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9642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包括,锁体主体,锁体主体安装于门体内;把手开关,把手开关安装于门的内侧面并对接锁体主体,用于通过自身旋转带动锁体主体动作而实现解锁开门;离合机构,离合机构设于把手开关和锁体主体之间并处于常开状态,用于分离把手开关与锁体主体的对接。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猫眼开锁盗窃的隐患;使用时只需要按压按钮,即可旋转解锁,使用方便。

Intelligent lock and cat eye unlock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anti lock eye unlocking device, including lock body, the lock body is mounted on the door body; the handle switch, the handle switch is arranged on the inside of the door and lock body for docking, through its own rotation drives the lock body and unlock the door body action; clutch mechanism, a clutch mechanism handle switch and lock between the main body and is in a normally open state,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main lock handle separation switch. The utility model with the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hidden danger of cat's eye unlocking and stealing, and can be rotated and unlocked only by pressing the button when using, so that it is convenient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其包括安装于门内的锁芯和设于门板上的锁盖,锁盖与锁芯之间通过方形铁实现锁的开关。在安装时,一般先安装好锁芯,再安装锁盖,锁盖上设置锁把控制。现市面上的智能锁在门内侧均设有把手开关,通过按压把手实现只能锁的打开。现在很多小偷入室行窃均利用这一点,小偷通过打通门上的猫眼,伸入作案工具,使作案工具作用于把手开关上并使之上提或下沉来打开智能锁。整个开锁过程在短短的几十秒内就可完成,因此这一类的智能锁安全系数极低,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单独按压把手开关不能够解锁开门的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包括,锁体主体,锁体主体安装于门体内;把手开关,把手开关安装于门的内侧面并对接锁体主体,用于通过自身旋转带动锁体主体动作而实现解锁开门;离合机构,离合机构设于把手开关和锁体主体之间并处于常开状态,用于分离把手开关与锁体主体的对接。进一步的,离合机构包括:传动部,传动部传动连接锁体主体,用于通过自身旋转带动锁体主体动作;控制部,控制部可按压地设于把手开关上,控制部靠近传动部的一端设有卡位结构,以用于被按压时,通过卡位结构对接传动部,带动传动部随把手开关旋转。进一步的,卡位结构包括设于传动部或控制部上的凸台和对应设于控制部或传动部上的凹槽。进一步的,把手开关包括:把手,把手枢接于门的内侧面,其枢接门的一端为中空管结构并部分伸入门体内;限位块,限位块套设并固定于把手伸入门体内的一端;扭簧,扭簧套设于把手伸入门体内的一端并固定,用于与限位块配合实现把手复位功能。进一步的,传动部设置为一传动套,传动套套设于限位块外侧,且传动套中心向把手的中空管部分内延伸设置一圆管,圆管末端设置连动凹槽,传动套外缘部分设有两复位支脚,两复位支脚用于与扭簧配合实现传动套复位功能,传动套相对于把手的另一端传动连接锁体主体;控制部设置为一按钮,按钮设置于把手外露的一端,按钮内置的一端设有连动凸台,在按压过程中连动凸台可耦合于连动凹槽内,而带动传动套随把手旋转,按钮中段位置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抵靠按钮,一端抵靠把手,以用于向外顶持按钮。进一步的,按钮设置为一端大、一端小的两端圆柱组合式结构,小的一端为内置端,连动凸台成型于小的一端的端部,按钮的大小端的分界面上设有两个定位圆柱,复位弹簧设置为两个且套设于两定位圆柱上,把手上对应设置一安装台阶,使复位弹簧一端抵靠按钮,一端抵靠安装台阶。进一步的,圆管外径与把手的中空管部分内径相配。进一步的,把手的中空管部分外设置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把手,外圈固定连接扭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分离机构,使单纯的旋转把手开关不能解锁开门,可有效解决猫眼开锁盗窃的隐患;使用时只需要按压按钮,即可旋转解锁,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传动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是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包括:锁体主体,所述锁体主体安装于门体内;把手开关,所述把手开关安装于门的内侧面并对接锁体主体,用于通过自身旋转带动锁体主体动作而实现解锁开门;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设于把手开关和锁体主体之间并处于常开状态,用于分离把手开关与锁体主体的对接。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传动连接锁体主体,用于通过自身旋转带动锁体主体动作;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可按压地设于把手开关上,控制部靠近传动部的一端设有卡位结构,以用于被按压时,通过卡位结构对接传动部,带动传动部随把手开关旋转。所述卡位结构包括设于传动部或控制部上的凸台和对应设于控制部或传动部上的凹槽。如图所示,所述把手开关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枢接于门的内侧面,其枢接门的一端为中空管结构并部分伸入门体内,该伸入端的末端设置一扣脚以用于防止把手1脱出。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套设并固定于把手1伸入门体内的一端;此处固定连接可采取焊接或螺纹连接,由于限位块需要同步转动,本实施例中于把手1伸入端的末端设置卡位凹槽,限位块内壁设一卡位凸起卡接于卡位凹槽内,其轴向的限定通过锁体主体的装配进行限定。限位块外缘设置限位部,该限位部用于在旋转至一定角度后与智能锁上设定的限位柱配合实现旋转角度的限制,为了分散对限位柱的冲击力,可以设置多个限位柱和多个限位部,也可加大限位柱的厚度,此处不做限制。扭簧4,所述扭簧4套设于把手1伸入门体内的一端并固定,用于与限位块配合实现把手1复位功能。本实施例中于限位块下端设置有两柱体,该柱体在随限位块旋转时带动扭簧4的伸出端转动,在外力撤销后,扭簧4恢复原位而推动柱体恢复原位,此处两柱体设于扭簧4的两伸出端所围成的同一圆环区域,以此,无论限位块顺时针旋转或是逆时针旋转均会受到扭簧4的作用。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本实施例的限位块分成两个部件,一个部件上设置限位部,一个部件上设置柱体,两部件之间通过螺钉固定。为了使把手1的转动更轻松,所述把手1的中空管部分外设置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把手1,外圈固定连接扭簧4。如图4所示,所述传动部设置为一传动套2,所述传动套2套设于限位块外侧,且传动套2中心向把手1的中空管部分内延伸设置一圆管,圆管末端设置连动凹槽,所述圆管外径与把手1的中空管部分内径相配,传动套2外缘部分设有两复位支脚,所述两复位支脚用于与扭簧4配合实现传动套2复位功能,所述传动套2相对于把手1的另一端传动连接锁体主体。传动套2的上端开设有用于限位块两组成部件装配螺钉穿过的安装孔位,传动套2的复位支脚与限位块的复位采用同一原理。所述控制部设置为一按钮3,所述按钮3设置于把手1外露的一端,按钮3内置的一端设有连动凸台,在按压过程中连动凸台可耦合于连动凹槽内,而带动传动套2随把手1旋转,按钮3中段位置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抵靠按钮3,一端抵靠把手1,以用于向外顶持按钮3。如图5所示,所述按钮3设置为一端大、一端小的两端圆柱组合式结构,小的一端为内置端,所述连动凸台成型于小的一端的端部,按钮3的大小端的分界面上设有两个定位圆柱,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为两个且套设于两定位圆柱上,把手1上对应设置一安装台阶,使复位弹簧一端抵靠按钮3,一端抵靠安装台阶。由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正常状态下,按钮3会部分伸出把手1,因此,本实施例中按钮3的最外端设置有与把手1外表面相适配的成型面。本实施例的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使用时需要按压按钮3,使其与传动套2对接,再旋转把手1即可解锁开门;单纯旋转把手1而不按压按钮3,锁体不会进行解锁,因此可有效解决猫眼开锁进行盗窃的隐患,且不会对用户使用造成不便,实用性强。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

【技术保护点】
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包括,锁体主体,所述锁体主体安装于门体内;把手开关,所述把手开关安装于门的内侧面并对接锁体主体,用于通过自身旋转带动锁体主体动作而实现解锁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设于把手开关和锁体主体之间并处于常开状态,用于分离把手开关与锁体主体的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包括,锁体主体,所述锁体主体安装于门体内;把手开关,所述把手开关安装于门的内侧面并对接锁体主体,用于通过自身旋转带动锁体主体动作而实现解锁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设于把手开关和锁体主体之间并处于常开状态,用于分离把手开关与锁体主体的对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传动连接锁体主体,用于通过自身旋转带动锁体主体动作;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可按压地设于把手开关上,控制部靠近传动部的一端设有卡位结构,以用于被按压时,通过卡位结构对接传动部,带动传动部随把手开关旋转。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包括设于传动部或控制部上的凸台和对应设于控制部或传动部上的凹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开关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枢接于门的内侧面,其枢接门的一端为中空管结构并部分伸入门体内;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套设并固定于把手(1)伸入门体内的一端;扭簧(4),所述扭簧(4)套设于把手(1)伸入门体内的一端并固定,用于与限位块配合实现把手(1)复位功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锁防猫眼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设置为一传动套(2),所述传动套(2)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言长周理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杨格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