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校军专利>正文

公路工程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9635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公路工程用防护装置。其包括防护装置本体,防护装置本体包括柱状的装置主体,装置主体上部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安装腔,安装腔内可转动地设有一滚筒;滚筒外侧裹设有防护布,安装腔侧壁处设有用于防护布拉出的出入口;滚筒内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内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配重腔,支撑杆的下部侧壁向内周收缩形成支脚安装部,支脚安装部与一支脚安装环螺纹配合;支脚安装环处铰接3个支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便于搬运和设置。

Protection device for Highway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to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highway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protective device body, protective device body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body of the device, the opening to the installation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in body device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the mounting cavity is movably provided with a roller;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outer wrapped cloth, installed at the side wall of a cavi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Brad; the roller along axial direction is arranged the opening to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of the contain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pport bars; the supporting ro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o the second counterweight cavity on the lower side wall of the supporting rod inner circumferential contrac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foot mounting part, support mounting part and a supporting foot mounting ring screw fit; support mounting ring the 3 foot articulated r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novel structure and is convenient for handling and se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工程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公路工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公路工程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为了对施工人员和过往行人车辆进行防护,通常需要采用防护装置对施工点进行隔离。而现有用于公路工程的防护装置,普遍存在设置不方便、不便于搬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内容是提供一种公路工程用防护装置,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根据本技术的公路工程用防护装置,其包括防护装置本体,防护装置本体包括柱状的装置主体,装置主体上部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安装腔,装置主体下部设有开口朝向一侧的第一配重腔;安装腔内可转动地设有一滚筒,滚筒两端部与安装腔间均设有滚动轴承;滚筒外侧裹设有防护布,安装腔侧壁处设有用于防护布拉出的出入口,防护布拉出的一端与一拉杆的侧壁连接;滚筒内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置腔,容置腔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有容置腔端盖,容置腔内设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内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配重腔,第二配重腔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有密封端盖;支撑杆的下部侧壁向内周收缩形成支脚安装部,支脚安装部与一支脚安装环螺纹配合;支脚安装环的下端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3个支脚安装槽,任一支脚安装槽均沿支脚安装环的径向进行延伸;任一支脚安装槽内均铰接一支脚杆,相应支脚杆的转动面与对应支脚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水平。本技术中的公路工程用防护装置在不需要使用时,第一配重腔和第二配重腔内均不放置配重物,所有的支撑杆均放置于容置腔内,防护布卷缩于滚筒外侧,从而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搬运。本技术中的公路工程用防护装置在需要使用时,能够取出支撑杆,并在第一配重腔和第二配重腔内放入如沙子、水、重物块等配重物,之后调节支脚安装环的位置并使得所有支脚杆张开,之后将多个支撑杆与装置主体环绕地设置在施工点四周,之后拉动拉杆使得防护布环绕地设于施工点四周的多个支撑杆处,之后将拉杆固定在装置主体处,即可较佳地对施工点进行防护,从而操作简便、易于施行。作为优选,滚筒上端伸出安装腔并形成转动操作部。从而便于使用者转动滚筒,以使得防护布回卷。作为优选,装置主体位于出入口外端处设有用于容纳拉杆的安放腔。这使得在处于闲置状态时,拉杆能够设于安放腔处,从而能够较佳地对拉杆进行放置。作为优选,装置主体处还设有用于拉杆插入的卡接腔。这使得在处于使用状态时,拉杆能够插入卡接腔内,从而便于拉杆的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防护装置本体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装置主体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滚筒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的支撑杆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的支撑杆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的支脚安装环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中的支脚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路工程用防护装置,其包括防护装置本体100。结合图2所示,防护装置本体100包括柱状的装置主体110,装置主体110上部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安装腔111,装置主体110下部设有开口朝向一侧的第一配重腔112;安装腔111侧壁处设有出入口111a,装置主体110位于出入口111a外端处设有安放腔113,装置主体110处还设有卡接腔114。本实施例中,装置主体110的整体外形为长方体状,从而便于放置。结合图3所示,安装腔111内可转动地设有一滚筒120,滚筒120两端部与安装腔111间均设有滚动轴承121;滚筒120外侧裹设有防护布130,防护布130自出入口111a处拉出,防护布130拉出的一端与一拉杆140的侧壁连接;安放腔113用于容纳拉杆140,卡接腔114用于拉杆140插入;滚筒120内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置腔122,容置腔122的开口处设有第一安装台阶310,第一安装台阶310处螺纹连接一容置腔端盖122a,容置腔122内设有多个支撑杆200。结合图4所示,支撑杆200内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配重腔210,第二配重腔210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有密封端盖220。结合图5所示,第二配重腔210的开口处设有第二安装台阶510,密封端盖220螺纹连接于第二安装台阶510处。结合图6所示,支撑杆200的下部侧壁向内周收缩形成支脚安装部230,支脚安装部230与一支脚安装环240螺纹配合;支脚安装环240的下端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3个支脚安装槽241,任一支脚安装槽241均沿支脚安装环240的径向进行延伸。结合图7所示,任一支脚安装槽241内均铰接一支脚杆250,支脚杆250一端设有铰接通孔710,铰接通孔710的延伸方向与支脚杆250的延伸方向垂直,支脚安装槽241内设有穿过铰接通孔710的铰接轴,铰接轴的延伸方向与支脚安装槽241的长度方向垂直,从而使得相应支脚杆250的转动面与对应支脚安装槽241的长度方向水平。本实施例的公路工程用防护装置在不需要使用时,第一配重腔112和第二配重腔210内均不放置配重物,所有的支撑杆200均放置于容置腔122内,防护布130卷缩于滚筒120外侧,拉杆140设于安放腔113处,从而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搬运。本实施例的公路工程用防护装置在需要使用时,能够取出支撑杆200,并在第一配重腔112和第二配重腔210内放入如沙子、水、重物块等配重物,之后调节支脚安装环240的位置并使得所有支脚杆250张开,之后将多个支撑杆200与装置主体110环绕地设置在施工点四周,之后拉动拉杆140使得防护布130环绕地设于施工点四周的多个支撑杆200处,之后将拉杆140插入卡接腔114内,即可较佳地对施工点进行防护,从而操作简便、易于施行。本实施例中,滚筒120上端伸出安装腔111并形成转动操作部123。从而便于使用者转动滚筒120,以使得防护布130回卷。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公路工程用防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公路工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装置本体(100),防护装置本体(100)包括柱状的装置主体(110),装置主体(110)上部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安装腔(111),装置主体(110)下部设有开口朝向一侧的第一配重腔(112);安装腔(111)内可转动地设有一滚筒(120),滚筒(120)两端部与安装腔(111)间均设有滚动轴承(121);滚筒(120)外侧裹设有防护布(130),安装腔(111)侧壁处设有用于防护布(130)拉出的出入口(111a),防护布(130)拉出的一端与一拉杆(140)的侧壁连接;滚筒(120)内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置腔(122),容置腔(122)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有容置腔端盖(122a),容置腔(122)内设有多个支撑杆(200);支撑杆(200)内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配重腔(210),第二配重腔(210)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有密封端盖(220);支撑杆(200)的下部侧壁向内周收缩形成支脚安装部(230),支脚安装部(230)与一支脚安装环(240)螺纹配合;支脚安装环(240)的下端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3个支脚安装槽(241),任一支脚安装槽(241)均沿支脚安装环(240)的径向进行延伸;任一支脚安装槽(241)内均铰接一支脚杆(250),相应支脚杆(250)的转动面与对应支脚安装槽(241)的长度方向水平。...

【技术特征摘要】
1.公路工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装置本体(100),防护装置本体(100)包括柱状的装置主体(110),装置主体(110)上部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安装腔(111),装置主体(110)下部设有开口朝向一侧的第一配重腔(112);安装腔(111)内可转动地设有一滚筒(120),滚筒(120)两端部与安装腔(111)间均设有滚动轴承(121);滚筒(120)外侧裹设有防护布(130),安装腔(111)侧壁处设有用于防护布(130)拉出的出入口(111a),防护布(130)拉出的一端与一拉杆(140)的侧壁连接;滚筒(120)内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置腔(122),容置腔(122)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有容置腔端盖(122a),容置腔(122)内设有多个支撑杆(200);支撑杆(200)内沿轴向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配重腔(210),第二配重腔(210)的开口处可拆卸地设有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校军石许鹏陈二远徐培刚
申请(专利权)人:宋校军石许鹏陈二远徐培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