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力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508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力池,包括泄流段和消力池本体,泄流段上设有溢流导墙,消力池上设有与溢流导墙连接的挡墙。溢流导墙与挡墙连接处设有防水结构,自外向内设置为:a、回填土方;b、厚度至少为500mm的黄泥层;c、竖向铺贴的经编复合土工膜;d、溢流导墙与挡墙连接处设有竖向的沉降缝,且所述沉降缝中埋设有开口向挡墙内部的“U”形止水铜片;e、沉降缝中填充有灌缝材料。止水铜片向挡墙内部的开口处设有伸入溢流导墙和挡墙内部的水平翼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达到增强泄流段的溢流导墙与消力池的挡墙连接处的沉降缝处的止水功能,减少水流进入导墙中产生的侧压力和脉动压力,延长导墙的使用寿命。

A kind of stilling p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力池
本技术涉及水利泄流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力池。
技术介绍
消力池是指在泄水建筑下游产生底流式水跃的效能设施,能够使下泄急流迅速变为缓流,一般可将下泄水流的动能消除40%~70%,并可缩短护坦长度,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消能设施。现阶段随着我国水利设施的兴起,一般消力池分为下降式、消力槛式和综合式等。下降式是降低护坦高程形成的消力池,用以加大尾水深度,促使下泄急流在池中产生底流式水跃。为了保证不出现远驱式水跃,常按在池中形成稍有淹没的水跃设计池深。消力槛式是在护坦上(一般在末端)设置消力槛而形成的消力池,多用于水跃淹没度略感不足,或开挖消力池有困难的情况。综合式是既降低护坦高度又设置消力槛而形成的消力池,多用于尾水深度与第二共挑水深相差较大的情况。授权公告号为CN204080761U的中国专利文件《用于高速水利的消力池结构》中公开了一种下降式消力池,包括有高速水流引导洞、消力池本体以及护坦段,在高速水流引导洞与消力池本体之间还是设有缓坡过渡段,缓坡过渡段向消力池倾斜设置,使得水流流入消力池前已经消除部分动能。但是,水流高速向下流入消力池时,消力池挡墙与缓坡过渡段挡墙连接处若不设置止水结构,则水分会沿接缝处直接钻入挡墙中,挡墙将承受较大的侧压力和脉动压力,可能导致挡墙被冲破或者遭到较为严重的冲刷破坏,因此消力池挡墙上设置的止水结构直接影响到消力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力池,具有增强消力池的止水功能,减轻高速水流对挡墙产生的扰动作用力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消力池,包括泄流段和消力池本体,泄流段上设有溢流导墙,消力池上设有与溢流导墙连接的挡墙,溢流导墙与挡墙连接处设有防水结构,自外向内为:a、回填土方;b、厚度至少为500mm的黄泥层;c、竖向铺贴的经编复合土工膜;d、溢流导墙与挡墙连接处设有竖向的沉降缝,且所述沉降缝中埋设有开口向挡墙内部的“U”形止水铜片;e、沉降缝中填充有灌缝材料;止水铜片向挡墙内部的开口处设有伸入溢流导墙和挡墙内部的水平翼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达到增强泄流段的溢流导墙与消力池的挡墙连接处的沉降缝处的止水功能,减少水流进入导墙中产生的侧压力和,脉动压力,延长导墙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挡墙下方设有基础底板,所述黄泥层高度为自所述基础底板底面至所述挡墙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黄泥层将沉降缝靠近挡墙外部的一侧封堵,由于黄泥本身属性含水量适中且遇水湿滑又稠度较大,渗透性较差,能够有效进一步组织水分的渗透,可塑性较强可在外侧压力下更加贴合于挡墙的沉降缝处,干燥后又具备较强的硬度,因此极大的加强了对沉降缝的止水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经编复合土工膜以沉降缝对称设置,且在沉降缝靠近挡墙外部处设有两倍于沉降缝宽度的经编复合土工膜重叠设置而形成的皱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编复合土工膜铺贴与挡墙的混凝土表面上并将沉降缝封堵,而且通过在沉降缝处设置的皱褶进一步有效的提高了沉降缝的止水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止水铜片水平翼板处于挡墙中,且其距离挡墙内壁为挡墙厚度的三分之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铜片太过于靠近挡墙内壁难以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容易受到表面的水分以及渗入挡墙内部的杂质对其造成腐蚀,进而影响使用寿命;而止水铜片放置位置过于靠进挡墙外部时,则无法起到应有的止水效果,难以有效的阻止水分进入挡墙内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泄流段设有连通于水体的放空管,放空管上设有用以启闭放空管的闸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泄洪排水时打开放空管,让水分通过泄流段下部直接进入消力池,从而减少对消力池的冲击,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消力池本体尾端设有尾坎,尾坎成顺水流方向向上的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进入消力池后经过尾坎形成回流和紊流,达到消力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加强消力池与泄流段的连接处的止水效果,减少高速水流对消力池挡墙的渗透而产生的扰动作用力,延长消力池的结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消力池去除一侧的溢流导墙和挡墙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止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主要表现有沉降缝、止水铜片、沥青板、黄泥层、经编复合土工膜之间的位置关系。图中:1、泄流段;11、溢流导墙;2、消力池本体;21、挡墙;3、尾坎;4、放空管;5、止水结构;52、黄泥层;53、经编复合土工膜;531、皱褶;54、沉降缝;55、止水铜片;551、水平翼板;56、沥青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消力池,如图1所示,包括泄流段1和消力池本体2,泄流段1上设有砼浇筑的溢流导墙11,消力池本体2上也设有砼浇筑而成的挡墙21,溢流导墙11和挡墙21连接处设有竖直的止水结构5(参见图2)。如图1所示,泄流段1还设有水平设置的放空管4,放空管4一端连通消力池的上方,且另一端连通于所存储水体,放空管4上安装有用于启闭管身的闸阀(图中未示出)。需要泄洪排水时即可打开闸阀,从而水流自放空管4中流入泄流段1并进入消力池中,由于水流具备的势能较小,能够达到减小其对消力池挡墙21冲击力的效果,进一步延长了消力池及挡墙21的使用寿命。消力池尾端还设有尾坎3,尾坎3为沿水流方向向上倾斜设置,用于使水流流经尾坎3时能够形成回流及紊流,达到消能的效果。如图1和2所示,止水结构5包括溢流导墙11和挡墙21连接处留设的沉降缝54,沉降缝54宽度宜为2cm,沉降缝54中预埋有止水铜片55,止水铜片55为开口向挡墙21内部的“U”型设置,且其开口处设有伸入砼中的水平翼板551,单边水平翼板551的长度至少达到沉降缝54宽度的四倍,水平翼板551处于靠近内壁的挡墙21厚度的三分之一处。安装时,应该在绑扎挡墙21及溢流导墙11的钢筋的同时将止水铜片55放置并固定于钢筋上,浇筑砼使止水铜片55固定于溢流导墙11和挡墙21中后,形成预留的沉降缝54,待后期施工时再灌注灌缝材料如沥青形成沥青板56,达到将止水铜片55与外界隔离并将沉降缝54密封的效果。如图2所示,沥青板56处于挡墙21外部的一端沿竖直方向铺贴有经编复合土工膜53,经编复合土工膜53沿沉降缝54两边对称布置且在沉降缝54处堆叠形成皱褶531,皱褶531的宽度至少为沉降缝54宽度的两倍,经编复合土工膜53的整体宽度至少为沉降缝54宽度的两百倍,不仅加大了对沉降缝54的止水效果,也能起到加大防水面积的效果,能够有效组织水分从沉降缝54附近渗透。如图2所示,溢流导墙11和挡墙21下方均设有基础底板,经编复合土工膜53的外部设有黄泥层52,黄泥层52自基础底板的底面沿沉降缝54向上设置,宽度至少为50cm,高度为基础底板的地面至挡墙21顶部的距离,沿水流方向的长度至少为经编复合土工膜53的两倍,黄泥层52远离挡墙21的外侧则为回填土层(图中未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消力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力池,包括泄流段(1)和消力池本体(2),所述泄流段(1)上设有溢流导墙(11),所述消力池本体(2)上设有与所述溢流导墙(11)连接的挡墙(21),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导墙(11)与挡墙(21)连接处设有止水结构(5),所述止水结构(5)沿挡墙(21)自外向内设置为:a、回填土方;b、厚度至少为500mm的黄泥层(52);c、竖向铺贴的经编复合土工膜(53);d、溢流导墙(11)与挡墙(21)连接处设有竖向的沉降缝(54),且所述沉降缝(54)中埋设有开口向挡墙(21)内部的“U”形止水铜片(55);e、沉降缝(54)中填充有沥青板(56);所述止水铜片(55)向挡墙(21)内部的开口处设有伸入溢流导墙(11)和挡墙(21)内部的水平翼板(5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力池,包括泄流段(1)和消力池本体(2),所述泄流段(1)上设有溢流导墙(11),所述消力池本体(2)上设有与所述溢流导墙(11)连接的挡墙(21),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导墙(11)与挡墙(21)连接处设有止水结构(5),所述止水结构(5)沿挡墙(21)自外向内设置为:a、回填土方;b、厚度至少为500mm的黄泥层(52);c、竖向铺贴的经编复合土工膜(53);d、溢流导墙(11)与挡墙(21)连接处设有竖向的沉降缝(54),且所述沉降缝(54)中埋设有开口向挡墙(21)内部的“U”形止水铜片(55);e、沉降缝(54)中填充有沥青板(56);所述止水铜片(55)向挡墙(21)内部的开口处设有伸入溢流导墙(11)和挡墙(21)内部的水平翼板(5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力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21)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优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广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