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185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伞,包括伞柄,所述伞柄的一端设置伞帽,所述伞帽上向四周辐射设置多个伞骨机构,多个伞骨机构上覆盖的设置能够被所述伞骨机构撑开或收起的伞面,各所述伞骨机构均包括第一伞骨,所述第一伞骨的一端与所述伞帽枢接,所述第一伞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伞面的边缘并设置有珠尾结构,所述伞面的边缘设置多个将所述珠尾结构包覆的型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雨伞,能够将雨伞的伞骨末端的珠尾隐藏在伞面边缘形成的型腔中,避免了由于珠尾暴露在伞面外可能发生的珠尾脱落、珠尾损坏或珠尾戳伤他人的问题,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雨伞的珠尾结构能够使伞面更好的撑开,提升了雨伞的使用寿命。

Umbrell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umbrella, comprising an umbrella handle, wherein one end of the umbrella handle setting umbrella hat, the umbrella cap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radiating rib structure, multiple rib structure of umbrella surface covered by the umbrella body can open or close up, each of the rib structure includes first one end of the first rib, rib and the umbrella cap is pivot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rib extends to the edge of the umbrella surfac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bead tail structure, the edge of the umbrella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e cavity of the coated bead tail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of the the umbrella can be the end of the umbrella rib cavity bead tail hidden formed at the edge of the umbrella surface, avoid the bead tail exposure may occur on the surface of the umbrella outside of the bead tail off, bead tail damage or bead tail stabbed others.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of the The bead tail structure of the umbrella can make the umbrella face better open,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伞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伞结构
,尤其指一种具有隐藏珠尾式结构的雨伞。
技术介绍
已知,雨伞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雨伞的结构一般至少包括伞柄、伞骨及伞面,伞柄上设置开关,伞面一般根据使用需求采用软性面料制成,使用时,使用者手握伞柄同时操作伞柄上的开关,从而使伞骨撑起并将伞面撑开,对于伞骨与伞面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粘接,也可以在支撑杆上间隔设置与伞面连接的软扣,对谷伞骨末端的珠尾,一般是在伞面的相应位置固定珠帽并套设在伞骨末端,或者采用软扣的形式将伞骨末端与伞面连接,然而,这些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均较弱,使用时遇到如狂风或大雨的极端天气,极易发生损坏、脱落的情形,这都严重影响了雨伞的使用寿命,另外,珠尾露在雨伞伞面边缘的外部,由于其结构较为尖锐,使用时容易戳伤他人,甚至造成严重伤害,例如戳入他人眼部,因此上述问题均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伞。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伞,包括伞柄,所述伞柄的一端设置伞帽,所述伞帽上向四周辐射设置多个伞骨机构,多个伞骨机构上覆盖的设置能够被所述伞骨机构撑开或收起的伞面,其中,各所述伞骨机构均包括第一伞骨,所述第一伞骨的一端与所述伞帽枢接,所述第一伞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伞面的边缘并设置有珠尾结构,所述伞面的边缘设置多个将所述珠尾结构包覆的型腔。作为优选,所述珠尾结构包括:套管,其套设在所述第一伞骨上,第一端帽,其套设在所述套管靠近所述第一伞骨的末端的一端,所述第一端帽上设置供所述第一伞骨的末端穿过的通孔;第二端帽,其套设在穿过所述通孔的所述第一伞骨的末端,所述第二端帽上沿所述第一伞骨的径向向两侧设置两第一支杆,两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端帽之间通过第一柔性连接部连接;以及第二支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帽通过第二柔性连接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杆之间通过第三柔性连接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伞柄上设置能够沿所述伞柄滑动的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在沿所述伞柄滑动时具有使所述伞面处于撑起状态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伞面处于收回状态的第二位置。作为优选,各所述伞骨机构还包括第二伞骨,所述第二伞骨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元件通过枢轴枢接,所述第二伞骨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外壁之间通过枢轴枢接;其中,当所述开关元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伞骨抵顶所述套管以使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伞骨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带动套设在所述第一伞骨上的第二端帽与套设在所述套管上的第一端帽做相向运动,并使所述第一支杆及所述第二支杆形成展开的第一状态;当所述开关元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伞骨的另一端拉动所述套管以使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伞骨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带动套设在所述第一伞骨上的第二端帽与套设在所述套管上的第一端帽做相离运动,并使所述第一支杆及所述第二支杆形成收起的第二状态。作为优选,所述伞柄上设置有弹簧开关,所述弹簧开关与所述开关元件匹配并能在所述开关元件的作用下伸出或缩回所述伞柄,以使所述伞面在撑起状态与收回状态之间切换。作为优选,所述伞骨机构还包括第三伞骨,所述第三伞骨的一端与所述伞帽之间通过连接轴枢接,所述第三伞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伞骨之间通过连接轴枢接。作为优选,所述珠尾结构为塑胶材料一体成型。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柔性连接部、所述第二柔性连接部及所述第三柔性连接部均为通过连接轴枢接。作为优选,所述伞面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布块,所述布块的边缘与所述伞面的内侧面连接形成所述型腔,所述型腔具有供所述珠尾结构伸入的口部。作为优选,所述布块与所述伞面的内侧面之间为粘接、缝合或熔合。作为优选,所述伞面的内侧面设置定位所述套管的软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雨伞,能够将雨伞的伞骨末端的珠尾隐藏在伞面边缘形成的型腔中,避免了由于珠尾暴露在伞面外可能发生的珠尾脱落、珠尾损坏或珠尾戳伤他人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雨伞的珠尾结构能够使伞面更好的撑开,提升了雨伞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伞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珠尾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珠尾结构处于展开的第一状态;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珠尾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珠尾结构处于收起的第二状态;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仰视图;图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伞柄11-开关元件12-弹簧开关2-伞帽3-伞骨机构31-第一伞骨32-第二伞骨33-第三伞骨4-伞面41-布块42-口部43-软扣5-珠尾结构51-套管52-第一端帽53-通孔54-第二端帽55-第一支杆56-第一柔性连接部57-第二支杆58-第二柔性连接部59-第三柔性连接部6-型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雨伞,包括伞柄1,所述伞柄1的一端设置伞帽2,所述伞帽2上向四周辐射设置多个伞骨机构3,多个伞骨机构3上覆盖的设置能够被所述伞骨机构3撑开或收起的伞面4,其中,各所述伞骨机构3均包括第一伞骨31,所述第一伞骨31的一端与所述伞帽2枢接,所述第一伞骨3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伞面4的边缘并设置有珠尾结构5,所述伞面4的边缘设置多个将所述珠尾结构5包覆的型腔6,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型腔6将珠尾结构5包覆,使雨伞的珠尾不再暴露在雨伞的外部,使用者无需担心珠尾丢失、或极端天气下珠尾发生脱落以及珠尾戳伤他人的问题,具体的,所述型腔6可以成型与所述第一伞骨31末端,其可以与所述伞面4的内侧面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在所述伞面4的内侧面,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距离说明。参照图2至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珠尾结构5包括套管51、第一端帽52、第一支杆55、第二端帽54及第二支杆57,其中,所述套管51套设在所述第一伞骨31上,所述第一端帽52套设在所述套管51靠近所述第一伞骨31的末端的一端,所述第一端帽52上设置供所述第一伞骨31的末端穿过的通孔5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伞骨31的末端穿过所述通孔53并露出,所述第二端帽54套设在穿过所述通孔53的所述第一伞骨31的末端,所述第二端帽54上沿所述第一伞骨31的径向向两侧设置两第一支杆55,两所述第一支杆55与所述第二端帽54之间通过第一柔性连接部56连接;以及所述第二支杆5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帽52通过第二柔性连接部58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杆55之间通过第三柔性连接部59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51与所述第一端帽52采用分体式结构,这样的结构便于更换珠尾结构5,当然,所述套管51与所述第一端帽52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以便于提高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珠尾结构5采用塑胶材料一体成型,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雨伞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伞,包括伞柄,所述伞柄的一端设置伞帽,所述伞帽上向四周辐射设置多个伞骨机构,多个伞骨机构上覆盖的设置能够被所述伞骨机构撑开或收起的伞面,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伞骨机构均包括第一伞骨,所述第一伞骨的一端与所述伞帽枢接,所述第一伞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伞面的边缘并设置有珠尾结构,所述伞面的边缘设置多个将所述珠尾结构包覆的型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伞,包括伞柄,所述伞柄的一端设置伞帽,所述伞帽上向四周辐射设置多个伞骨机构,多个伞骨机构上覆盖的设置能够被所述伞骨机构撑开或收起的伞面,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伞骨机构均包括第一伞骨,所述第一伞骨的一端与所述伞帽枢接,所述第一伞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伞面的边缘并设置有珠尾结构,所述伞面的边缘设置多个将所述珠尾结构包覆的型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珠尾结构包括:套管,其套设在所述第一伞骨上,第一端帽,其套设在所述套管靠近所述第一伞骨的末端的一端,所述第一端帽上设置供所述第一伞骨的末端穿过的通孔;第二端帽,其套设在穿过所述通孔的所述第一伞骨的末端,所述第二端帽上沿所述第一伞骨的径向向两侧设置两第一支杆,两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端帽之间通过第一柔性连接部连接;以及第二支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帽通过第二柔性连接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杆之间通过第三柔性连接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柄上设置能够沿所述伞柄滑动的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在沿所述伞柄滑动时具有使所述伞面处于撑起状态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伞面处于收回状态的第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伞,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伞骨机构还包括第二伞骨,所述第二伞骨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元件通过枢轴枢接,所述第二伞骨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外壁之间通过枢轴枢接;其中,当所述开关元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伞骨抵顶所述套管以使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伞骨产生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军民
申请(专利权)人:酷波厦门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