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15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杯子,包括杯身,所述杯身的一端设有取料部,所述取料部包括取料口和可开合的按压件,所述按压件设置于所述取料口上,所述按压件上设有与取料口连接的连接层,按压所述按压件时,所述按压件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分离。此结构的杯子,在取料口上设置了可开合的按压件,对按压件施加压力时,按压件与取料口分开,再次对按压件施加压力时,按压件与取料口再次密封。与现有结构的杯子相比,结构更为新颖独特,增加了饮用的趣味性,饮用后可再次进行密封,方便携带、浪费更少。

A cup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up, including a cup body, wherein one end of the cu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the material and the pressure piece comprises a reclaiming port can be opened, the pressing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discharge port, the press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reclaiming port connected by layer. The pressure of the pressing piece and the pressing piece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support separation. The cup of this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retractable press piece on the reclaimer, when the pressure is applied to the pressing part, the pressing part is separated from the fetching hole, and when the pressure is applied to the pressing part again, the pressing piece is resealed with the reclaimer again.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structure of the cup, the structure is more novel and unique, which increases the interest of drinking. After drinking, it can be sealed again, convenient to carry and waste l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杯子
本技术涉及塑料制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杯子。
技术介绍
目前,各式各样的塑料杯子已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用于盛装牛奶,饮用水等。目前广泛使用的塑料杯子,杯子结构通常较为简单,类型也多种多样,有揭盖类型的,把盖子取掉,即可食用杯中食物。还有通过封装片对杯口进行封装的,食用时,需把封装片从杯口上撕下,才能取食杯中食物,还有其它各种类型的杯子。当杯子中盛装的食物为液体饮品时,如一次无法饮用完,需留作下次饮用时,目前的杯子都无法实现对饮品的再次密闭封装,对饮品的品质影响较大,更无法携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饮品的浪费。此外,目前使用的饮品杯,结构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独特性和显著性均相对较差。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浪费少以及方便携带,饮用后还可再次密封包装的杯子,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浪费少以及方便携带,饮用后还可再次密封包装的杯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杯子,包括杯身,所述杯身的一端设有取料部,所述取料部包括取料口和可开合的按压件,所述按压件设置于所述取料口上,所述按压件上设有与取料口连接的连接层,按压所述按压件时,所述按压件第一端与所述取料口分离。此结构的杯子,在取料口上设置了可开合的按压件,对按压件施加压力时,按压件与取料口分开,再次对按压件施加压力时,按压件与取料口再次密封。与现有结构的杯子相比,结构更为新颖独特,增加了饮用的趣味性,饮用后可再次进行密封,方便携带、浪费更少。作为本技术一种杯子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按压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取料口的一端还设有连接部,所述按压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取料口分离后,所述按压件的第二端可围绕所述连接部转动。作为本技术一种杯子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杯子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杯身固定连接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取料口的外围。作为本技术一种杯子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连接层为薄膜层,所述薄膜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取料口和按压件固定连接。此设置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按压件与取料口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保证杯内食物的品质。作为本技术一种杯子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连接层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按压件上,所述连接层的另一端与所述取料口的内侧或外侧过盈配合。作为本技术一种杯子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取料部上还设有第一抓握部,所述第一抓握部设置于背离所述取料口的一侧。此设置方式,通过第一抓握部,更容易端握杯子,同时,杯子的美观性也更好。作为本技术一种杯子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取料部上还设有第二抓握部,所述第一抓握部、第二抓握部和取料口均匀分布于取料部上。此设置方式,可进一步提高杯子的美观度,同时,杯子也更容易端握。作为本技术一种杯子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第一抓握部和第二抓握部均从所述取料部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取料部与所述杯身的结合处,且第一抓握部和第二抓握部均为圆弧过渡。此设置方式,端握杯子时,食指和中指刚好可以落在第一抓握部和第二抓握部,对杯子的抓握更牢,抓握的舒适性也更好。作为本技术一种杯子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杯身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作为本技术一种杯子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杯身上还设有杯封,所述杯封封设于所述杯体远离所述取料部的一端。此设置方式,除了从取料口可取食杯中食物外,还可以把杯封撕开,从杯封处取食,因此,运用较为方便,结构较为新颖独特,增加了引用的趣味性。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一种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对应关系为:1杯身2按压件3支撑件4第一抓握部5第二抓握部6杯封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杯子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的杯子,具体地,包括杯身1,杯身1的一端即图1中所示的上端设有取料部,取料部具体包括取料口和按压件2,按压件2设置于取料口上,并且按压件2上设有与取料口连接的连接层,需取食杯子中的饮品时,只需对按压件2施加压力,按压件2的第一端,即图4中所示的前端就会与支撑件3分离,此时,取料口处于打开状态,便可取食杯中食物。当取食结束后,杯中还留有饮品,需留作下次饮用时,可再次对按压件2的第一端施加压力,此时,按压件2扣合于取料口上,并可实现密封。此结构的杯子,在取料口上设置了可开合的按压件2,对按压件2施加压力时,按压件2与取料口分开,再次对按压件2施加压力时,按压件2与取料口再次密封。与现有结构的杯子相比,结构更为新颖独特,增加了饮用的趣味性,饮用后可再次进行密封,方便携带、浪费更少。本技术所述的杯子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的杯子,按压件2的第二端与取料口的一端之间还设有连接部,当按压件2的第一端与取料口分享后,按压件2不会从取料口上全部脱落,其第二端仍可围绕连接部转动,实现多次打开和关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的形式类似于可重复转动的铰接,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此外,取料口打开之后,既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采用吸管插入或者其它勺、叉、筷等辅助工具取用杯内容物。本技术所述的杯子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的杯子,杯子上还设有支撑件3,支撑件3用于支撑取料口,其具体设置于取料口的外围。支撑件3的下端与杯身1的端部固定连接,取料口设置于支撑件3的上端。本技术所述的杯子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对于连接层(图中未示出),优选为薄膜层,薄膜层的两侧分别与取料口和按件压固定连接,即在挤压按压件2之前,连接层的两侧与取料口和按压件2均处于连接状态。此设置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按压件2与取料口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保证杯内食物的品质。本技术所述的杯子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对于连接层,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把连接层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按压件2上,连接层的另一端与取料口的内侧或外侧过盈配合,也能达到对取料口的密封效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层可以为多层结构,扣合于取料口上时,同时与取料口的内侧和外侧过盈配合,或是扣接于取料口上,均能达到密封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杯子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取料部上还设有第一抓握部4,第一抓握部4设置于背离取料口的一端。此设置方式,通过第一抓握部4,更容易端握杯子,同时,杯子的美观性也更好。本技术所述的杯子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取料部还设置第一抓握部4,第一抓握部4、第二抓握部5和取料中均匀分布于取料部上。此设置方式,可进一步提高杯子的美观度,同时,杯子也更容易端握。本技术所述的杯子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抓握部4和第二抓握部5均从取料部的顶部从上向下延升至取料部与杯身1的结合处,且第一抓握部4和第二抓握部5均为圆弧过渡。此设置方式,端握杯子时,食指和中指刚好可以落在第一抓握部4和第二抓握部5,对杯子的抓握更牢,抓握的舒适性也更好。本技术所述的杯子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杯子,包括杯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1)的一端设有取料部,所述取料部包括取料口和可开合的按压件(2),所述按压件(2)设置于所述取料口上,所述按压件(2)上设有与取料口连接的连接层,按压所述按压件(2)时,所述按压件(2)第一端与所述取料口分离;所述按压件(2)的第二端与所述取料口的一端还设有连接部,所述按压件(2)的第一端与所述取料口分离后,所述按压件(2)的第二端可围绕所述连接部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子,包括杯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1)的一端设有取料部,所述取料部包括取料口和可开合的按压件(2),所述按压件(2)设置于所述取料口上,所述按压件(2)上设有与取料口连接的连接层,按压所述按压件(2)时,所述按压件(2)第一端与所述取料口分离;所述按压件(2)的第二端与所述取料口的一端还设有连接部,所述按压件(2)的第一端与所述取料口分离后,所述按压件(2)的第二端可围绕所述连接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子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杯身(1)固定连接的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设置于所述取料口的外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为薄膜层,所述薄膜层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取料口和按压件(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济成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业铭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