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地下的用于储存散粮的多功能粮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952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粮食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地下的用于储存散粮的多功能粮仓,包括粮仓基础、仓体和仓顶(1),仓体的内壁设置多个出粮设备空腔(6),每个出粮设备空腔(6)均通过下料管(7)与粮仓内相连通,相邻的出粮设备空腔(6)之间通过出粮通道(8)相连通,仓体的端部开设出粮井(11),出粮井(11)与出粮设备空腔(6)相连通,出粮井(11)内设有提升装置(12),仓顶(1)的上端面设置进粮设备空腔(21)。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半地下的仓体,不仅使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再受限于建造的地理环境,而且位于地面下的仓体和粮仓基础同时作为分散仓内粮食水平荷载的结构,使粮仓的容纳能力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地下的用于储存散粮的多功能粮仓
本专利技术属于粮食储存
,尤其涉及一种半地下的用于储存散粮的多功能粮仓。
技术介绍
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的粮食的生产及储存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中国近五十年来大量出土的文物和历史考证,中国原始农业启蒙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发展于新石器时代,而粮食的储藏是农业栽培的继续,储藏技术是伴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进入新时期时代以后,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粮食出现了剩余,才逐渐由粮食加工发展到储藏。而粮仓是粮食储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现有的储粮粮仓分为地上粮仓和地下粮仓两种,其中地上粮仓,如授权公告号CN101672122B公开的一种新型双壁粮仓,包括仓顶,与所述的仓顶连接的仓身,所述的仓身内部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的内壁带有弧形的周期性凸起,所述的凸起沿所述的仓身纵向分布,内壁与外壁相互连接,构成保温封闭空间,该类的粮仓在建造过程中施工量和施工难度都大,而且受内装粮食的水平荷载的限制,地上粮仓的高度和截面积通常较小,而且保温、防潮效果不佳;地下粮仓的结构性能与地面粮仓截然不同,例如申请公布号CN104164993A一种用于存储散装粮食的地下粮仓,包括仓体储粮层和输送通道等:仓体储粮层由卧式布置的圆柱筒形中间仓壁、两竖向圆形的端部仓壁及环梁组成;输送通道由中间仓壁底部的水平输送通道和端部仓壁侧面的垂直输送通道组成,其中仓顶进粮口位于中间仓壁顶部,仓顶出粮口位于垂直输送通道顶部,均与地面相连,可实现均匀进出粮操作,也可通过其进入仓体及输送通道内部,实现通风、人工检修与设备维护。地下粮仓内的温湿度和密封性更容易控制,而且地下粮仓结构牢固、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的特点,而且周围地面对粮食的水平荷载进行中和,该类粮仓的空间可以更大,但是现有地下粮仓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建仓易受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导致其不具有大面积应用推广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半地下的用于储存散粮的多功能粮仓,通过设置半地下的仓体,结合了地上粮仓和地下粮仓的优点并补充克服了两者的缺点,不仅使本专利技术不再受限于建造的地理环境,而且位于地面下的仓体和粮仓基础同时作为分散仓内粮食水平荷载的结构,使粮仓的容纳能力大大增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半地下的用于储存散粮的多功能粮仓,包括粮仓基础、仓体和仓顶,所述仓体包括地下仓体和地上仓体,地下仓体的内壁设置多个出粮设备空腔,每个出粮设备空腔均通过下料管与粮仓内相连通,相邻的出粮设备空腔之间通过出粮通道相连通,仓体的端部分别开设出粮井,出粮井与端部的出粮设备空腔相连通,所述出粮井内设有提升装置,所述仓顶为坡面结构,所述仓顶的上端面设置进粮设备空腔。进一步的,所述粮仓基础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仓内地坪受力层、仓内地坪压重层和仓内地坪构造层,所述仓内地坪受力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仓内地坪压重层为素混凝土结构,所述仓内地坪构造层为砂浆抹灰层。进一步的,所述粮仓基础的上端面设置多个通风装置。进一步的,所述仓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水平受力墙和水平受力柱,所述水平受力墙上设置多个仓门、多个低位发放流管和多个高位发放流管。进一步的,所述仓顶的上端面设置多个进粮孔,所述进粮设备空腔内安装多组进粮设备,相邻进粮孔之间安装一组进粮设备。进一步的,所述仓体周围的地面上还设有提升装置,所述进粮传送皮带的端部设置转运皮带。进一步的,所述地下仓体的装粮高度为3米,所述地上仓体的装粮高度为13米,总装粮高度16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粮仓与传统粮仓相比:首先,材料的不同:以往地上平房仓的仓体主要采用黏土砖,其仓体厚度比较大(三七墙、四九墙),本专利技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有减少结构层厚度,缩短施工周期;再者,受力体系的不同,以往平房仓粮食水平荷载传递途径为:砖墙-水平混凝土连梁-排架柱-粮仓基础,本专利技术将粮食水平荷载直接传给钢筋混凝土墙柱结构的仓体,由仓体再传给基础,减少了传力途径,使仓体的承力均匀分散到基础上,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再者,结构形式的不同:传统的地上粮仓和地下粮仓通常为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砌体组合),该结构受力为两种力学理论的复合体,不利于抗震,本专利技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受力理论简化,利于整体抗震。最后,装粮高度的突破:以往传统的散装平房仓受材料及受力体系的限制装粮高度最大8米,本专利技术将散装平房仓装粮高度提到了16米,突破了传统平房仓装粮高度一倍,节省了造价。2.特别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结合了地上粮仓和地下粮仓的优点并克服两者的缺点,不仅使本专利技术不再受限于建造的地理环境,而且位于地面下的仓体和粮仓基础同时作为分散仓内粮食水平荷载的结构,使粮仓的容纳能力大大增加,即整个结构的高度和截面积可大大增加,每吨存粮所需投入的用地成本可大大降低,节省土地,同时利用地下地表温度较低,对粮食保质起到到有利作用。3.另外,本专利技术粮仓基础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仓内地坪受力层、仓内地坪压重层和仓内地坪构造层,仓内地坪受力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仓内地坪压重层为素混凝土结构,仓内地坪构造层为砂浆抹灰层: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场地建设时,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水浮力较大,传统的设计方式是打抗拔桩,本专利技术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仓内地坪受力层设在最下端,配受力钢筋笼,在其上端设置素混凝土的仓内地坪压重层进行压重,该结构的好处是:在空仓的情况下仓内地坪压重层可抵消地下水的上浮力,在满仓时仓外土壤压力能够部分抵消仓内粮食水平负载的作用,达到从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的转变,同时由于仓内地坪压重层采用素混凝土,节省了钢筋用量;仓内地坪构造层用于粮仓基础找平;在高水位区域建设时,受力传力途径为:粮食的水平荷载作用到仓体上时,大部分荷载通过水平受力墙传给与之浇筑到一起的水平受力柱上,小部分荷载直接传给粮仓基础,传到水平受力柱上的荷载直接传给粮仓基础,当水平荷载至地面以下时,由于仓外水土的共同作用,可以抵消部分粮食水平荷载,此有利因素能够减小结构截面的大小;(2)仓内大面积粮食堆载直接作用到粮仓基础上时,粮仓基础承载力经深度修正后满足受力要求,若空仓状态下,地下水上浮力对结构受力起控制作用,此时仓内粮仓基础顶部的素混凝土的重量加上结构自重刚好抵消向上的水浮力,所以本专利技术特别适合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沿海及内陆地区。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存粮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进粮设备空腔内可安装固定式的传送皮带,可以减少了人工使用量,减少后期平仓量;出粮设备空腔内可安装固定式的传送皮带,最大量的提升机械化出仓的程度,残留量小,减少出仓人工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地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以水平受力墙为纵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以水平受力柱为纵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以粮仓基础为横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以仓体为横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仓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地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地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仓顶,2-仓内地坪受力层,3-仓内地坪压重层,4-仓内地坪构造层,5-通风装置,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半地下的用于储存散粮的多功能粮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地下的用于储存散粮的多功能粮仓,包括粮仓基础、仓体和仓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包括地下仓体和地上仓体,地下仓体的内壁设置多个出粮设备空腔(6),每个出粮设备空腔(6)均通过下料管(7)与粮仓内相连通,相邻的出粮设备空腔(6)之间通过出粮通道(8)相连通,仓体的端部开设出粮井(11),出粮井(11)与端部的出粮设备空腔(6)相连通,所述出粮井(11)内设有提升装置(12),所述仓顶(1)为坡面结构,所述仓顶(1)的上端面设置进粮设备空腔(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地下的用于储存散粮的多功能粮仓,包括粮仓基础、仓体和仓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包括地下仓体和地上仓体,地下仓体的内壁设置多个出粮设备空腔(6),每个出粮设备空腔(6)均通过下料管(7)与粮仓内相连通,相邻的出粮设备空腔(6)之间通过出粮通道(8)相连通,仓体的端部开设出粮井(11),出粮井(11)与端部的出粮设备空腔(6)相连通,所述出粮井(11)内设有提升装置(12),所述仓顶(1)为坡面结构,所述仓顶(1)的上端面设置进粮设备空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地下的用于储存散粮的多功能粮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粮仓基础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仓内地坪受力层(2)、仓内地坪压重层(3)和仓内地坪构造层(4),所述仓内地坪受力层(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仓内地坪压重层(3)为素混凝土结构,所述仓内地坪构造层(4)为砂浆抹灰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地下的用于储存散粮的多功能粮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清曹利岗侯业茂田江奎姚德军刘文勇张娟郭婵姣袁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大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