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牛喂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8001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牛喂食装置,它涉及养牛设备技术领域。它的进料管在食槽的后方,进料管的上方与料斗通连,进料管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进料管的前方设有多个支料管,支料管为向前倾斜设置,进料管的两端设有内螺纹口,两内螺纹口处分别连接外盖,进料管上设有两个折叠处,进料管折叠处的上方两边安装有两个固定环,固定环上设有固定扣,进料管折叠处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通过铆钉连接在进料管的底部,固定板的另一端延伸至进料管的中间未被折叠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方便将饲料送入食槽中,喂食工作效率高,降低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长度可根据需要加长,不使用时可以折叠减少占地面积。

A feeding device for cattle rai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牛喂食装置
本技术涉及养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养牛喂食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养殖业中大多为集中养殖,对牛的饲养也一样,采用养牛场进行集中喂养。随着我国养殖行业的发展,对养殖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牛体型比较大,每天需要的进食量也很大,因此在喂食上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现有技术的养牛场,牛一般在专门设置的食槽中进食。喂牛的饲料一般采用人工方式添加到食槽中。由于养牛场中的牛数量较多,食槽长度较长,饲料的添加量大,饲料添加工作较为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养牛喂食装置,它方便将饲料送入食槽中,不需要工人靠近即可向食槽各处添加饲料,喂食工作效率高,降低饲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长度可根据需要加长,不使用时可以折叠减少占地面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食槽、进料管、支撑架、万向轮、支料管、料斗、内螺纹口、外盖、固定环、固定扣、固定板;所述进料管在食槽的后方,进料管的上方与料斗通连,进料管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进料管的前方设有多个支料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养牛喂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养牛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食槽、进料管、支撑架、万向轮、支料管、料斗、内螺纹口、外盖、固定环、固定扣、固定板;所述进料管在食槽的后方,进料管的上方与料斗通连,进料管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进料管的前方设有多个支料管,支料管与进料管通连,支料管为向前倾斜设置,支料管的底部端口抵至食槽内部,进料管的两端设有内螺纹口,两内螺纹口处分别连接外盖,进料管上设有两个折叠处,进料管折叠处的上方两边安装有两个固定环,固定环上设有固定扣,进料管折叠处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通过铆钉连接在进料管的底部,固定板的另一端延伸至进料管的中间未被折叠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牛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食槽、进料管、支撑架、万向轮、支料管、料斗、内螺纹口、外盖、固定环、固定扣、固定板;所述进料管在食槽的后方,进料管的上方与料斗通连,进料管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进料管的前方设有多个支料管,支料管与进料管通连,支料管为向前倾斜设置,支料管的底部端口抵至食槽内部,进料管的两端设有内螺纹口,两内螺纹口处分别连接外盖,进料管上设有两个折叠处,进料管折叠处的上方两边安装有两个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丙文张小利郭江鹏李峰崔凯哈尔阿力·沙布尔屠焰刁其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