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地址转换的实现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750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网络地址转换的实现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每个LPU上都保存整个网络中的所有LPU的所有NAT转换表项,占用LPU较大的内存的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该方法适用于分布式处理架构,分布式处理架构包括主控板和业务板,方法应用于业务板,包括:第一业务板接收外部网络设备发送的反向报文;根据反向报文的目的地址和预设映射关系表,确定用于处理反向报文的目标业务板的标识,预设映射关系表包括每个业务板的标识和每个业务板对应的NAT子地址池;如果目标业务板为第二业务板,则向第二业务板发送反向报文以便于第二业务板对反向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在分布式处理架构下,NAT的实现过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地址转换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地址转换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NAT)协议能够实现任意两个网络之间进行访问时的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转换。NAT协议主要应用在私网和公网的边缘设备上,能够将私网的IP地址转换为公网的IP地址以缓解IP地址空间枯竭的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对设备功能性要求的提高,集中式设备往往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分布式处理架构应运而生。在分布式处理架构下,网络中的设备通常包括一个主控板(MainProcessingUnit,MPU)和多个业务板(LineinterfaceProcessingUnit,LPU),主控板用于进行业务板的业务配置和管理,业务板用于处理不同的业务。在分布式处理架构下实现NAT时,通过接口配置能够使得每个LPU均能实现NAT功能,所有LPU共享NAT地址池。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如果正向报文经过设备时,在LPU1上做了地址转换,生成了一份NAT转换表项,反向报文却由LPU2上接收,则由于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网络地址转换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分布式处理架构,所述分布式处理架构包括主控板和业务板,所述方法应用于业务板,所述方法包括:第一业务板接收外部网络设备发送的反向报文;根据所述反向报文的目的地址和预设映射关系表,确定用于处理所述反向报文的目标业务板的标识,所述预设映射关系表包括每个业务板的标识和每个业务板对应的网络地址转换NAT子地址池;如果所述目标业务板为第二业务板,则向所述第二业务板发送所述反向报文以便于所述第二业务板对所述反向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地址转换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分布式处理架构,所述分布式处理架构包括主控板和业务板,所述方法应用于业务板,所述方法包括:第一业务板接收外部网络设备发送的反向报文;根据所述反向报文的目的地址和预设映射关系表,确定用于处理所述反向报文的目标业务板的标识,所述预设映射关系表包括每个业务板的标识和每个业务板对应的网络地址转换NAT子地址池;如果所述目标业务板为第二业务板,则向所述第二业务板发送所述反向报文以便于所述第二业务板对所述反向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反向报文的目的地址和预设映射关系表,确定用于处理所述反向报文的目标业务板的标识,具体包括:查找所述预设映射关系表,确定所述目的地址所在的目的NAT子地址池;确定所述目的NAT子地址池对应的目标业务板的标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业务板接收内部网络设备发送的正向报文;查找所述第一业务板对应的NAT子地址池,确认是否存在可用网络互连协议IP地址;如果存在可用IP地址,则将所述正向报文的源地址转换为所述NAT子地址池中的任一可用IP地址。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业务板从所述主控板获取所述预设映射关系表。5.一种网络地址转换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分布式处理架构,所述分布式处理架构包括主控板和业务板,所述方法应用于主控板,所述方法包括:主控板按照预设划分规则将NAT地址池划分为多个NAT子地址池;分别向每个业务板分配一个NAT子地址池;构建映射关系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保存每个业务板的标识和每个业务板对应的NAT子地址池;向所有业务板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