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958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0: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5:1组成;B组分为聚合MDI,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成分:聚醚多元醇30‑45%、扩链剂2‑5%、分散剂0.6‑1.2%、催化剂0.05‑0.1%、防沉降剂0.5‑1.5%、水0.05‑0.1%、填料50‑65%。A组分聚醚多元醇和扩链剂配合使用,在固化时形成交联度更高的三维网络结构,提高交联网络中硬段的含量,从而提高胶黏剂的粘结强度;水分与异氰酸酯反应形成发泡结构,使一部分胶黏剂深入到岩棉内部进行固化反应,提高了岩棉本体强度,从而提高了水泥板和岩棉的粘结强度。

Two component polyurethane adhesives for building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胶黏剂,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由甲、乙两个组分构成,甲组份(主剂)为含有羟基组分,乙组分(固化剂)为含异氰酸酯组分。将甲乙组分按照适当比例混合后,经室温或加热固化后可制得具有交联结构的聚氨酯。现有聚氨酯胶黏剂普遍存在两个缺点:一是现有聚氨酯胶黏剂粘结强度普遍较低,大多数剪切强度不高;二是多数胶黏剂固化时不会产生发泡,在粘结岩棉时胶黏剂无法渗入到本体强度较低的岩棉内部,最终导致岩棉和纤维水泥板的粘结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5:1组成;B组分为聚合MDI(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成分:本专利技术配方中A组分聚醚多元醇和扩链剂配合使用,能够在固化时形成交联度更高的三维网络结构,提高交联网络中硬段的含量,从而提高胶黏剂的粘结强度;在配方体系中加入一部分水分,利用水分作为发泡剂,与异氰酸酯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形成发泡结构,使一部分胶黏剂深入到岩棉内部进行固化反应,提高了岩棉本体强度,从而提高了水泥板和岩棉的粘结强度。优选的,聚醚多元醇是双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者共混。更有选的,聚醚多元醇选用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优选的,扩链剂选自双官能度或多官能度小分子醇类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更有选的,扩链剂选用双官能度的二甘醇。优选的,分散剂为多元酸类分散剂,可以有效使填料在液相中发生分散,防止填料团聚,稳定性较好。优选的,催化剂选自有机锡类或叔胺类中的一种或者两者混合。更有选的,催化剂选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优选的,防沉降剂选自气相白炭黑、聚酰胺蜡、膨润土、改性脲。更有选的,防沉降剂选用改性脲溶液。优选的,填料选自滑石粉、云母粉、重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优选的,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成分:优选的,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成分: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反应釜中按比例加入聚醚多元醇、扩链剂、分散剂、催化剂、防沉降剂和水,搅拌5-10min至均匀浆状,得到浆料;(2)将填料加入步骤(1)所得浆料中,搅拌40-60min至均匀膏状,得到A组分;(3)将A组分和B组分按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即得成品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常温固化的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通常用于建筑领域保温一体板的粘结,用于泡沫塑料,岩棉等保温材料和纤维水泥板之间的粘结。A组分和B组分室温混合均匀后发生发泡固化反应,固化后胶黏剂粘结强度高,用金属钢板测试,剪切强度可以达到6MPa以上;两组分混合后产生发泡反应,一部分胶黏剂渗入到岩棉内部进行固化反应,提高了岩棉本体的强度,从而提高了水泥板和岩棉的粘结强度。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申请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在下文中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5:1组成;B组分为聚合MDI,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成分:制备方法:(1)在反应釜中按比例加入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双官能度的二甘醇、多元酸类分散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改性脲溶液和水,搅拌5-10min至均匀浆状,得到浆料;(2)将重质碳酸钙、滑石粉和纳米碳酸钙加入步骤(1)所得浆料中,搅拌40-60min至均匀膏状,得到所述A组分;(3)将所述A组分和B组分按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即得成品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5:1组成;B组分为聚合MDI,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成分:制备方法:(1)在反应釜中按比例加入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双官能度的二甘醇、多元酸类分散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改性脲溶液和水,搅拌5-10min至均匀浆状,得到浆料;(2)将重质碳酸钙和纳米碳酸钙加入步骤(1)所得浆料中,搅拌40-60min至均匀膏状,得到所述A组分;(3)将所述A组分和B组分按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即得成品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5:1组成;B组分为聚合MDI,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成分:制备方法:(1)在反应釜中加入液态组分(双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多官能度小分子醇类扩链剂,多元酸类分散剂,催化剂,防沉降剂,水),搅拌5-10min至均匀浆状,得到浆料;(2)将云母粉和重质碳酸钙加入步骤(1)所得浆料中,搅拌40-60min至均匀膏状;(3)将以上所得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为5:1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即得成品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5:1组成;B组分为聚合MDI,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成分:制备方法:(1)在反应釜中加入液态组分(双官能度和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共混物,双官能度和三官能度小分子醇类共混扩链剂,多元酸类分散剂,有机锡类和叔胺类共混催化剂,膨润土防沉降剂,水),搅拌5-10min至均匀浆状,得到浆料;(2)将重质碳酸钙加入步骤(1)所得浆料中,搅拌40-60min至均匀膏状;(3)将以上所得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为5:1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即得成品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对比例1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5:1组成;B组分为聚合MDI,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成分:制备方法:(1)在反应釜中按比例加入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多元酸类分散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改性脲溶液和水,搅拌5-10min至均匀浆状,得到浆料;(2)将重质碳酸钙和纳米碳酸钙加入步骤(1)所得浆料中,搅拌40-60min至均匀膏状,得到所述A组分;(3)将所述A组分和B组分按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即得对比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对比例2市售建筑用聚氨酯胶黏剂。将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4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2所得产品进行性能检测,测试结果及条件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实施例4性能检测结果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5:1组成;所述B组分为聚合MDI,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5:1组成;所述B组分为聚合MDI,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是双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者共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选自双官能度或多官能度小分子醇类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多元酸类分散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有机锡类或叔胺类中的一种或者两者混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降剂选自气相白炭黑、聚酰胺蜡、膨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国强孙凤海
申请(专利权)人:保光天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