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部数据复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750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部数据复制方法,包括步骤:接收上层应用发起的复制内部数据的请求;获取所述内部数据的初始元数据;复制所述初始元数据,得到副本元数据;修改所述副本元数据中的初始路径信息为目的路径信息;保存修改后的所述副本元数据,完成对内部数据的复制。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内部数据就具有了多个元数据,也就是说有多个路径信息与同一内部数据相对应,从多个路径都可以访问该内部数据,达到了复制该内部数据的效果。由于元数据的数据量一般比内存数据要小得多,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减少了对网络资源和内存的占用,节省了复制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内部数据复制装置,其作用与上述方法相对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部数据复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部数据复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剧增,信息是由数据经过处理得到的。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是指对各种字母、数字符号、语音、图形、图像等的统称。为了更好的表现信息,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而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经常要对数据进行复制,所谓数据复制是指创建一份完整的数据副本,然后将数据副本存放到存储硬件中另一个物理位置的过程。近年来,随着行业发展,一种新的数据管理方式—软件定义存储SDS开始出现,这种数据管理方式是从存储硬件中抽象出来的,它的原理是将所有与存储相关的管理工作都放在相对于存储硬件的外部软件中进行,软件定义存储可以实现对物理存储硬件的灵活管理。现有技术中,如果需要对软件定义存储的内部数据,即存在于存储硬件的数据,进行复制,需要先将内部数据写入运行内存,再由运行内存将内部数据写入存储硬件。但是,这种复制方式由于需要运行内存读入全部的内部数据,并将全部内存数据写入存储硬件,占用了大量网络资源和运行内存,复制时间比较长。除此之外,经过这种复制方式,存储硬件上会存在两份内容完全相同的数据,占用了较多存储硬件的内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部数据复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复制占用较多网络资源和内存且复制时间较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部数据复制方法,包括步骤:接收上层应用发起的复制内部数据的请求;获取所述内部数据的初始元数据;复制所述初始元数据,得到副本元数据;修改所述副本元数据中的初始路径信息为目的路径信息;保存修改后的所述副本元数据,完成对内部数据的复制。其中,在所述保存修改后的所述副本元数据之后进一步包括:所述修改后的副本元数据覆盖所述初始元数据。其中,所述保存修改后的所述副本元数据包括:保存修改后的所述副本原数据到数据库。其中,所述内部数据为SDS内部数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内部数据复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层应用发起的复制内部数据的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内部数据的初始元数据;复制模块:用于复制所述初始元数据,得到副本元数据;修改模块:用于修改所述副本元数据中的初始路径信息为目的路径信息;保存模块:用于保存修改后的所述副本元数据,完成对内部数据的复制。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覆盖装置:用于用所述修改后的副本元数据覆盖所述初始元数据。其中,所述保存模块用于保存修改后的所述副本元数据到数据库。其中,所述内部数据为SDS内部数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内部数据复制方法,在复制内部数据时,先获取所述内部数据的初始元数据,所述初始元数据包含所述内部数据的路径信息,然后复制所述初始元数据,得到副本元数据,再修改所述副本元数据中的初始路径信息为目的路径信息,最后将修改后的所述副本元数据保存。修改之后内部数据就具有了多个元数据,也就是说有多个路径信息与同一内部数据相对应,从多个路径都可以访问该内部数据,达到了复制该内部数据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制方法在复制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对内部数据进行操作,而是获取内部数据对应的元数据,进而将元数据中的初始路径信息修改为目的路径信息。一般来讲,相对于内部数据的存储容量,元数据的存储容量要小得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制方法处理的是一个存储容量较小的元数据,显然,在复制过程中,元数据占用的内存和网络资源要比内部数据占用的内存和网络资源要少得多。而且,由于元数据数据量较小,复制元数据花费的时间很少,路径信息的数据量也非常小,所以修改路径信息花费的时间也非常少。综上,显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制方法大大减少了对内存和网络资源的占用,节省了复制时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了一种内部数据复制装置,其作用与上述方法相对应,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方式一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方式二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装置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内部数据复制方法及装置,减少对内存和网络资源的占用,节省复制时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内部数据的复制方法进行介绍,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S11:接收上层应用发起的复制内部数据的请求。本实施例中上层应用可以是任意发起复制内存数据请求的应用,内部数据可以是SDS内部数据。步骤S12:获取所述内部数据的初始元数据。本实施例中元数据是指用来描述一些数据属性的数据,例如描述内部数据的数据类型、存储路径等。其中,初始元数据是指内部数据在被复制之前就对应的元数据。步骤S13:复制所述初始元数据,得到副本元数据。副本元数据是指与初始元数据一模一样的元数据,本实施例对得到副本元数据的个数不做限定,只要不小于一个即可。步骤S14:修改所述副本元数据中的初始路径信息为目的路径信息。本实施例中初始路径信息是指元数据中内部数据的初始路径,而目的路径信息内部数据需要复制到的目的路径。例如内部数据原来在/dir/A下,需要将其复制到/dir/B下,那么就将内部数据的初始路径/dir/A修改成目的路径/dir/B。本实施例中修改的副本元数据的个数只要大于一个即可,不一定非要修改全部副本元数据。步骤S15:保存修改后的所述副本元数据,完成对内部数据的复制。可以将副本元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在保存修改后的副本元数据之后,内部数据就对应多个元数据,也就是说,内部数据对应多个路径信息,多个路径信息中包含目的路径信息。当要访问内部数据时,有元数据请求,不仅仅要遍历初始元数据,还要遍历数据库里的元数据,如果访问的是被复制的内部数据,则直接访问内部数据,达到了复制内部数据到目的路径的目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制方法在复制过程中先获取内部数据对应的元数据,进而将元数据中的初始路径信息修改为目的路径信息。一般来讲,相对于内部数据的存储容量,元数据的存储容量要小得多。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制方法在复制过程中,元数据占用的内存和网络资源要比内部数据占用的内存和网络资源要少得多。而且,由于元数据数据量较小,复制元数据花费的时间很少,路径信息的数据量也非常小,所以修改路径信息花费的时间也非常少。综上,显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制方法大大减少了对内存和网络资源的占用,节省了复制时间。实施例一介绍了一种复制内部数据的方法,我们自然会想到用类似的方法能否实现剪切内部数据的功能。下面据此介绍实施例二,参见图2,实施例二具体包括:步骤S21:接收上层应用发起的复制SDS内部数据的请求。本方法实现的前提是SDS搭建成功,在关键节点布置好数据库软件。步骤S22:获取所述内部数据对应的初始元数据。步骤S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内部数据复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部数据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接收上层应用发起的复制内部数据的请求;获取所述内部数据的初始元数据;复制所述初始元数据,得到副本元数据;修改所述副本元数据中的初始路径信息为目的路径信息;保存修改后的所述副本元数据,完成对内部数据的复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数据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接收上层应用发起的复制内部数据的请求;获取所述内部数据的初始元数据;复制所述初始元数据,得到副本元数据;修改所述副本元数据中的初始路径信息为目的路径信息;保存修改后的所述副本元数据,完成对内部数据的复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存修改后的所述副本元数据之后进一步包括:所述修改后的副本元数据覆盖所述初始元数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修改后的所述副本元数据包括:保存修改后的所述副本原数据到数据库。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数据为SDS内部数据。5.一种内部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铮鋆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