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及矫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质量矫正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及矫正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三相配电网中,由于负载的多样性表现,使得系统出现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例如:无功不足、三相不平衡以及谐波污染等。统观国内电能质量优化、净化、节电技术,皆集中于降压节电,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电,有时是损失效果而进行,例如照明,损失的是照度降低。集中于单个设备,如电机是如何防止大马拉小车。带来的缺点是损失起动力距,因此在某些情况是不适用的。然而,在目前配网业务、综合能源业务及电能质量治理节能业务过程中,针对电能质量进行监测优化所使用的无功补偿装置(如:TSC、SVG、APF及SVC等),普遍存在使用上的不良反应,并且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电容器调补部分即在相线间接入容量不等的电容,主要用于三相不平衡负荷的平衡化补偿,即有功平衡和无功补偿,但是其只能对三相不平衡实现分级调节,在精度方面达不到相应的要求。上述设备结合使用后能达到成本与无功补偿精度的要求,但是若三相电压由于负载启动而出现压降过大,上述设备无法进行补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态无功补偿装置(2),并联在三相电网(1)中,用于补偿无功功率;有源滤波装置(3),并联在三相电网(1)中,用于滤除三相电网(1)中的谐波;用于分级补偿三相电网(1)的无源模块(4),包括用于补偿无功功率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41)、与所述晶闸管投切电容器(41)电连接用于将所述晶闸管投切电容器(41)接入三相电网(1)的电容器调补装置(42)、为未接入电网的所述晶闸管投切电容器(41)充电或者放电的充能装置(43)以及将所述晶闸管投切电容器(41)连接至所述电容器调补装置(42)或者所述充能装置(43)的切换装置(44);互感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态无功补偿装置(2),并联在三相电网(1)中,用于补偿无功功率;有源滤波装置(3),并联在三相电网(1)中,用于滤除三相电网(1)中的谐波;用于分级补偿三相电网(1)的无源模块(4),包括用于补偿无功功率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41)、与所述晶闸管投切电容器(41)电连接用于将所述晶闸管投切电容器(41)接入三相电网(1)的电容器调补装置(42)、为未接入电网的所述晶闸管投切电容器(41)充电或者放电的充能装置(43)以及将所述晶闸管投切电容器(41)连接至所述电容器调补装置(42)或者所述充能装置(43)的切换装置(44);互感模块(5),连接在三相电网(1)与负载之间,用于采集三相电网(1)中电压、电流的模拟信号,并将生成所述模拟信号;控制模块(6),与所述互感模块(5)信号连接,与所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2)、所述有源滤波装置(3)、所述电容器调补装置(42)、所述充能装置(43)以及所述切换装置(44)控制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模拟信号,所述控制模块(6)处理后针对三相电网(1)中的电能质量问题,先控制所述无源模块(4)接入三相电网(1),再接入所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2)与所述有源滤波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电网(1)为三相四线制,所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2)与所述有源滤波装置(3)均采用三电平拓扑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投切电容器(41)采用三相共补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44)采用分相补偿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能装置(43)电连接有用于补充充电后的所述晶闸管投切电容器(41)损失电量的蓄电池组(431)。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电能质量矫正装置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将三相电网(1)的电能质量问题分为:无功不足、三相不平衡、谐波污染以及压降过大;B:控制模块(6)检测互感模块(5)并分析模拟信后判断当前三相电网(1)的电能质量问题,若为无功不足,则进入步骤C;若为三相不平衡,则进入步骤D;若为谐波污染,则进入步骤E;若为压降过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良赞,李效中,薛国凡,郭姣,谢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安凯特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