部31用以套设定位于框体10,侧网部32则一端连接于套框部31、另一端连接于底网部33;且其中,底网部33至少局部面域设有一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与底网部33之间透过一补强框条50相连接(注:三者之间可透过车缝或热压等方式达成结合定位状态),且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包括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网眼41,并令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之网目数大于侧网部32及底网部33之网目数。通过上述结构组成形态与技术特征,本技术捞鱼网A结构形态设计上主要透过底网部33设有所述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之特征,因为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之网目数大于侧网部32及底网部33之网目数,所以其使用上首先如图3所示,当吾人将捞鱼网A置于水中进行捞鱼时,设于底网部33之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能够产生较大的通水量,可相对降低捞鱼网A的网体30在水中跑动时的阻力,让水中捞鱼的动作更加迅捷无阻;接着如图4所示,当吾人将捞鱼网A用于承接钓竿上钩的鱼儿时,当网体30将鱼儿至水中捞起的过程中,设于底网部33之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能够产生较大的泄水量,使起网时泄水速度大幅加快,以增进起网的速度且降低施力者手部的负荷。其中,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设为圆形(如图2、5、6所示)、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补强框条50则对应设成与其轮廓形状相配合之框围体形态。如图5所示,本例中,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的补强框条50外围更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三网目区域60,第三网目区域60之网目数大于侧网部32及底网部33之网目数但小于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之网目数。如图5所示,本例中,第三网目区域60设成围绕在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的补强框条50外围之环圈状面域形态。如图6所示,本例中,第三网目区域60B设成复数个自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的补强框条50呈放射向(本例为十字放射向)延伸连接至侧网部32与底网部33衔接处之形态。如图7所示,本例中所揭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B设为一方形面积形状,而第三网目区域60B设成复数个十字放射向延伸连接至侧网部32与底网部33衔接处之形态,而本例之各补强框条50B则同时作为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B及各第三网目区域60B之边缘补强构件。其中,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所采用之网目数规格,介于泰勒标准筛的3号筛至8号筛之间;而侧网部32及底网部33之网目数规格,介于泰勒标准筛的25号筛至34号筛之间。针对本段内容须进一步说明的是:网目表示标准筛的筛孔尺寸的大小;在泰勒标准筛中,所谓网目就是2.54厘米(1英寸)长度中的筛孔数目,并简称为目;例如200网目即1英寸的筛网长度内有200个筛孔,可称为200号筛,这部份是读者必须了解的。如图8所示,本例中,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之表面呈现一鼓凸状态;本例所示泄压用粗网目区域40表面呈鼓凸状态之实施态样,主要是当泄水时能够起到一种聚集导引作用。如图1所示,本例中,框体10一处更凸设有一手持杆部20;本例中通过所述手持杆部20的增设,以达到方便使用者手部持拿操控之目的;但所述手持杆部20并非本技术捞鱼网A之必要构成,因捞鱼网A亦可设成无手持杆部20之单纯笼体形态。功效说明:本技术「捞鱼网」主要通过所述网体之底网部设有泄压用粗网目区域,其与底网部之间透过补强框条相连接,且泄压用粗网目区域包括若干间隔分布的网眼,并令泄压用粗网目区域之网目数大于侧网部及底网部之网目数等创新独特结构形态与技术特征,使本技术可透过所述泄压用粗网目区域的设置,令捞鱼网的网体在水中跑动时阻力大幅减少,且起网时泄水速度可大幅加快,从而达到更加方便好用之实用进步性。此外,本技术捞鱼网中,其网体之底网部所设泄压用粗网目区域包括若干间隔分布网眼的结构形态,之所以舍弃单一较大孔径孔洞的形态设计,主要是考虑当使用者以捞鱼网直接在水中进行捞鱼时,单一较大孔径的孔洞形态显然会造成鱼儿容易从孔洞流出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所述泄压用粗网目区域须排除单一较大孔径孔洞的实施形态。进一步地,当本技术中的侧网部及底网部之网目数规格为介于泰勒标准筛25号筛至34号筛之间的实施形态时,可避免钓线末端之鱼钩在捞鱼过程中任意勾破捞鱼网的网体,以达到有效防止鱼钩勾破网体之优点与实用进步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捞鱼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捞鱼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体及连设于该框体之一网体,其中该网体包括一套框部、一侧网部以及一底网部,该套框部用以套设定位于框体,侧网部则一端连接于套框部、另一端连接于底网部;且其中,底网部至少局部面域设有一泄压用粗网目区域,泄压用粗网目区域与底网部之间透过一补强框条相连接,且泄压用粗网目区域包括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网眼,泄压用粗网目区域之网目数大于侧网部及底网部之网目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捞鱼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体及连设于该框体之一网体,其中该网体包括一套框部、一侧网部以及一底网部,该套框部用以套设定位于框体,侧网部则一端连接于套框部、另一端连接于底网部;且其中,底网部至少局部面域设有一泄压用粗网目区域,泄压用粗网目区域与底网部之间透过一补强框条相连接,且泄压用粗网目区域包括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网眼,泄压用粗网目区域之网目数大于侧网部及底网部之网目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捞鱼网,其特征在于泄压用粗网目区域设为圆形、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面积形状,补强框条则对应设成与其轮廓形状相配合之框围体形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捞鱼网,其特征在于泄压用粗网目区域的补强框条外围更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三网目区域,第三网目区域之网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濠
申请(专利权)人:黄伟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