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094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其结构包括固定装置、弧形架、承接块、轴承、固定架、吸盘架、固定孔、胶层、报警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设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侧面设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的末端设有轴承,所述弧形架的下方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方设有吸盘架,所述吸盘架的表面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下方设有胶层,所述胶层通过固定孔上的吸盘架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的上方旋转设有报警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可通过设置人体感应器配合振动感应器可对家居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控,其次通过设置弧形架配合吸盘架、固定孔、胶层,增加了安装的多样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属于智能家居系统

技术介绍
家居安保系统就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并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现有技术公开了的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现有的安保系统,可对家居起到安保工作,保证人身财产的安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单一的检测手段和报警方式,不利于安保系统的实用性,其次单一的安装方式和固定性,无法有效的自主化按照不同的位置进行安装,降低了使用的便捷性,这些都是实际存在也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其结构包括固定装置、弧形架、承接块、轴承、固定架、吸盘架、固定孔、胶层、报警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设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侧面设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的末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承接块与弧形架旋转连接,所述弧形架的下方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方设有吸盘架,所述吸盘架的表面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下方设有胶层,所述胶层通过固定孔上的吸盘架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的上方旋转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由高音喇叭、变频控制器、振动感应器、人体感应器组成,所述报警装置的上方设有高音喇叭,所述高音喇叭的下方设有变频控制器,所述变频控制器的下方分设有振动感应器、人体感应器,所述振动感应器、人体感应器皆与变频控制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装置上设有外壳,所述外壳通过报警装置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开关,所述开关的下方设有报警按钮,所述开关、报警按钮皆通过外壳与报警装置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高音喇叭的下方设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下方设有电板,所述高音喇叭通过导线与电板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变频控制器的两侧设有报警灯,所述报警灯通过导线与电板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报警灯的外部设有探测窗,所述探测窗通过外壳与报警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探测窗为乳白色PC阻燃材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有益效果如下:该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通过在探测窗的表面设置一个振动感应器,振动感应器的下方设置一个人体感应器,人体接近传感器基于多普勒技术原理,采用微波专用微处理器、平面型感应天线、进口元器件,不但检测灵敏度度高,探测范围宽,而且工作非常可靠,其次通过设置轴承配合弧形架可以增加报警装置的旋转性能,然后设置的带有胶层及固定孔的吸盘架,便于多样性的安装方式选择。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内部示意图。图中:固定装置-1、弧形架-2、承接块-3、轴承-4、固定架-5、吸盘架-6、固定孔-7、胶层-8、报警装置-9、外壳-10、开关-11、报警按钮-12、高音喇叭-13、导线-14、电板-15、变频控制器-16、振动感应器-17、人体感应器-18、报警灯-19、探测窗-2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其结构包括固定装置1、弧形架2、承接块3、轴承4、固定架5、吸盘架6、固定孔7、胶层8、报警装置9,所述固定装置1上设有弧形架2,所述弧形架2的侧面设有承接块3,所述承接块3的末端设有轴承4,所述轴承4通过承接块3与弧形架2旋转连接,所述弧形架2的下方设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下方设有吸盘架6,所述吸盘架6的表面设有固定孔7,所述固定孔7的下方设有胶层8,所述胶层8通过固定孔7上的吸盘架6与固定架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的上方旋转设有报警装置9,所述报警装置9由高音喇叭13、变频控制器16、振动感应器17、人体感应器18组成,所述报警装置9的上方设有高音喇叭13,所述高音喇叭13的下方设有变频控制器16,所述变频控制器16的下方分设有振动感应器17、人体感应器18,所述振动感应器17、人体感应器18皆与变频控制器16固定连接,所述报警装置9上设有外壳10,所述外壳10通过报警装置9与固定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0的侧面设有开关11,所述开关11的下方设有报警按钮12,所述开关11、报警按钮12皆通过外壳10与报警装置9固定连接,所述高音喇叭13的下方设有导线14,所述导线14的下方设有电板15,所述高音喇叭13通过导线14与电板15电性连接,所述变频控制器16的两侧设有报警灯19,所述报警灯19通过导线14与电板15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灯19的外部设有探测窗20,所述探测窗20通过外壳10与报警灯19固定连接,所述探测窗20为乳白色PC阻燃材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首先在固定装置1的上设置一个带有轴承4的弧形架2,弧形架2与轴承4配合可对报警装置9进行有效的旋转,下方设置的带有胶层8及固定孔7的吸盘架6可增加安装的选择性,或粘连或钉装,其次在探测窗20的表面设置振动感应器17和人体感应器18,双感应器的设置增加了感应能力,当感应开启之后即会通过内部的变频控制器16来控制电板15,电板15即会开启与之相连接的高音喇叭13及报警灯19,起到了提醒报警的安保作用,然后在侧面设置有开关11和报警按钮12,可自主化的选择关闭和报警。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1、弧形架2、承接块3、轴承4、固定架5、吸盘架6、固定孔7、胶层8、报警装置9、外壳10、开关11、报警按钮12、高音喇叭13、导线14、电板15、变频控制器16、振动感应器17、人体感应器18、报警灯19、探测窗2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设置人体感应器配合振动感应器可对家居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控,其次通过设置弧形架配合吸盘架、固定孔、胶层,增加了安装的多样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其结构包括固定装置(1)、弧形架(2)、承接块(3)、轴承(4)、固定架(5)、吸盘架(6)、固定孔(7)、胶层(8)、报警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上设有弧形架(2),所述弧形架(2)的侧面设有承接块(3),所述承接块(3)的末端设有轴承(4),所述轴承(4)通过承接块(3)与弧形架(2)旋转连接,所述弧形架(2)的下方设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下方设有吸盘架(6),所述吸盘架(6)的表面设有固定孔(7),所述固定孔(7)的下方设有胶层(8),所述胶层(8)通过固定孔(7)上的吸盘架(6)与固定架(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的上方旋转设有报警装置(9);所述报警装置(9)由高音喇叭(13)、变频控制器(16)、振动感应器(17)、人体感应器(18)组成,所述报警装置(9)的上方设有高音喇叭(13),所述高音喇叭(13)的下方设有变频控制器(16),所述变频控制器(16)的下方分设有振动感应器(17)、人体感应器(18),所述振动感应器(17)、人体感应器(18)皆与变频控制器(1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安保系统,其结构包括固定装置(1)、弧形架(2)、承接块(3)、轴承(4)、固定架(5)、吸盘架(6)、固定孔(7)、胶层(8)、报警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上设有弧形架(2),所述弧形架(2)的侧面设有承接块(3),所述承接块(3)的末端设有轴承(4),所述轴承(4)通过承接块(3)与弧形架(2)旋转连接,所述弧形架(2)的下方设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下方设有吸盘架(6),所述吸盘架(6)的表面设有固定孔(7),所述固定孔(7)的下方设有胶层(8),所述胶层(8)通过固定孔(7)上的吸盘架(6)与固定架(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1)的上方旋转设有报警装置(9);所述报警装置(9)由高音喇叭(13)、变频控制器(16)、振动感应器(17)、人体感应器(18)组成,所述报警装置(9)的上方设有高音喇叭(13),所述高音喇叭(13)的下方设有变频控制器(16),所述变频控制器(16)的下方分设有振动感应器(17)、人体感应器(18),所述振动感应器(17)、人体感应器(18)皆与变频控制器(1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华德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领创智能物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