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丘陵荒山上植树造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1339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丘陵荒山上植树造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湿玉米轴;(2)挖坑;(3)树苗装袋;(4)盖石板片;(5)设育林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干旱地区种树成活率高,一次栽树不用反复浇水节约人工,大大节约了种树水量。

A method of planting trees on a hilly mountai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afforestation on hills and barren hill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paring wet corn axes; (2) digging holes; (3) planting seedlings bagging; (4) covering stone plates; (5) setting up afforestation boards. The invention of trees in arid regions with high survival rate, a tree without watering repeatedly saving labor, greatly saving water tre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丘陵荒山上植树造林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树造林
,具体涉及一种在丘陵荒山上植树造林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种树方法主要是挖坑、种树、浇水、反复浇水,很难保证在浅山丘陵土少石多(大石或死石)立地条件差的荒山上成活率,甚至于不能种树。邢台县太行山,大片荒山难以种植树木,树木成活率低,郝景香和他的育林团队经过八年反复试验,专利技术了“郝氏造林法”亦称“郝式造林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旱地区种树成活率高,一次栽树不用反复浇水节约人工,大大节约了种树水量的在丘陵荒山上植树造林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在丘陵荒山上植树造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湿玉米轴:将玉米轴浸泡于水中8-10天,待玉米轴被充分浸透,得到湿玉米轴,将湿玉米轴分段;(2)挖坑:坑的直径为14-24cm,深度24-34cm,挖坑得到的表层土置于坑旁边,留作备用;(3)树苗装袋:袋底部扎孔,将袋放入到步骤(2)挖好的坑中,在袋内底部放入2-8段步骤(1)分段好的湿玉米轴,将树苗装入袋中,在袋中填满表层土,然后向袋内浇水,待水渗透至底部不再继续渗水后,最后将袋口处的表层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在丘陵荒山上植树造林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丘陵荒山上植树造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湿玉米轴:将玉米轴浸泡于水中8‑10天,待玉米轴被充分浸透,得到湿玉米轴,将湿玉米轴分段;(2)挖坑:坑的直径为14‑24cm,深度24‑34cm,挖坑得到的表层土置于坑旁边,留作备用;(3)树苗装袋:袋底部扎孔,将袋放入到步骤(2)挖好的坑中,在袋内底部放入2‑8段步骤(1)分段好的湿玉米轴,将树苗装入袋中,在袋中填满表层土,然后向袋内浇水,待水渗透至底部不再继续渗水后,最后将袋口处的表层土用手捏成坑状,坑状结构为中心低外檐高,树苗处于坑中心底部,然后再在袋口处坑状上方覆盖3‑4cm表层土;(4)盖石板片(4):在袋口处坑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丘陵荒山上植树造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湿玉米轴:将玉米轴浸泡于水中8-10天,待玉米轴被充分浸透,得到湿玉米轴,将湿玉米轴分段;(2)挖坑:坑的直径为14-24cm,深度24-34cm,挖坑得到的表层土置于坑旁边,留作备用;(3)树苗装袋:袋底部扎孔,将袋放入到步骤(2)挖好的坑中,在袋内底部放入2-8段步骤(1)分段好的湿玉米轴,将树苗装入袋中,在袋中填满表层土,然后向袋内浇水,待水渗透至底部不再继续渗水后,最后将袋口处的表层土用手捏成坑状,坑状结构为中心低外檐高,树苗处于坑中心底部,然后再在袋口处坑状上方覆盖3-4cm表层土;(4)盖石板片(4):在袋口处坑状外檐盖石板片(4),石板片(4)一端指向坑中心,所述石板片(4)的材质为不渗水、不透光材质;(5)设育林板(1):在盖完石板片后,树苗坡下设置有育林板(1),所述育林板(1)顺坡向而靠,所述育林板(1)呈半圆形挡板设置在树下方,半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文朕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时雨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