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散热防潮电力箱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散热防潮电力箱,属于散热防潮电力箱领域。
技术介绍
电力箱是最常用的电力基础设备,用于装载仪器、仪表、电子、通信、电缆等物品,电力箱一般是金属外壳,防潮、防灰尘以及散热功能较差,电力箱受潮或散热差会存在安全隐患,且电力箱内的灰尘过多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不能通过风力带动齿轮转动机构来实现电力箱的散热防潮功能,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散热防潮电力箱,其结构包括电力箱体、箱门、底座、斜面箱顶、箱槽口、集灰托盘、门把手、铰链座、散热防潮装置,所述电力箱体为矩形,所述电力箱体前方设有箱门,所述箱门右端连接有铰链座并通过铰链座与电力箱体铰链连接,所述底座设于电力箱体下部并与电力箱体相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斜面箱顶焊接于电力箱体与箱门的上方,所述箱槽口嵌设于箱门前侧和门把手上端,所述集灰托盘装设于底座正前端与底座滑动连接并设于箱门下方,所述门把手装设于箱门上并与电力箱体锁扣连接,所述铰链座焊接于电力箱体左侧并与箱门活动连接,所述散热防潮装置装设于箱门内侧与门把手上方,所述散热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散热防潮电力箱,其结构包括电力箱体(1)、箱门(2)、底座(3)、斜面箱顶(4)、箱槽口(5)、集灰托盘(6)、门把手(7)、铰链座(8)、散热防潮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箱体(1)为矩形,所述电力箱体(1)前方设有箱门(2),所述箱门(2)右端连接有铰链座(8)并通过铰链座(8)与电力箱体(1)铰链连接,所述底座(3)设于电力箱体(1)下部并与电力箱体(1)相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斜面箱顶(4)焊接于电力箱体(1)与箱门(2)的上方,所述箱槽口(5)嵌设于箱门(2)前侧和门把手(7)上端,所述集灰托盘(6)装设于底座(3)正前端与底座(3)滑动连接并设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散热防潮电力箱,其结构包括电力箱体(1)、箱门(2)、底座(3)、斜面箱顶(4)、箱槽口(5)、集灰托盘(6)、门把手(7)、铰链座(8)、散热防潮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箱体(1)为矩形,所述电力箱体(1)前方设有箱门(2),所述箱门(2)右端连接有铰链座(8)并通过铰链座(8)与电力箱体(1)铰链连接,所述底座(3)设于电力箱体(1)下部并与电力箱体(1)相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斜面箱顶(4)焊接于电力箱体(1)与箱门(2)的上方,所述箱槽口(5)嵌设于箱门(2)前侧和门把手(7)上端,所述集灰托盘(6)装设于底座(3)正前端与底座(3)滑动连接并设于箱门(2)下方,所述门把手(7)装设于箱门(2)上并与电力箱体(1)锁扣连接,所述铰链座(8)焊接于电力箱体(1)左侧并与箱门(2)活动连接,所述散热防潮装置(9)装设于箱门(2)内侧与门把手(7)上方;所述散热防潮装置(9)设有第一齿轮(90)、第二齿轮(91)、第三齿轮(92)、动力齿轮一(93)、动力齿轮二(94)、齿轮转动轴(95)、转动带(96)、散热干燥扇(97)、动力齿条(98),所述第一齿轮(90)设于第二齿轮(91)外侧,所述第二齿轮(91)装设于第一齿轮(90)、第三齿轮(92)之间并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92)设于第二齿轮(91)左侧,所述第一齿轮(90)、第二齿轮(91)、第三齿轮(92)分别固定于箱门(2)上,所述动力齿轮一(93)和动力齿轮二(94)上均与齿轮转动轴(95)转动连接,所述动力齿轮一(93)与动力齿轮二(94)和动力齿条(98)上下啮合连接,所述齿轮转动轴(95)连接贯穿第一齿轮(90)、第三齿轮(92)并连接转动带(96),所述转动带(96)为条状与齿轮转动轴(9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